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18677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1910720828.7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干热岩高能液动潜孔锤喷射扩眼装置,属于干热岩钻探钻具技术领域,包括外管、弹性挡圈、喷嘴、水射流通道、喷嘴套、潜孔锤液流通道、阀座、弹簧及钢球,外管上端与钻杆通过螺纹连接,外管下端与液动潜孔锤通过螺纹连接,钢球用于控制水射流通道和潜孔锤液流通道开关切换,钻进工作时钢球未放置在潜孔锤液流通道内,钻杆、外管以及液动潜孔锤的中心液流通道相互连通,水射流通道的水流被阀座上部隔断,钻进结束需要更换新的潜孔锤钻头时,钢球放置在潜孔锤液流通道内,潜孔锤液流通道关闭,水射流通道打开,钻井液通过喷嘴形成水射流破碎孔壁岩石,实现扩眼作业。本发明提钻的同时完成扩眼作业,节省时间成本和钻井成本,提高了干热岩的钻进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75977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1811617196.3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铝合金钻杆内外壁超声波冷锻加工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钻杆夹持旋转机构、外致动器轴向运动机构和内致动器轴向运动机构,所述钻杆夹持旋转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钻杆侧向支撑总成,钻杆的一端由第一电机带动旋转,钻杆另一端由钻杆侧向支撑总成支撑;外致动器轴向运动机构由第二电机经螺旋传动带动外致动器总成沿钻杆外壁轴向运动;内致动器轴向运动机构经油缸、伸缩架带动内致动器总成沿钻杆内壁轴向运动。本发明可以实现致动器沿钻杆内外壁全覆盖式冷锻加工,具有工作效率高、加工质量好、强化层易控等特点,采用本发明可为制造出长寿命、高可靠性的铝合金钻杆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77797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415585.8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岩心管,包括管本体、测距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在井下岩心被钻取后,岩心进入岩心仓内,当岩心到达测距单元时,测距元件能够测量并记录测距元件到岩心表面的距离,测距组件中的多个测距元件绕管本体的轴线周向设置,每一组测距组件能够获得圆周方向岩心与测距元件之间的距离,根据数据能够绘制岩心径向截面的轮廓图,随着岩心逐渐进入管本体的岩心仓,岩心径向截面轮廓逐渐通过测距单元获得。以时间为标尺,根据测量数据绘制不同时间的岩心径向截面轮廓图,多组测距组件能够获得多组测量数据,从而为地应力测量提供有效数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取心钻具,包括上述的岩心管,充分利用岩心钻取、提取的时间进行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82257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74548.3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隔水管钻杆柱动力学分析试验台,涉及无隔水管海洋钻探技术领域,包括试验台支架、水箱、钻压调节机构、回转驱动机构、摇摆机构和检测机构;钻压调节机构用于调节钻杆柱的轴向压力;回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钻杆柱转动;摇摆机构用于驱动回转驱动机构;检测机构用于检测钻杆柱的位移。可以拟钻杆柱转速、钻压工况参数;通过多个变频泵实现水箱中的模拟洋流的水流速的分层分布,从上到下可调节水流速分布;实现横向洋流流速分层对钻杆柱横向作用力的模拟;通过平行光捕捉钻杆柱的运动状况,厘清钻杆柱的位移分布对不同转速、钻压、水流速、泥浆循环速度等实验钻井参数的响应,为优化钻杆柱配置设计提供理论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78834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35886.0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绳索打捞跟管钻具,外管总成包括弹卡挡头、外管以及潜孔锤,内管总成包括依次连接的捞矛头、捞矛座、中间接头、弹卡钳以及用于与潜孔锤连接的弹卡座,中间接头上套设有回收管,回收管的内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设置在回收管内壁上的第一弹性圆柱销以及分别与第一弹性圆柱销铰接的第一铰支板和第二铰支板;本发明孔底碎岩动力和套管跟进动力采用气动潜孔锤,碎岩效率高,钻进速度快,一边钻进一边跟进套管,可有效解决因地质条件复杂而造成的卡钻、孔壁坍塌及孤石钻进问题,采用绳索打捞的方式,取心过程不需要提大钻,可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在复杂地层战略性矿产钻探时,解决了不钻孔口径系列不满足最小口径要求等特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38927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71411.2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IPC: