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05457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0375530.X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Inventor: 王涛 , 胡伟涛 , 尹子会 , 白剑忠 , 刘晓飞 , 刘海锋 , 杨世博 , 齐超 , 欧阳宝龙 , 冯士桀 , 王志远 , 李增福 , 付炜平 , 刘婕 , 王晓华 , 齐梦倩 , 杨力源 , 张乾 , 董彤 , 杨凯楠 , 王绪 , 郭莉
IPC: G01R31/12
Abstract: 一种GIS局部放电综合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检测单元、控制单元、取电单元、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监测装置在综合多个传感器检测数据的基础上确定检测结果,此判定方式能够排除大部分的误报,减少工作人员排查次数以及排查工作量,该装置还通过通信模块将检测数据发送到上位机,使得值守在上位机旁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得到警报信息。该装置通过取电单元从GIS内部导体获取电能,不需要外接电源即可工作,无需增加电缆,不需要破坏现有的GIS气室结构,方便现有设备进行改造。该装置将检测单元设置在第一腔体内部,吸附剂的上方,能够实现分解气体先检测,后吸附,较现有技术,更能够准确的检测出GIS气体分解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374169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10883.0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VR眼镜用于变电站检修及施工的辅助系统,涉及电力设备智能仿真技术领域;其包括计算机、通信装置和VR眼镜以及建模模块和播放模块共两个程序模块,所述计算机与通信装置连接并通信,所述VR眼镜与通信装置连接并通信,建模模块,用于通过计算机建立变电站模型;播放模块,用于通过VR眼镜生成请求浏览变电站模型的浏览请求并发送至计算机,计算机接收到VR眼镜发来的浏览请求,对变电站模型进行编码、生成视频数据并发送至VR眼镜;其通过计算机、通信装置和VR眼镜以及建模模块和播放模块等,实现变电站施工或检修中查询图纸工作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335367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0625285.0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电力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设备巡检方法、设备巡检装置及终端设备,包括:当接收到开始巡检的指令后,发送预设提示信息,所述预设提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向所述终端设备输入第一语音信息;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语音信息,并对所述第一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若对所述第一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得到的结果为待巡检变电站的名称,则获取与所述待巡检变电站的名称对应的设备信息表,所述设备信息表中包括至少两条设备信息,每条设备信息包括设备编号和设备位置;根据所述设备位置生成巡检路线,将所述设备编号标记在所述巡检路线上生成巡检图,并将所述巡检图显示给用户。通过上述方法,避免了漏检或复检的情况,进而提高了巡检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28121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71334.4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密度监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标准设备的第一温度矩阵和真实温度确定温度矩阵与真实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据温度矩阵与真实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与第二温度矩阵对应的真实温度;根据与第二温度矩阵对应的真实温度计算待测设备的气体密度。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体密度监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不同表面位置的温度所组成的温度矩阵来确定设备内部的温度,可以降低因设备表面温度不均匀而导致误差较大的问题,能够显著提高检测气体密度的准确度;且标准设备的真实温度也是计算得出的,标准设备表面温度不均匀也不会影响后续处理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6737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72851.3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N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油装置及取油系统,其中,该取油装置包括:储油容器、油循环回路、取油部;所述储油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顶帽,所述顶帽密封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的开口处,且所述储油容器在取油之前为负压状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取油装置及取油系统,可以通过自动控制底座和取油阀实现自动取油,该取油装置不需要人工现场取油,可以避免取油人员与大型注油设备接触,能够降低安全隐患。油循环回路中的油液能自动流入到储油容器内,且在储油容器填满后自动停止继续填充,从而实现精确取油,不会造成取油过量或不足;另外,储油容器内也不会存在空气,后续检测时不需要增加排气的工作环节,能够减少后续的检测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222426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49950.X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电力设备质量全寿命管控系统,涉及电力设备质量全寿命管控技术领域;其包括互联互通的设备生产节点、设备管控节点、变电站内设备运检节点、设备试验评价节点、工程设计节点、设备采购供应跟踪节点和上级节点,在设备生产节点、设备管控节点、变电站内设备运检节点、设备试验评价节点、工程设计节点、设备采购供应跟踪节点和上级节点上形成联盟区块链,上级节点提取联盟区块链中设备的关键信息并监视设备情况;其通过设备生产节点、设备管控节点、变电站内设备运检节点、设备试验评价节点、工程设计节点、设备采购供应跟踪节点、上级节点和联盟区块链等,实现了电力设备高效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17757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268659.5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传感器网空间定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增强传感器的信号接收强度;使用基于K‑means+CNN的双层精准定位算法进行模型的训练;将训练好的模型用于在线定位。本发明能够实现传感器网的空间精准定位,能够较好地融合室内外空间实现无缝定位,解决未知环境中的定位问题,满足电力行业的应用需求,能够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以及大数据资源解决传感器网的空间定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6732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37547.3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单目深度估计方法,涉及电力设备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S1下采样操作,对电力设备的图像的深度图从粗到细进行下采样,获得用于重建图的深度图;S2加噪声,基于S1步骤形成的用于重建图的深度图添加高斯噪声;S3生成拓扑图,基于S2步骤形成的添加高斯噪声后的深度图,根据深度间隔阈值θ生成相应稀疏程度的拓扑图;S4深度拓扑图过滤,基于S3步骤形成的拓扑图进行过滤,获得过滤后每一尺度深度的拓扑图;其通过S1下采样操作、S2加噪声、S3生成拓扑图和S4深度拓扑图过滤等,实现了电力设备缺陷图像分析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220545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594192.6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Inventor: 刘佳铭 , 付炜平 , 刘海锋 , 张峰 , 高淼 , 杨立军 , 李江龙 , 孟延辉 , 林江凯 , 池威威 , 刘子豪 , 胡伟涛 , 许健 , 侯继发 , 曹冬青 , 刘洋 , 高天宇 , 薛华玮 , 王春月 , 罗梦青 , 张秋浩 , 张惠灵 , 郭旭东 , 段星烁
IPC: G01D18/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设备仪表信号核对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按照预设采样间隔采集各个采样时刻待检仪表的表盘图像;对所述各个采样时刻待检仪表的表盘图像进行指针识别,得到各个采样时刻待检仪表显示的参数值;获取所述待检仪表显示的参数值达到预设参数值的最早时刻,记为第一时刻;获取后台监控系统接收到所述预设参数值对应的返回信号的最早时刻,记为第二时刻;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的差值确定所述待检仪表的信号核对结果。本发明提供的一次设备仪表信号核对方法及装置能够降低人力成本并提高信号核对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8295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44016.3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许健 , 付炜平 , 王占宁 , 史晓龙 , 高淼 , 刘子豪 , 李江龙 , 孟延辉 , 赵智龙 , 王伟 , 刘慧娴 , 刘佳铭 , 林江凯 , 王春月 , 薛华玮 , 刘洋 , 高天宇 , 曹冬青 , 侯继发 , 张惠灵 , 罗梦青 , 张秋皓 , 段星烁 , 郭旭东
IPC: G06F30/27 , G06N3/08 , G01L19/12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SF6压力预测方法,通过分析环境温度及其变化情况、相对湿度、风速、天气类型和导体电流等内外部因素对SF6压力变化的影响,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SF6在线监测装置的压力值进行预测,为监测设备正常运行提供数据参考,并提出了分析GIS设备压力降低原因的判别策略。选取某特高压变电站GIS设备的典型SF6在线监测装置气体压力和对应的自然环境及导体电流数据进行MATLAB仿真,结果表明,SF6压力预测结果准确度可达98.5%以上,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得到了验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