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40191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810533442.0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IPC: C01B32/184 , C01B32/198 , C22B3/24 , C22B59/00 , C22B6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湿法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胺功能化的三维石墨烯基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多胺功能化的三维石墨烯基气凝胶存在大量的三维孔洞结构,氮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在大于0%且小于等于17%的范围内可调;所述多胺功能化的三维石墨烯基气凝胶,其可以在钍离子和稀土元素共存的条件下,实现钍与稀土元素的高效分离,极具应用前景。与传统的液-液萃取相比,使用该气凝胶材料所进行的固相吸附避免了有机溶剂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6185856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610495007.4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IPC: C01B25/37 , B01D46/00 , G21F9/12 , B01J32/00 , B01J27/18 , B01J35/10 , B01J35/08 , A61K9/51 , A61K47/02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离子液体液相支撑膜系统制备磷酸化稀土纳米材料的方法及其制品和用途,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离子液体浸泡液相支撑膜,得到离子液体液相支撑膜;2)分别准备稀土离子供给相和磷酸根离子供给相;3)组装离子液体液相支撑膜系统;4)磁力搅拌下反应,得到本发明的磷酸化稀土纳米材料。所述制备方法简便高效,在室温,环境压力下即可实施,制备条件温和,另外,所述方法中不涉及模板剂,减少了环境污染的困扰,便于实现工业化,能够极大的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538417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85597.7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接分离二氧化铀或者乏燃料中稀土元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将模拟乏燃料置于功能化的离子液体中,使其混合均匀得到固体混合液;⑵将所述固体混合液搅拌溶解,离心分离,得到上层清液和下层未溶解的二氧化铀固体或者未溶解乏燃料;⑶对所述上层清液利用ICP-OES测量清液中的金属离子含量,进而计算出溶解在离子液体中的稀土化合物或者其他裂变产物的含量;⑷对所述下层二氧化铀固体或者未溶解乏燃料直接进行乏燃料元件的再制备。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经济性好、绿色环保等特点,可用于乏燃料后处理中稀土化合物(中子毒物),也包括一些裂变产额较大的裂变产物的去除,适合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399686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611047028.6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性离子液体及一种从金属固相物质中得到目标金属或者去除有害金属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本发明的酸性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溶萃所述金属固相物质;(2)步骤(1)的萃出物进行电解步骤,得到目标金属或者去除有害金属;所述金属固相物质包括(a)目标金属的难溶的氧化物,氯化物,磷酸化物或氢氧化物;(b)多种金属的难溶的氧化物的混合物;(c)含有有害金属的乏燃料;等等。本发明的方法可有效减少酸及有机溶剂的使用;另外,通过所述酸性离子液体的低挥发性、高电导性等特点,降低了电解时所需的能量,降低了冶金过程中的成本及对环境的危害,提高工艺的环保性;该方法在工业上具有重大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399686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47028.6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3/0024 , C25C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性离子液体及一种从金属固相物质中得到目标金属或者去除有害金属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本发明的酸性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溶萃所述金属固相物质;(2)步骤(1)的萃出物进行电解步骤,得到目标金属或者去除有害金属;所述金属固相物质包括(a)目标金属的难溶的氧化物,氯化物,磷酸化物或氢氧化物;(b)多种金属的难溶的氧化物的混合物;(c)含有有害金属的乏燃料;等等。