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穿越软硬复合地层带压换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6034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26862.5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机换刀技术领域,具体为盾构穿越软硬复合地层带压换刀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杆;连接板的两端均转动安装有夹爪,两个夹爪相互对称,夹爪设置成弧形结构,夹爪设置成上下两层结构且中部设置有避让间隙,夹爪的前端固定有限位销;有益效果为:通过在两个支撑杆的前端分别设置有插槽和插块、且两者相适配,支撑杆的后端向下倾斜,通过夹爪对刀具夹持后,将刀具向支撑杆后端滑动,此时支撑杆中部可对刀具进行临时支撑,在接力转运时,可由另一组夹爪来对刀具进行夹持,并将刀具移动至另一组换刀装置上,从而提高刀具接力转运的效率。

    一种前撑注浆钢管桩辅助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159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28536.2

    申请日:2025-0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坑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前撑注浆钢管桩辅助回收装置以及回收方法,包括卡钳、夹紧液压轴、上平面、抬升液压轴和主平面;所述夹紧液压轴安装在所述上平面上,所述夹紧液压轴设置有四个;所述抬升液压轴安装在所述主平面上,所述抬升液压轴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平面;所述上平面和所述主平面用于套接在前撑注浆钢管桩上;本发明所涉及的回收装置和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前撑注浆钢管桩的回收利用率,从而大幅度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开支。这一创新不仅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益,而且对于推动施工过程中的降碳减排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进而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种隧道自适应智能钢支撑机构及其拓扑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9378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06723.9

    申请日:2024-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自适应智能钢支撑机构及其拓扑优化方法,包括钢支护主体、扩撑组件和控制组件,钢支护主体包括若干变形支撑单元架,若干变形支撑单元架通过拼装螺栓焊接组成钢支护主体,且变形支撑单元架的外缘通过钢筋网与围岩相接触,扩撑组件通过调节组件活动插接变形支撑单元架靠近围岩的一侧,在钢支护主体设计时,通过若干带有扩撑组件和控制组件的变形支撑单元架进行组装施工,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扩撑板改变钢支护主体的外形,实现隧道内围岩的加强支撑,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优化的结构的设计,提高支撑效率和质量,降低后期维护材料成本和难度,减少人工干预,缩短工期。

    一种硬岩隧道爆破开挖下围岩动力响应计算及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758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25016.4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岩隧道爆破开挖下围岩动力响应计算及评估方法,所述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隧道设计资料及地质断面信息;S2、获取物理力学参数;S3、获取爆破参数;S4、根据步骤S1获得的隧道设计资料及地质断面信息,构建三维硬岩隧道爆破开挖网格模型;S5、将三维隧道爆破开挖网格模型、爆破参数、物理力学参数导入到有限差分软件;S6、通过有限差分软件内置的动力学计算模块,对所述三维隧道爆破开挖网格模型进行分析计算,获得爆破开挖下围岩动力响应数据;S7、将所述爆破开挖下围岩动力响应数据与安全评价阈值进行对比分析。本发明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以及实际应用的需求,提高爆破开挖下隧道围岩动力响应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