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物理场活化烧结制备的氧化铝微型零件及烧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64436B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410132594.1

    申请日:2014-04-02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物理场活化烧结制备的氧化铝微型零件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在室温下将氧化铝粉末称重后装填于模具中,在真空度≤0.01Pa,同时在模具两端施以50~125MPa的作用力的条件下,对装有氧化铝粉末的模具通交流电进行急速加热,第一步以10‑50℃/s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加热到100~300℃时保温0~120s;第二步再以10~125℃/s的升温速率加热至800℃~1400℃时保温3~15min使氧化铝粉末在模具中成型;断电,然后以降温速度为10~50℃/s冷却至室温,取出零件即可。本发明简化了工艺流程。成型过程易于控制、烧结过程无污染、缩短了烧结时间、降低了烧结温度、提高了产品质量。

    Ni-Ti多孔材料微型零件及其烧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62049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10134100.3

    申请日:2014-04-02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物理场活化烧结制备的Ni-Ti多孔材料微型零件及其烧结方法,该方法将金属镍Ni、金属钛Ti粉末称重混合后装填于模具中,然后在真空度≤0.01Pa和在模具两端施以50~150MPa作用力的条件下,对装有Ni-Ti混合粉末的模具通交流电进行急速加热;加热工艺可采用电场恒温烧结法或电热起伏烧结法;混合粉末在模具中成型后,断电空冷取出零件即可。本发明简化了工艺流程,成型过程易于控制、烧结过程无污染、缩短了烧结时间、降低了烧结温度、提高了产品质量。

    机械诱导合成金属陶瓷耐磨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98936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49468.0

    申请日:2014-12-0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nventor: 杨屹 杨刚 周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4/06 C04B35/10 C04B3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处理方法,尤其是一种机械诱导合成金属陶瓷耐磨层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且能耗较低的机械诱导合成金属陶瓷耐磨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利用机械设备构建摩擦副,并使待处理零件构成摩擦副的一部分;B、在待处理零件工作表面以及其相对应摩擦副的表面喷涂覆盖一层耐磨剂;C、向摩擦副施加载荷,运行机械设备使得摩擦副工作;D、在摩擦副工作至设定的时间后,将具有较高温度的处理完毕的零件取出,在自然条件下冷却至室温。由于采用的是机械诱导合成金属陶瓷耐磨层,与其它表面改性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且不会产生因为热处理导致零件基体材料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和性能的不均匀分布。

    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快速烧结制备WC-Co硬质合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94852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210486866.9

    申请日:2012-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快速烧结制备WC-Co硬质合金的方法,其特点是将WC∶Co=84~94∶16~6的重量比粉末混合均匀,称重后装填于模具中,然后在升温速度为15~100℃/s,真空度≤0.01Pa的烧结条件下,对装有WC-Co粉末的模具通交流电进行急速加热,同时在模具两端施以10~200MPa的作用力,在电场和力场的持续作用下,当加热至800~1000℃时,进行不同次数的瞬间电热冲击,电热冲击行为是从烧结温度以15~100℃/s的降温速率降到400℃,然后以15~100℃/s升温速率再次加热到烧结温度,循环次数为1~10次;最后断电空冷取出即可。该方法简化了工艺流程,快速高效、节能环保,提高了硬质合金质量,能代替现有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

    柴油机机体的铸造方法
    9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17657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13426.2

    申请日:2014-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体铸造方法,尤其是一种柴油机机体的铸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成型水道和油道的柴油机机体的铸造方法,首先制作砂型,然后利用砂型进行浇注成型;在制作砂型时,利用无缝钢管构建油道和水道,并且无缝钢管的两端穿透砂型与外界连通;在浇注成型的过程中,向无缝钢管中通入冷却剂以控制无缝钢管的温度。无缝钢管代替三角形钢板铸造油道、水道,避免水压渗漏。充分利用数学思想“同等周长,圆的截面积大于三角形的截面积”,将原印度机体油道、水道的截面由三角形改进为圆形,增大了油道、水道的体积,同时,避免了棱角的出现,减少了回油及水对管壁强烈冲刷而造成的渗漏现象。

    Ni-Ti多孔材料微型零件及其烧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62049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34100.3

    申请日:2014-04-02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物理场活化烧结制备的Ni-Ti多孔材料微型零件及其烧结方法,该方法将金属镍Ni、金属钛Ti粉末称重混合后装填于模具中,然后在真空度≤0.01Pa和在模具两端施以50~150MPa作用力的条件下,对装有Ni-Ti混合粉末的模具通交流电进行急速加热;加热工艺可采用电场恒温烧结法或电热起伏烧结法;混合粉末在模具中成型后,断电空冷取出零件即可。本发明简化了工艺流程,成型过程易于控制、烧结过程无污染、缩短了烧结时间、降低了烧结温度、提高了产品质量。

    电场作用下烧结制备微小零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10196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024472.7

    申请日:2011-01-23

    Inventor: 杨屹 杨刚 秦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电场作用下烧结制备微小零件的方法是先将粒度为500nm~70μm的金属粉末装填于模具中,然后在升温速度5~900℃/S、真空度≥10-2Pa的条件下对其直接通电加热,同时在模具两端施以4~100MPa的作用力,并在电场的持续作用下,加热至600~900℃并保温2~3分钟使金属粉末在模具中成型,最后断电空冷取出零件即可。由于本发明方法升温速度的大幅度提高,加剧了原子间的扩散,使金属粉末更易呈熔融态,加之又在模具两端施加有压力,不仅使压坯成型和致密性烧结同时进行,还抑制了晶粒的长大,可获得超细的晶粒组织,保证了零件微型化后的性能。

    利用球墨铸铁制造风力发电机主轴的金属型覆砂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85075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10059662.5

    申请日:2009-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利用球墨铸铁制造风力发电机主轴的金属型覆砂铸造方法,该方法是将按重量百分比计含碳量为3.4~4.0%的球墨铸铁在熔炼炉内进行熔炼,熔炼后先在温度为1460±10℃的铁液中加入按铁液的重量计为0.15~0.75%的Inoculin390预处理剂进行处理,然后在浇铸前向铁液中加入按球墨铸铁的重量计为0.2~0.4%的孕育剂并进行充分搅拌后,再加入按球墨铸铁的重量计为0.2~0.35%的球化剂,最后将温度不低于1400℃的铁液采用直浇道中间浇注的开放式侧面浇注系统浇注到金属型中,铁液在冒口液态金属的补缩作用下充型、凝固形成铸件,并利用铸件自身的余热进行热处理。本发明提供的铸造工艺可代替传统的锻造工艺,使产品成型容易,铸件组织致密,机械性能优良,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可降低40%以上。

    利用铸造技术生产风力发电机主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78191B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910058302.3

    申请日:2009-0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利用铸造技术生产风力发电机主轴的方法是先将含碳量为0.1-0.6%的低、中合金钢进行熔炼,然后在其中撒入0.001~0.2%的孕育剂并进行充分搅拌,再后浇注到金属铸型内,同时施加强度为1.5-10T的磁场,待合金液开始结晶时在垂直离心铸造机带动下,于转速50-300rpm内不停地进行变速旋转,并使合金液在浇冒口液态金属的补缩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充型、凝固形成铸件,冷却至650~750℃时取出,最后进行退火处理。本发明提供的铸造工艺不仅可代替传统的锻造工艺,使产品成型容易,铸件组织致密、机械性能优良,而且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可降低生产成本40%以上),同时还降低了对风机主轴生产苛刻的门槛要求,使铸造企业均可进行风机主轴的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