-
公开(公告)号:CN11376513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1138744.6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MMC柔性直流配网换流阀子模块的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在任意一控制周期内确定换流阀子模块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充电状态、放电状态或切除状态;若所述换流阀子模块处于充电状态或放电状态则通过第一方式判断所述换流阀子模块的健康状态;若所述换流阀子模块处于切除状态则通过第二方式判断所述换流阀子模块的健康状态,所述第一方式与所述第二方式不同。由此,能够在换流阀子模块工作时在线判断所述换流阀子模块的健康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609077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77648.8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压交直流配电网规划方法及装置,用于兼顾了各市场参与方的隐私权及各规划主体的利益,从而提升中低压交直流配电网规划方案的经济性,提升各规划主体的利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96711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26534.0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通过预先设置的压板使能信息和设备运行信息,当接收到协调控制指令后,先按照预设的压板使能信息与协调控制指令,确定交直流配电网中需要启动的目标功率设备,并对目标功率设备所属的支路开关进行合闸以及向目标功率设备发出设备启动指令,然后当目标功率设备收到该设备启动指令后,按照预设的设备运行信息完成启动并解锁,完成交直流配电网功率设备自动化启动控制,此方法的实施能够大幅度减少人为干预操作,确保复杂交直流配电网的功率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877253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21511.9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nventor: 陈建福 , 唐捷 , 李建标 , 李文晖 , 黄艺鹏 , 李振聪 , 曹安瑛 , 刘仁亮 , 罗科 , 陈勇 , 邹国惠 , 高滢 , 曾杰 , 陆子凯 , 裴星宇 , 杨锐雄 , 刘尧 , 肖小清 , 程旭 , 吴宏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直流建筑用变流装置直流侧纹波边缘检测方法及系统,其以样本熵(SampEn)为适应度函数,利用鲸鱼优化算法确定变分模态分解的最佳分解尺度K和惩罚因子α,通过优化后的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将含交流纹波的直流侧检测信号分解为一系列的本征模态分量(IMF),然后对K个IMF进行希尔伯特变换获得直流侧纹波分量的幅值、频率等参数,其具有良好的局部时频特性表现能力,因此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原信号的特性,可以用来检测直流建筑直流侧交流纹波含量,且能够实现边缘侧采集以及实时监测纹波。
-
公开(公告)号:CN11582934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90568.7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PC: G06Q10/0637 , G06Q10/04 ,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投建决策方法、装置和设备,通过采用多个评价指标相应的各个加权年化优化值去计算柔性互联装置投入运行后的优化程度,不仅综合考虑了多个评价指标相应的优化运行效果,且排除了评价指标间不必要的联系独立计算相应的加权年化优化值,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独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估,导致优化程度评估不全面,且各个指标间存在一定的耦合情况,难以准确衡量优化程度,使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的投建决策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使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的投建决策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44175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92385.7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PC: H02M5/458 , H02M7/219 , H02M7/5387 , H02M1/32 , H02J3/3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合型交交换流器,包括:整流侧交流母线、换流变压器、整流器、逆变器、逆变侧交流母线、交流滤波器和直流滤波器;整流器和逆变器由高压阀组LCC和低压阀组MMC组成;整流侧LCC采用基于整流侧MMC直流电压的定电流控制,整流侧MMC采用电压幅值‑频率控制,逆变侧LCC采用定电压控制和定关断角控制,逆变侧MMC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和定无功功率控制。本发明能够实现纯新能源发电基地低频送出,并很好地适应新能源发电基地的功率波动,充分利用了LCC和MMC的技术成熟度,相比于常规基于背靠背MMC的交交换流器,能够降低工程造价和功率损耗,在实际工程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70905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53829.1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nventor: 杨锐雄 , 唐捷 , 陈建福 , 陈勇 , 曹安瑛 , 许育炼 , 邹国惠 , 裴星宇 , 李建标 , 程旭 , 刘尧 , 吴宏远 , 凌华保 , 曹健 , 刘鹏 , 钟惠锋 , 杨双飞 , 韦甜柳 , 龚文明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直流变压器接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直流变压器接口装置与直流变压器的低压端口并联;直流变压器接口装置由若干接口单元构成;接口单元包括:半桥子模块、开关管和电阻;开关管和电阻串联后与半桥子模块并联。本申请中的直流变压器接口装置可扩展性强,电压调节范围大,能够灵活适用于不同电压等级的负荷应用场景,解决了现有交流变压器在规模化接入直流元素的背景下,难以满足实际效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89214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87921.1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PC: G01R3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叉箝位功率模块测试电路、测试仪和测试方法,包括外部电源输入插头、微断开关、选择开关、升压变压器、三相整流桥、预充电接触器、预充电电阻、输出接触器、放电接触器、放电电阻、交流电压采样器、直流电压采样器、24V开关电源和35V开关电源,在对被测交叉箝位功率模块进行测试时,只需要将被测交叉箝位功率模块的IGCT功率模块并联在输出接触器的两端,IGBT功率模块并联在串接的放电接触器和放电电阻两端,再根据实际的功能测试项控制相应的开关闭合或断开,得到测试结果,可单独对被测交叉箝位功率进行测试,不需要在主电路测试时进行器件的开断验证,解决了现有的IGCT交叉箝位功率模块缺少有效的检测手段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52058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15715.8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限流直流限流器,包括:输入端、限流支路、换流支路和输出端;所述换流支路包括外电路换流支路和内电路换流支路。当双向限流直流限流器通态时串入直流线路,当发生故障时可瞬时投入限流,避免了在故障发生伊始电流迅速升高造成系统不稳定;同时,双向限流直流限流器通过四个二极管实现限流器双向限流,并且系统主要采用二极管、IGBT作为开关器件,成本较低,较为节省投资;此外,由于双向限流直流限流器通过控制IGBT交替导通,实现将直流电流转变为高频交流电流,特别在电流接近于0时可控制直流断路器断开,很好的提高了直流断路器的切断可靠性,降低了直流断路器的切除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79418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76573.9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nventor: 唐捷 , 陈建福 , 曹安瑛 , 杨锐雄 , 陈勇 , 裴星宇 , 李建标 , 邹国惠 , 刘尧 , 邓旭阳 , 王增超 , 黄玥 , 常雯雪 , 黄珊 , 韦甜柳 , 喻松涛 , 李巍巍
IPC: H02H7/26 , H02H1/00 , G06F40/1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控制保护系统试验结果自动分析方法和装置,预先配置柔性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在预置运行方式下各试验类型对应的保护动作逻辑标准,在对柔性直流控制保护系统进行预置试验类型的试验得到试验结果波形数据时,自动将试验结果波形数据与对应的保护动作逻辑标准比对,即可得到试验分析结果,不需要人为从试验数据的众多变量中找到对应的电气状态量并与电气状态量标准进行比对分析来得到试验结果,避免了人为分析带来的效率低下问题、人工成本问题和人为误差问题,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对柔性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试验结果采用人工分析手段进行校核,存在效率低下,且容易因人为因素导致分析结果出错,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