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全负荷高效回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330578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010226459.5

    申请日:2010-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厂全负荷高效回热系统,显著提高发电机组在全负荷运行工况的热力效率,节约用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电厂收益。其技术方案为:回热系统包括凝结水加热器、除氧器、给水加热器以及与之相连的凝结水管路、给水管路和加热蒸汽管路,对加热器和除氧器同时配置高负荷汽源和低负荷汽源,通过不同机组负荷切换到不同汽源,使给水温度始终接近最佳回热温度,从而提高机组全负荷运行范围的综合效率。

    锅炉湿式除渣系统
    9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87835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010202832.3

    申请日:2010-06-18

    Inventor: 高玮 叶勇健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湿式除渣系统,包括捞渣机和换热器。捞渣机位于锅炉下方且具有用以承接锅炉底渣的水槽。换热器包含一换热面,该换热面一侧引入水槽中的水作为第一换热介质,换热面另一侧为流动的第二换热介质,用以吸收水槽中的水的能量。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第二换热介质可为空气,由锅炉的送风机或一次风机提供,并且被加热后与送风机或一次风机的冷风一起被输送到用于锅炉的空气预热器中。在本发明的另一方案中,其中第二换热介质可为凝结水,由汽轮机凝结水系统的一级或多级低压加热器提供,并且被加热后输送到一级或多级低压加热器。由此,炉渣的余热可被回收,简化了湿式除渣系统的结构且降低了用水量。

    一种围裙状支撑式熔盐储罐

    公开(公告)号:CN11117462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010114915.0

    申请日:2020-0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熔盐储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围裙状支撑式熔盐储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外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罐体包括罐底板、罐顶板和罐侧壁,所述罐底板上设置有弯曲面,所述罐顶板一周与罐侧壁相连,所述罐侧壁自顶向下延伸形成分叉壁,所述分叉壁包括垂直支壁和内斜支壁,所述垂直支壁向下延伸至支撑板Ⅱ,所述垂直支壁一周呈围裙状;所述垂直支壁内侧设置有内斜支壁,所述内斜支壁向下延伸至支撑板Ⅰ并与罐底板连接。本发明的垂直支壁一周呈围裙状并且罐侧壁自顶向下延伸形成分叉壁,能够解决现有熔盐储罐罐壁与罐底板连接焊缝处易破裂和双层熔盐储罐安装运行、维修时间长和罐体成本高等问题。

    燃煤电厂烟气余热回收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6843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37002.9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烟气余热回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煤电厂烟气余热回收控制方法及装置,其有助于燃煤电厂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适应更加严格的环保要求和更高的能效标准;方法应用于燃煤电厂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实时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燃煤电厂烟道热量分布图;根据燃煤电厂烟道热量分布图,提取烟道预设点位的温度参数,获得烟道关键点温度特征集合;根据烟道关键点温度特征集合计算得到烟气余热回收实时效率;将烟气余热回收实时效率与烟气余热回收额定效率进行比较:若烟气余热回收实时效率不低于烟气余热回收额定效率,则无动作;若烟气余热回收实时效率低于烟气余热回收额定效率,则获取燃煤电厂烟气数据信息。

    一种冷却塔
    99.
    发明公开
    一种冷却塔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73463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87135.9

    申请日:2023-06-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塔。该冷却塔包括:冷却塔塔筒;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冷却塔塔筒的下方,用于对所述冷却塔塔筒进行支撑;所述支撑组件具有进风口,所述冷却塔塔筒外部的气流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到所述冷却塔塔筒的内部;及降噪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的吸音板,所述吸音板用于吸收噪音。上述冷却塔,在实际使用时,冷却塔塔筒内部产生的淋水噪音能够被位于进风口处的吸音板吸收,从而明显降低冷却塔的噪音。也就是说,本申请中利用设置在进风口处的吸音板吸收噪音,避免了如现有技术中那样需要在冷却塔周围设置隔声墙,从而大大降低了冷却塔区域所需的占地面积,不影响冷却塔周围其它建构筑物的布置。

    高位收水冷却塔区域的多系统联合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52278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11380.7

    申请日:2022-09-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位收水冷却塔区域的多系统联合布置结构,包括:高位收水冷却塔;原水预处理系统,原水预处理系统包括:全地下水池和地上式构筑物,全地下水池在空间上靠近高位收水冷却塔2倍进风口范围内布置,地上式构筑物布置在高位收水冷却塔区域内且位于高位收水冷却塔进风口影响范围外。本发明根据各系统工艺特点,将原水预处理系统区域与高位收水冷却塔区域采用集中区域联合布置,提高厂区土地利用率,节约一部分公共区域占地,且考虑物理分散、工艺衔接的思路,将地上式构筑物布置高位收水冷却塔进风口影响范围外,将全地下水池在空间上靠近高位收水冷却塔2倍进风口范围,避免对高位塔冷却性能的不利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