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0846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48146.9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空间分级注氨功能的氨燃烧器,包括双层式壳体结构的燃烧器壳体,其包括固定为一体结构的内层燃烧器壳体和外层燃烧器壳体,内层燃烧器壳体与外层燃烧器壳体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为用于注入氨气、还原氨气燃烧后产物的还原氨通道,外层燃烧器壳体上设置有与还原氨通道连通的还原氨入口,内层燃烧器壳体的前端开设有与还原氨通道连通的还原氨出口;内层燃烧器壳体内设置有进气口位于燃烧器壳体的外部、出气口位于内层燃烧器壳体的内部、用于注入氨气进行燃烧的燃料氨管道,内层燃烧器壳体连接有向其内部注入空气的空气管道;还原氨出口位于燃料氨管道的出气口的前方。本发明所设计的氨燃烧器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814076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0380594.8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灰颗粒沾污平均界面能的计算方法及其测量方法,属于燃烧特性研究领域。该计算方法为:测得积灰的粒径分布以及飞灰颗粒的粒径分布和矿物成分,然后根据其计算不同粒径飞灰颗粒的碰撞效率;对飞灰颗粒平均界面能进行赋值获得当前界面能,判断当前界面能下不同粒径飞灰颗粒的捕集效率并计算飞灰颗粒沾污后累积质量的粒径分布,最后获得其与积灰粒径分布的均方根差;重新对飞灰颗粒平均界面能进行赋值并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满足预设条件。本发明考虑到飞灰颗粒与碰撞表面复杂的粘附力以及颗粒表面对界面能的贡献,提出通过飞灰颗粒沾污后累积质量的粒径分布以对界面能进行反选,能够有效提高界面能计算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6494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011538320.4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弃物处置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氮气非转移弧等离子舰船固废热处置方法及系统,系统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垃圾储存箱、一级破碎机、杂物分离器、二级研磨机、等离子裂解炉、二燃室、静电分离器、积灰室及封装打包装置依次相连接液体冷却装置、空气供风装置、氧气发生装置、以及烟气处理设备;烟气处理设备连接于静电分离器,液体冷却装置连接于等离子裂解炉,空气供风装置连接于二燃室;氮气发生装置分别连接于杂物分离器的入口、等离子裂解炉、二级研磨机及杂物分离器;静电分离器连接于二级研磨机的入口,杂物分离器连接于封装打包装置。该系统结构简单,无公害,高减容。
-
公开(公告)号:CN11442748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11670806.8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掺氨电厂中利用氨冷能的直接空冷系统,属于电站冷却领域,该系统包括排汽冷凝室、排汽分配管、液氨分配管、疏水管、凝结水箱、直冷塔和氨缓冲罐,排汽冷凝室设置有液氨入口和排汽入口,其内部还设置有液氨通道;同时该排汽冷凝室的出口分别与排汽分配管、液氨分配管和疏水管连接;直冷塔中每个冷却单元均包括排汽管束和液氨管束,用于通入排汽和液氨,并且每个冷却单元均与凝结水管和氨气管连接;同时轴流风机设置在直冷塔的下方,通过空气换热对排汽进行冷却。本发明实现了排汽与液氨的两次换热,能够降低汽轮机出口背压、减少煤耗率、减小直冷塔负荷,进一步减少轴流风机的运行数量,降低轴流风机的转速,以降低噪音和厂耗电。
-
公开(公告)号:CN113566201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10791321.8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撬装式固废阴燃处置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进料系统、排料系统、液压系统、供热供风系统、烟气系统和至少两个撬装式阴燃反应器;其中,每个撬装式阴燃反应器的一侧壁上设置可开启或闭合的排料口,液压系统中液压杆与撬装式阴燃反应器的底部连接,通过液压杆的伸长,使得撬装式阴燃反应器向设置有排料口的一侧倾斜,固废反应产物通过排料口排出后进入排料系统,供热供风系统为所述撬装式阴燃反应器提供阴燃所需热量和气体,至少两个撬装式阴燃反应器能够交替运行。利用至少两个结构简单的撬装式阴燃反应器交替运行实现阴燃的规模化连续处置,由此解决目前规模化处置设备复杂、占地面积大或连续处置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4797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10878650.0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28D2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余热储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甲烷燃烧余热用于热化学储热的系统及方法,矿井排出的乏风瓦斯经过与抽采泵站排出的抽采瓦斯掺混后获得所需调配浓度的瓦斯气体,与新鲜空气混合均匀后输送至反应器;调配后的乏风瓦斯通入反应器后进行燃烧,燃烧后产生的热量提供反应热量;反应后的剩余热量利用热交换器输出到热化学储热装置,用于加热中高温热化学储热介质,对产物分别进行储存;以化学能形式储存的热量在后续可加热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发电或进行建筑物、居民区供暖。