本发明的方法可有效减少酸及有机溶剂的使用;另外,通过所述酸性离子液体的低挥发性、高电导性等特点,降低了电解时所需的能量,降低了冶金过程中的成本及对环境的危害,提高工艺的环保性;该方法在工业上具有重大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07843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210680014.7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3/2202 , G01N1/44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离子辐照后锆合金透射电镜试样制备方法,包括:制备锆合金金属片,对锆合金金属片的第一侧面进行预减薄,并在第一侧面形成凹坑;对锆合金金属片进行重离子辐照,对锆合金金属片的第一侧面进行保护,并对锆合金金属片的第二侧面进行电解双喷减薄;对减薄后的锆合金金属片进行透射电镜分析,若满足要求则判断成功制备锆合金透射电镜试样;本发明通过对锆合金金属片进行辐照前的预减薄和辐照后的单面减薄,能够简单、高效的制备重离子辐照面透射电镜试样,该方法不仅能够获得大面积的辐照损伤薄区,还可以有效的观察大尺寸辐照损伤缺陷,在低能重离子辐照透射电镜制样及分析方面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6804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111387571.1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冲装置及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该缓冲装置应用于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包括缓冲箱,所述缓冲箱设置有用于连接换热器壳侧出口管道的管口;还设置有用于将安全壳外的流体引入所述缓冲箱的入口管道以及将所述缓冲箱的流体引出所述安全壳的出口管道。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装置及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通过将该缓冲装置应用于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能够有效消除系统出口管道内的两相振荡,延长系统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274150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0939097.7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张舒 , 刘余 , 邓坚 , 鲁剑超 , 鲜麟 , 张丹 , 曾畅 , 杨帆 , 程坤 , 李峰 , 喻娜 , 杨洪润 , 余红星 , 张渝 , 马誉高 , 方红宇 , 陈宏霞 , 吴鹏 , 蔡容 , 杨韵佳 , 沈才芬 , 习蒙蒙 , 陆雅哲 , 周科 , 冉旭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集中海水冷却的船用核动力装置二回路余热排出系统及方法,作为一个可在反应堆正常以及事故停堆工况下自动投运并有效导出堆芯余热的安全系统,具有换热效率高,对现有设备改动少以及对空间要求小等优点。基于新型集成二回路系统技术特征,新构建一条基于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与集中海水冷却系统的能动余热排出通道,可进一步拓展余热排出系统配置多重性、多样性,达到了进一步提升船用核动力装置余热排出功能安全可靠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43676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697102.3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程坤 , 冉旭 , 李峰 , 喻娜 , 吴清 , 刘昌文 , 冷贵君 , 张晓华 , 陈宏霞 , 蔡容 , 习蒙蒙 , 陆雅哲 , 杨帆 , 鲜麟 , 方红宇 , 吴鹏 , 初晓 , 周科 , 张舒 , 杨韵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运行技术与核安全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电厂稳压器水位整定值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用于稳压器水位整定值确定的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几何参数;确定稳压器在汽腔消除操作前水装量的最小值;确定稳压器水位基准整定值;确定稳压器水位基准整定值确定过程中的误差并计算稳压器水位整定值;稳压器水位整定值的符合性分析验证。该方法基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几何参数和仪表误差确定上封头汽腔消除操作规程中涉及到的稳压器水位整定值,简单、合理、准确,指导操作员正确调节和维持稳压器水位,解决现有的核电厂上封头汽腔消除规程中出现的稳压器电加热器裸露烧毁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2167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0676889.5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喻娜 , 冉旭 , 吴清 , 刘昌文 , 冷贵君 , 李峰 , 丁书华 , 鲜麟 , 钱立波 , 陈伟 , 张晓华 , 吴丹 , 陈宏霞 , 杨帆 , 朱加良 , 何鹏 , 周科 , 吴鹏 , 初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事故规程整定值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S1:获取核电厂事故规程的基准整定值信息;S2:确定事故规程整定值的不确定性,根据基准整定值信息和事故规程整定值的不确定性,采用事故规程整定值方法,计算得到安全壳正常情况下整定值信息、安全壳事故工况下整定值信息;S3:进行事故规程整定值的归纳与合并,得到简化后的整定值信息;S4:根据简化后的整定值信息,进行整定值的验证,判断核电厂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若没达到则重复执行步骤S1至S4继续调整,直至产生最优化的事故规程整定值信息。本发明提升了事故规程的应对事故、恢复电厂状态的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