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7440118U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21263756.1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分布式能源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包括:原动机;换热器,与所述原动机连接;循环单元,包括串联设置的一级蒸发器和二级蒸发器,所述一级蒸发器与所述原动机构成循环回路,二级蒸发器与所述换热器连接;调控系统和蓄热装置,所述调控系统控制所述原动机产生的部分缸套水和烟气能量流向所述蓄热装置;其中,所述原动机产生的缸套水能量经过所述一级蒸发器进入所述循环单元;产生的烟气能量经过所述换热器和所述二级蒸发器进入所述循环单元。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一级蒸发器和二级蒸发器分别对原动机的两种能量进行有效利用,利用率较高,调控系统可灵活调节能量的存储和释放,实用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210509298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0784114.8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高效径向透平分布式余压发电系统,用于解决含静压气浮轴承的分布式径向透平余压发电系统中单级叶轮的轴向力平衡及效率较低的问题。系统包含透平机,透平机包括密封套、喷嘴环叶片、蜗壳、主轴、叶轮轴套、叶轮和扩压室;叶轮套装在主轴的外侧,叶轮轴套位于叶轮的背侧,且叶轮轴套和叶轮为一体式结构,密封套套装在叶轮轴套的外侧,蜗壳通过喷嘴环叶片与叶轮连通,叶轮与扩压室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单级叶轮加轴套的一体化设计,可以减小轴向力的受力面积并且保证轴套和叶轮同步运转,从而提高径向透平分布式余压发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092229U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20499150.X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8/04014 , H01M8/04089 , H01M8/04223 , H01M8/04225 , H01M8/06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燃料自适应的燃料电池集成系统,主要应用于商业中心、医院、机场和数据中心等分布式供能场所,以及生物质资源丰富的地区作为分布式能源的场所。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天然气输入模块、沼气输入模块和氢气输入模块均与燃料自动识别燃烧器模块连接,所述燃料自动识别燃烧器模块与燃料切换装置连接,所述燃料切换装置与重整器连接,所述空气输入模块与阴极预热器连接,所述燃料切换装置、重整器和阴极预热器均与电池堆连接,所述电池堆与并网模块连接,所述天然气输入模块、沼气输入模块、氢气输入模块、燃料自动识别燃烧器模块、燃料切换装置、重整器、电池堆、空气输入模块、阴极预热器和并网模块均与燃料电池控制模块连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087421U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20309601.9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效分布式余压发电电能质量管理系统,径向气浮余压透平发电系统连接蒸汽输入管道,蒸汽温度与流量一体表计和蒸汽输入调节阀安装在蒸汽输入管道上,径向气浮余压透平发电系统、变流器、并网开关和电能质量管理控制装置依次通过电缆连接;透平转速计与径向气浮余压透平发电系统连接;蒸汽温度与流量一体表计、蒸汽输入调节阀、径向气浮余压透平发电系统、透平转速计、变流器和并网开关均与电能质量管理控制装置进行通信。通过监测系统输出的电能质量参数,及时调节蒸汽压力、流量、变流器和透平转速,使发电系统输出的电能质量不仅满足用户用电要求,还可在质量存在偏差情况下自动调节相关参数,保证系统提供高品质电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608350U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20305948.6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分布式光伏集成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燃料电池模块、多输入变流器模块、储能电池、分布式光伏组件模块、光伏多通道控制器、光伏逆变器和电网输出模块,燃料电池模块与多输入变流器模块连接,分布式光伏组件模块与光伏多通道控制器连接,光伏多通道控制器与光伏逆变器连接,多输入变流器模块和光伏逆变器均与电网输出模块连接,储能电池分别与燃料电池模块、多输入变流器模块和光伏多通道控制器连接。该燃料电池的分布式光伏集成系统解决了燃料电池模块与分布式光伏组件模块之间的耦合控制与运行问题,以及两个模块之前关联度低,即燃料电池模块与分布式光伏组件模块联合运行可靠性不高等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544523U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20277189.7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8/04014 , H01M8/04223 , H01M8/04302 , H01M8/24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许快速启动的新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属于燃料电池发电技术领域,具体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的启动运行。本实用新型包括启动燃烧器、阳极尾气氧化器、重整器和电池堆,启动燃烧器与阳极尾气氧化器连接,阳极尾气氧化器与重整器连接,重整器与电池堆连接,电池堆与阳极尾气氧化器连接。启动燃烧器尾气管道的一端与启动燃烧器连接,启动燃烧器尾气管道的另一端与阳极尾气氧化器连接,重整气体管道的一端与重整器连接,重整气体管道的另一端与电池堆连接,电池堆阳极出气管道的一端和电池堆阴极出气管道的一端均与电池堆连接,电池堆阳极出气管道的另一端和电池堆阴极出气管道的另一端均与阳极尾气氧化器连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358250U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20123576.5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天然气、氢气、电力的能源互联网系统,包括氢气系统、然气系统、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和余热利用系统,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与氢气系统连接,氢气系统分别与然气系统和余热利用系统连接,然气系统与余热利用系统连接;氢气系统、然气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还均与电网系统连接,然气系统还与然气管道连接;氢气系统还与燃料电池就地用户、氢气用户端连接,余热利用系统还与热用户端、冷/热用户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电解水制氢,并将氢能源利用系统与燃气分布式以及电网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现有能源网络中存在的不足,既能解决天然气短缺的状况,又具有电网调峰的功能,具有极大的节能和环保效益。(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182829U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20239888.8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分布式能源与水资源回收利用的互补耦合系统。城市供水及淤泥处理系统在处理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且传统的处理技术单一,资源循环利用率和能源综合利用率偏低。本实用新型包括资源输入端、燃气分布式能源与水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和资源供给端。通过能源和水综合利用和深度耦合等,实现资源和能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其综合利用率,降低排放,实现综合能源和资源供应服务。建立对城市供水、雨水和淤泥的综合处理方法,同时将燃气分布式能源和资源回收系统的耦合,大大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实现能源、垃圾、植物和污水100%回收再利用等,提升资源再利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5294856U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20535270.8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压余热利用及储能综合供能系统,燃气轮机向余热锅炉提供高温气体使得余热锅炉产生中压蒸汽和低压蒸汽;余热锅炉产生的中压蒸汽一分为四进行输送,第一路输送至中压蒸汽储存装置,第二路输送至第一中压蒸汽用户侧,第三路输送至余压发电装置,余压发电装置连接有余压发电储电装置,第四路输送至汽轮机;余热锅炉产生的低压蒸汽一分为四进行输送,第一路输送至第一低压蒸汽用户侧,第二路输送至余热发电系统,余热发电系统连接有余热发电储电装置,第三路输送至余热制冷/制热装置,第四路输送至低压蒸汽储存装置。本申请通过设置不同的低压蒸汽供应管路和中压蒸汽输送管路,达到了能量供应的安全和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211274231U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21423710.X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解决内燃机冷启动NOx脱除问题的系统,包括内燃机,溴化锂机组,蓄热装置,空气泵,还原剂储存槽,烟囱,SCR脱硝系统;在内燃机与溴化锂机组之间布置一套储能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将一部分排烟能量存储起来,当内燃机进行冷启动前,先以压缩空气通过储能装置,提升压缩空气温度并以此预热SCR脱硝系统。当催化剂表面温度满足正常脱硝时,内燃机可以正常启动,同时启动还原剂喷射系统进行NOx的脱除。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合理,布置安装方便;能够解决全工况内燃机脱硝问题且对溴化锂机组影响不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