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4296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774896.7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线路实测数据的故障测距方法,包括获取监测点中为对实测故障电流行波数据进行凯伦布尔变换后提取得到的零模电流分量;并对其滤波;将滤波后的零模电流分量进行二分递推SVD分解,获取分解的第一层细节分量信号;获取细节分量信号波形中第一个波形幅值的绝对值最大的首波形,及根据首波形获取对应的时刻,作为第一时刻;在预设的数据时窗内,对细节分量信号波形中与首波形的极性相同的波形进行相关性处理,得到相关系数值;波形的极性包括波峰和波谷获取相关系数值的最大值所对应的时刻,作为第二时刻;根据第一、第二时刻和零模电流波速计算得到故障点与监测点之间的距离。解决了现有的定位不精准的问题,测距可靠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66551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492382.2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11/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风速分布图修编方法,包括获取台风登陆点预设范围内的长期气象台站的风速数据;根据所述风速数据补充到原风速分布图中,以重新构造所述长期气象台站的风速序列;根据所述风速序列获取所述长期气象台中风速显著变化的长期气象台站;筛选出以所述风速显著变化的长期气象台站为参证气象站的自动气象站;根据所述自动气象站的风速数据和所述参证气象站的重构风速序列确定订正系数;根据所述自动气象站的风速数据、所述参证气象站的重构风速序列和所述订正系数对所述原风速分布图进行插值,以获取修编后的风速分布图。能考虑台风特征,有针对性的调整了长期气象台站和自动气象站数据,提高了修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64614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830397.5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闪络塔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故障相电流和闪络后各基塔入地电流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故障相电流的滤波结果和各基塔入地电流的滤波结果;对故障相电流的滤波结果进行分解,得到分解后的高频分量信号;根据分解后的高频分量信号中的第一层高频分量信号计算可疑故障距离;根据闪络后各基塔入地电流的滤波结果,确定可疑故障闪络塔对应的可疑故障闪络塔距离;根据可疑故障距离和可疑故障闪络塔距离对故障闪络塔进行定位。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输电线路闪络塔定位方法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测距精度较低,测量误差较大,在实际使用中受多种工程因素制约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闪络塔定位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859572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711483789.0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线塔风振响应测试的加速度传感器布置方法,涉及输电技术领域,为解决因加速度传感器的布置点不合理导致各加速度传感器所采集到的数据准确性和真实性较差的问题。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布置方法包括构建直线塔的有限元模型;对所述有限元模型施加模拟风载荷,计算获得直线塔前六阶固有频率分别对应的有限元计算模态;根据直线塔的结构尺寸以及各所述有限元计算模态,确定加速度传感器在直线塔上的布置点;将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直线塔的所述布置点位置。本发明用于确定加速度传感器在直线塔上的布置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29890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111394901.X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杆塔抗风加固效果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外角加固装置中各个加劲肋单元的节点信息和物理参数,根据节点信息和物理参数得到加劲肋单元的抗弯刚度,再累加得到加劲肋的系统矩阵,并结合获取的外角加固装置中直角加固件的系统矩阵得到外角加固装置的系统矩阵,以及根据获取到的第一主材杆件的系统矩阵和外角加固装置的系统矩阵得到第一系统受力模型,并根据获得的输电杆塔体系的系统矩阵和第一系统受力模型得到第二系统受力模型,且建立第二系统风荷载模型结合第二系统受力模型对输电杆塔抗风加固效果进行评价。本发明可定量准确地评定输电杆塔抗风加固效果及加固装置的稳定性,适用范围广、分析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31334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010149170.1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青岛武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除冰装置,其包括线路主架体与设于所述线路主架体上的破冰机构、推动机构与夹持机构;所述破冰机构包括除冰尖刀头与除冰刀座;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机构与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其包括前夹持装置、前吊环、平行连杆与前摆杆;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其包括后夹持装置、后吊环与后摆杆;所述推动机构用于产生推力控制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交替动作。本发明提供的输电线路除冰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稳定且灵活的进行除冰工作,除冰效率大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1041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25844.6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导线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输电线路导线监测方法包括:响应于输电线路导线的导线温度数据满足温度阈值条件,基于输电线路导线的导线加速度数据和导线倾斜角数据,获取脱冰跳跃持续时间;根据脱冰跳跃持续时间、导线加速度数据,得到导线抖动轨迹。本申请能够以较低功耗准确地监测输电线路导线脱冰跳跃时的运动姿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10395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24668.4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7/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脱冰跳跃监测装置及方法,包括安装固定组件、压电感应组件及传感器组件;安装固定组件被配置为以卡套环抱方式与架空线路连接;压电感应组件通过阻尼减振方式与安装固定组件连接,压电感应组件被配置为在架空线路处于跳动状态下,以压电方式产生电信号;传感器组件与压电感应组件连接,传感器组件被配置为将电信号发送给监控系统。通过安装固定组件、压电感应组件及传感器组件的配合,一方面易于快速、可靠地安装于架空线路上,另一方面通过阻尼减振方式实现压电感应,无需额外供电而且具有一定的减轻脱冰跳跃作用,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导线脱冰时跳跃幅度难以监测问题,并起到了输电线路严重覆冰脱冰时危险预警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9203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98058.3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朱登杰 , 边美华 , 张志强 , 邓善全 , 黄增浩 , 何雨茵 , 何锦强 , 彭家宁 , 廖永力 , 张德钦 , 龚博 , 陈恒 , 张巍 , 覃宋林 , 李昊 , 张兴森 , 李君华 , 卢展强 , 刘桂婵
IPC: H02G7/0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出口角度可调的悬垂线夹和悬垂线夹的出口角度调节方法,该出口角度可调的悬垂线夹包括线夹本体和出口角,线夹本体用于固定导线;出口角通过调节元件与线夹本体连接;其中,通过调节元件调节出口角与线夹本体之间的连接角度,以调节线夹本体与导线之间的相对角度。该出口角度可调的悬垂线夹通过旋转调节元件松开线夹本体与出口角的连接,调节出口角与线夹本体之间的连接角度,以实现对线夹本体与导线之间的相对角度进行微调,让该出口角度可调的悬垂线夹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负载要求,解决了现有悬垂线夹结构的出口角度无法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调节,导致悬垂线夹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而损坏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3906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70525.4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朱登杰 , 边美华 , 张志强 , 邓善全 , 黄增浩 , 何雨茵 , 廖永力 , 彭家宁 , 龚博 , 张德钦 , 何锦强 , 陈恒 , 张巍 , 覃宋林 , 李昊 , 张兴森 , 李君华 , 卢展强 , 刘桂婵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导电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铝合金导线和输电线。本发明在保证各组分含量范围的基础上,通过调控Sc和Zr的重量比例以及Be和Zr的重量比例,能够制备得到兼具高耐热性和高导电性的铝合金,进而能够加工得到相应性能的铝合金导线,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加入大量稀土元素才能实现相同效果的问题。试验表明,采用本发明的铝合金的导电率达到了60%以上的导电率,抗拉强度达到了200 MPa以上,耐热温度也达到了250℃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