本发明采用热化学储热方式将煤矿难以及时利用的余热进行长时间储存,当有能量需求时也能快速便捷地释放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22568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83689.1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使用热镀锌厂锌灰脱除燃煤电厂烟气三氧化硫的方法,燃煤烟气经过燃煤锅炉中的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和再热器;经再热器后的烟气,在省煤器前通过锌灰吸附剂喷射装置向燃煤烟气中喷射锌灰吸附剂;锌灰中的ZnO与烟气中的SO3发生反应生成ZnSO4后,ZnSO4通过过滤装置过滤回收;回收后的ZnSO4通过加热至800℃分解产生氧化锌和三氧化硫;经分解产生的ZnO通过回收装置进行回收,回收后的ZnO粉末继续送入锌灰吸附剂喷射装置,进入吸附剂喷射装置的ZnO粉末重复进行三氧化硫脱除。本发明减少了三氧化硫的排放,同时处理了热镀锌厂的锌灰废弃物,降低了成本,脱除的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797422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1604933.3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废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低热值污泥阴燃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低热值污泥与辅助燃料和多孔介质混合后放入阴燃炉中阴燃燃烧,其中,所述低热值污泥、辅助燃料和多孔介质的配比分别为16.6%~21.4%、2.8%~5.0%和75%~80%。本申请将低热值污泥首先与少量辅助燃料和大量多孔介质进行混合实现对低热值污泥的改性,从而使得低热值的污泥也能通过阴燃工艺进行处理,扩大了低热值污泥的处理方式,并具有很好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6620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791321.8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撬装式固废阴燃处置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进料系统、排料系统、液压系统、供热供风系统、烟气系统和至少两个撬装式阴燃反应器;其中,每个撬装式阴燃反应器的一侧壁上设置可开启或闭合的排料口,液压系统中液压杆与撬装式阴燃反应器的底部连接,通过液压杆的伸长,使得撬装式阴燃反应器向设置有排料口的一侧倾斜,固废反应产物通过排料口排出后进入排料系统,供热供风系统为所述撬装式阴燃反应器提供阴燃所需热量和气体,至少两个撬装式阴燃反应器能够交替运行。利用至少两个结构简单的撬装式阴燃反应器交替运行实现阴燃的规模化连续处置,由此解决目前规模化处置设备复杂、占地面积大或连续处置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3351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21628.3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1G49/02 , C01G51/04 , B01D53/56 , B01D53/90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35/02 , B01J37/02 , B01J37/08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金属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纳米铁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配制金属盐溶液;将烟蒂等体积浸渍在金属盐溶液中,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烘干后,置于300~350℃或450~500℃下煅烧20~40min即得纳米金属氧化物;或者,将混合液置于300~350℃或450~500℃下煅烧20~40min即得纳米金属氧化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廉价固废物烟蒂代替有机燃料,金属盐溶液中的离子均匀吸附在烟蒂上,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均匀分散,之后纳米颗粒将通过燃烧浸渍固体燃料产生,整个制备过程工艺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条件控制,所制备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分散性较好,微观形貌和催化性能优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