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034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26862.5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机换刀技术领域,具体为盾构穿越软硬复合地层带压换刀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杆;连接板的两端均转动安装有夹爪,两个夹爪相互对称,夹爪设置成弧形结构,夹爪设置成上下两层结构且中部设置有避让间隙,夹爪的前端固定有限位销;有益效果为:通过在两个支撑杆的前端分别设置有插槽和插块、且两者相适配,支撑杆的后端向下倾斜,通过夹爪对刀具夹持后,将刀具向支撑杆后端滑动,此时支撑杆中部可对刀具进行临时支撑,在接力转运时,可由另一组夹爪来对刀具进行夹持,并将刀具移动至另一组换刀装置上,从而提高刀具接力转运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159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28536.2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坑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前撑注浆钢管桩辅助回收装置以及回收方法,包括卡钳、夹紧液压轴、上平面、抬升液压轴和主平面;所述夹紧液压轴安装在所述上平面上,所述夹紧液压轴设置有四个;所述抬升液压轴安装在所述主平面上,所述抬升液压轴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平面;所述上平面和所述主平面用于套接在前撑注浆钢管桩上;本发明所涉及的回收装置和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前撑注浆钢管桩的回收利用率,从而大幅度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开支。这一创新不仅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益,而且对于推动施工过程中的降碳减排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进而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1959378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06723.9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建工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自适应智能钢支撑机构及其拓扑优化方法,包括钢支护主体、扩撑组件和控制组件,钢支护主体包括若干变形支撑单元架,若干变形支撑单元架通过拼装螺栓焊接组成钢支护主体,且变形支撑单元架的外缘通过钢筋网与围岩相接触,扩撑组件通过调节组件活动插接变形支撑单元架靠近围岩的一侧,在钢支护主体设计时,通过若干带有扩撑组件和控制组件的变形支撑单元架进行组装施工,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扩撑板改变钢支护主体的外形,实现隧道内围岩的加强支撑,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优化的结构的设计,提高支撑效率和质量,降低后期维护材料成本和难度,减少人工干预,缩短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8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25016.4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30/13 , G06F18/27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岩隧道爆破开挖下围岩动力响应计算及评估方法,所述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隧道设计资料及地质断面信息;S2、获取物理力学参数;S3、获取爆破参数;S4、根据步骤S1获得的隧道设计资料及地质断面信息,构建三维硬岩隧道爆破开挖网格模型;S5、将三维隧道爆破开挖网格模型、爆破参数、物理力学参数导入到有限差分软件;S6、通过有限差分软件内置的动力学计算模块,对所述三维隧道爆破开挖网格模型进行分析计算,获得爆破开挖下围岩动力响应数据;S7、将所述爆破开挖下围岩动力响应数据与安全评价阈值进行对比分析。本发明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以及实际应用的需求,提高爆破开挖下隧道围岩动力响应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2145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556582.1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E02D5/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管桩无端板机械连接机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外筒套和第二外筒套,其预埋于两个预制管桩的端部内;第一内筒套,其与第一外筒套螺接配合,第一内筒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弧形弹性板,各弧形弹性板围合形成圆柱状的限位插槽,限位插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齿槽组;第二内筒套,其与第二外筒套螺接配合;一方面相比于两预制管桩焊接,本发明能够在不产生火花以及气体的情况下通过插接和卡合的方式实现两预制管桩的连接,有效地保护了环境;另一方面相比于使用带端板通过多个螺栓连接,本发明通过插接和卡合的方式实现了两预制管桩的连接,提高了预制管桩的连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0098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70359.0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闸整体成型分层浇筑温控机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分料盒、进水管、出水管和辅助组件、喷料口连接组件、调控组件;主要是通过设置的喷料口连接组件将分料盒固定在浇筑口位置,且通过设置的辅助组件与调控组件之间的配合使用,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辅助控制,分料盒与混凝土的喷射方向相同,冷却水从喷水口中加注到混凝土中,且冷却水渗透进入到混凝土内部,提高冷却温控效果、避免增加后续不必要的施工步骤;本发明解决了混凝土浇筑温控施工过程中温控效果差、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009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54925.1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E02C1/00 , F16M11/42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闸移动模机面对复杂施工现场的调节装置,上承压板、下承压板、液压油缸、连接器、滚轮,所述下承压板设置在上承压板下方;所述液压油缸固定在下承压板上端,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固定在上承压板下端;所述伸缩器设置在上承压板和下承压板之间,所述伸缩器可进行竖直方向的伸缩;所述连接器对称固定在下承压板下端;所述滚轮转动安装在连接器之间。本发明通过设置伸缩器和液压油缸,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且整体结构紧凑,操作简单,降低了施工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9832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53645.6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涉及闸室成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坞式结构闸室整体成型墙体钢模板机构及施作方法,包括临土模板和迎水模板、悬吊组件、可移动模架、多功能支撑组件和警示组件,临土模板和迎水模板的一侧均水平对称焊接设有若干横肋,通过在整体的临土模板和迎水模板一侧分别对称设有若干横肋和竖肋,提高模板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悬吊梁的设置方便临土模板和迎水模板进行悬吊脱模和移动持续使用,在浇注时通过多功能支撑组件和警示组件可提高临土模板和迎水模板的两侧和中心的抗变形能力,并且在发生变形事故发生时,可及时进行警示和标识,方便操作人员及时赶到处理,降低人员监测成本和误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37511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654934.0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E02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坞式结构闸室墙体成型施工的移动模架机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并由主梁、支腿柱及悬挑梁组成的模架装置,支腿柱垂直均布在主梁下,悬挑梁安装在主梁上,两组模架装置之间通过若干个衍架进行固定;悬挑梁上设置有悬吊机构,悬挑梁下设置有墙体成型模板并通过悬吊机构进行吊装,每组模架装置外侧的支腿柱上安装有若干个可调支撑机构,可调支撑机构前端与墙体成型模板进行铰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模架机构的坞式结构闸室墙体的成型施工方法。本发明结构紧凑,构建少,不易遗失,方便管理;结构简单,能够对墙体成型模板位置进行微调,安装拆卸简单、方便,省时省力;采用自行走时移动结构,方便分段浇注施工,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76319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1911142553.X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体监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土体沉降循环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沉降管由两根以上PVC矩管依次连接形成,所述每根PVC矩管外均套设有一个沉降环;测位移装置包括电机和两个以上盒体机构,盒本体上方通过绳索连接着电机,盒体下方通过绳索连接着磁性探头;盒本体内设有一对角位移传感机构,盒本体的相对两侧的侧面上分别设有一对测距导轮和固定导轮;一对测距导轮对应着沉降管一侧的轨道,固定导轮对应着沉降管另一侧的轨道,使得盒体机构沿着沉降管内壁的轨道上下滚动;一对测距导轮机构和对应一对角位移传感器连接,一对角位移传感器连接着信号接收器。可以连续时间内对土体沉降进行监测,同时避免电磁信号传输过程的对测量的干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