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0987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19365.7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A41D13/005 , A41D1/04 , A41D27/10 , A41D31/26 , A41D31/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降温服,包括:降温服本体、管道组件,风道组件、风嘴组件、风机;风道组件与风嘴组件卡接;风道组件安装于降温服本体的背部;管道组件固定在降温服本体内;管道组件,与风嘴组件连接,包括从风嘴处延伸至降温服本体左袖的第一气管组、从风嘴处延伸至降温服本体右袖的第二气管组、从风嘴处延伸至降温服本体衣领处的第三气管组;气管上均设置有气孔,气管远离风嘴的一端为封闭状态;风道组件内设置有空腔,风机安装于空腔处,解决了现有的空调衣结构布局不合理,降低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42895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12977.0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网防雷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0kV配网复合横担防雷仿真方法。在ATP‑EMTP软件中建立雷电流模型、感应雷过电压模型、线路和杆塔模型、复合横担闪络模型、配电变压器模型、10kV电源模型、配电线路避雷器模型;将各模型连接并调整雷电流模型中雷电流幅值的大小,计算得到三相相应感应雷电压的大小,观察对应复合横担闪络模型是否发生闪络,若是没有发生闪络,则增大雷电流模型中雷电流的幅值,直到复合横担闪络模型刚好发生闪络,记录对应的雷电流幅值的大小,则该雷电流的幅值为对应复合横担的耐雷水平阈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58852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688100.8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风压导线老化试验系统及方法,包括:试验箱体、环境试验装置和控制装置,环境实验装置受控于控制装置,试验箱体内置放有待试验低风压导线,环境试验装置至少包括配置于试验箱体的吹污模块、加热模块、起雾模块、喷淋模块、紫外光照模块和输电模块;方法具体包括:输电模块启动并维持运行状态;控制装置对输电模块内的试验电源的电压进行控制,并控制吹污模块、起雾模块、喷淋模块、加热模块和紫外光照模块依次运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从多角度多因素模拟自然环境因素对低风压导线的老化影响,为低风压导线的实际应用提供试验数据的支撑,提高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80605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910634167.6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M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输电子模块,包括第一电容、IGBT功率单元与屏蔽盒;所述IGBT的发射极通过驱动引线与所述屏蔽盒相连,所述IGBT的门极通过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屏蔽盒相连;所述第一电容,其元件容值被配置为补偿所述IGBT各极间电容与所述屏蔽盒的寄生电容所形成的开尔文电桥的平衡差值。本发明公开的柔性直流输电子模块,通过构建平衡的开尔文电桥,消除了寄生电容造成的干扰,使得驱动信号趋向正常,保证了整个输电系统的工作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68949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893878.5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电通道的纹影图片的处理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放电通道的纹影图片;通过二维自适应维纳滤波对所述纹影图片的噪声进行处理;根据所述放电通道的横截面的像素点的光线偏折角,采用Abel逆变换得到所述放电通道的气体折射率分布;根据所述气体折射率分布,计算所述放电通道的气体密度;根据所述气体密度,计算所述放电通道的温度分布;其中,所述温度分布与所述气体密度呈负相关。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放电通道的纹影图片的处理装置和设备,实施本发明,通过对放电通道的纹理图片进行处理,更精准简便地计算放电通道的温度分布特性,为分析远离电极表面的放电通道的绝缘恢复过程提供了研究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14291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818903.9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军帽放电电压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待测将军帽的直径;分别获取高海拔地区不同对地高度下,不同直径的待测将军帽的初放电电压;获取海拔修正系数以及不同海拔高度下将军帽的修正放电电压;对获取的修正放电电压、海拔修正系数、将军帽直径和将军帽对地高度进行拟合,得到所述数学模型的待定系数;根据各参数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分别获取不同海拔高度下具有不同直径和对地高度的待测将军帽的待测放电电压。本发明公开的将军帽放电电压获取方法能够获取参数下的将军帽放电电压,为工程建设中将军帽的直径设计和对地高度选择提供可靠依据。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将军帽放电电压获取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706464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93930.7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2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体交流电阻测量方法和系统,包括同相电压获取装置、放大装置、自动增益调节装置、移相器和交流电阻输出装置,同相电压获取装置连接待测导线和移相器,放大装置用于连接待测导线和交流电阻输出装置,移相器连接自动增益调节装置,自动增益调节装置连接放大装置,交流电阻输出装置连接同相电压获取装置和移相器的公共端,同时测量待测导线中流过的电流和待测导线的电压降,将流过待测导线中的电流变换为第一同相电压,通过移相器、放大装置和自动增益调节装置对电压降和第一同相电压进行处理,得到电压分量,通过待测导线的电压降中的电压分量与第一同相电压计算得到待测导线的交流电阻,对测试环境没有要求,操作便利且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97694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286333.4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盘形悬式绝缘子串及其表面电导率的计算方法,以提高对盘形悬式绝缘子串的绝缘性能的仿真计算分析的准确性,提高盘形悬式绝缘子串的绝缘性能。所述盘形悬式绝缘子串包括串联的多个盘形悬式绝缘子,盘形悬式绝缘子包括伞状绝缘件、铁帽和钢脚,其中,伞状绝缘件包括帽形头部和伞体,帽形头部设置在伞状绝缘件的伞顶,伞体与帽形头部连接;沿伞体的伞沿指向伞体的中心的方向,伞体的内伞面上依次间隔环设有第一伞棱、第二伞棱、第三伞棱和第四伞棱,第一伞棱、第二伞棱、第三伞棱、第四伞棱和伞体同轴线,且第一伞棱、第二伞棱、第三伞棱和第四伞棱分别沿伞体的轴线延伸;铁帽套置在帽形头部上;钢脚设置在伞状绝缘件内。
-
公开(公告)号:CN105810373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86496.2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7/583 , G06F17/5027 , G06F221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断路器灭弧室瓷套及其表面电导率的计算方法,以提高对断路器灭弧室瓷套的绝缘性能的仿真计算分析的准确性,提高断路器灭弧室瓷套的绝缘性能。所述断路器灭弧室瓷套呈纺锤状,断路器灭弧室瓷套包括多个大伞、多个小伞、高压金具和低压金具,其中,多个所述大伞和多个所述小伞沿所述断路器灭弧室瓷套的轴向均匀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大伞之间设置一个所述小伞,所述大伞的外径大于所述小伞的外径;所述低压金具位于所述断路器灭弧室瓷套朝向断路器的断口的一端,所述高压金具位于所述断路器灭弧室瓷套背向所述断路器的断口的一端。
-
公开(公告)号:CN105740549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70154.7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220kV输电线路塔线耦联体系风振仿真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输电线路塔线耦联体系有限元模型;步骤2:对输电线路塔线耦联体系进行找形;步骤3:输电线路塔线耦联体系风载荷计算;步骤4:输电线路塔线耦联体系阻尼计算;步骤5:风振响应计算及数据提取分析。本发明建立了精细准确的输电线路耦联体系有限元模型,且在风振仿真计算时考虑了结构阻尼的影响;本发明适用于对风灾频发地区的输电线路进行风振分析,在此次基础上对输电线路进行局部加固或风灾预警,以期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