E21B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频扭力冲击器,涉及油气钻井技术领域,上接头的一端用于钻井液通入,上接头的另一端与周向阀控机构的一端连接并内部连通,周向阀控机构的另一端与中接头的一端连接,砧子安装于周向阀控机构内,中接头套设于下接头的外周并与下接头的侧壁插接,且下接头的一端经中接头伸出并延伸至伸入砧子内,且砧子能够连通周向阀控机构和下接头,下接头的另一端经中接头伸出并用于连接钻头,砧子上靠近下接头一端的内壁设有弧形槽,下接头上靠近砧子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弧形凸起,且弧形槽的弧长大于弧形凸起的弧长,弧形凸起能够在弧形槽内转动。本发明能够实现更高频、稳定的扭力输出,提高钻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031673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010689281.1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IPC: E21B17/042 , E21B17/10
Abstract: 一种接头便于拆装的快速上卸扣钻杆,包括杆体、公接头、母接头,公接头由公接头本体、公接头螺纹段和公接头连接段构成,公接头连接段穿过公接头螺纹段的内孔与公接头本体螺纹连接,公接头连接段设有公接头螺纹段限位台,公接头螺纹段与公接头连接段孔轴间隙配合;母接头由母接头本体、母接头螺纹段和母接头连接段构成,母接头连接段与母接头本体孔轴螺纹连接,母接头连接段设有母接头螺纹段轴向限位台,母接头螺纹段位于母接头螺纹段轴向限位台与母接头本体之间,母接头连接段周向限定母接头螺纹段;公接头螺纹段与母接头螺纹段轴孔螺纹连接。本发明可实现施工现场对钻杆接头等易损部件快捷替换,快速上扣、卸扣,适用于更高转速钻井。
-
公开(公告)号:CN11307446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370053.2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干热岩地层的取热装置及取热方法,涉及干热岩资源开采技术领域,包括开采井、开采井口装置、双壁钻杆、保温管、气液混合室、压缩气体供应部件、冷水供应部件和分离处理组件,开采井口装置设置于开采井的顶端,双壁钻杆包括钻杆内管和钻杆外管,保温管与钻杆内管连接,钻杆外管下端与气液混合室连接,钻杆内管下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通孔与气液混合室位置相对应,压缩气体供应部件与钻杆外管连接,冷水供应部件与开采井口装置连接,分离处理组件的两端分别与钻杆内管和冷水供应部件连接,分离处理组件用于气液分离和热量吸收。该取热装置及取热方法降低了开发成本,避免大型压裂诱发地震风险,提高了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78671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210213682.9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取心钻具的滑动式迷宫密封单动机构,涉及地质钻探取心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岩心管接头,岩心管接头一端用于连接岩心管机构,另一端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开口端固定密封卡接有单动接头,单动接头内活动穿设有心轴,心轴两端分别安装有下推力轴承和上推力轴承;下推力轴承位于安装孔内,下推力轴承一端与单动接头底部抵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弹簧与心轴末端连接;上推力轴承一端与单动接头顶部抵接,另一端通过迷宫密封结构与心轴顶部的限位块抵接;迷宫密封结构的轴承保护滑套能够沿心轴的轴向往复移动。本发明实现了对单动机构上部易损推力轴承的快速检查,以及轴承润滑脂的快速更换,同时能够对上、下两片推力轴承有效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4086943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210076190.X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IPC: E21B47/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钻孔轨迹测量短节及测量方法,属于钻探技术领域,包括上提头、自扶正机构、无磁密封壳、导向缓冲机构和数据获取模块;自扶正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自扶正机构设置于无磁密封壳的首尾两端,导向缓冲机构设置于尾端的自扶正机构的尾端,数据获取模块设置于无磁密封壳内;本发明中,由于自扶正部分而时刻保持与它所在钻柱段的同轴度,封装在测量短节内的数据获取模块所采集到的测量短节的井斜、方位数据,即为其所在钻柱段的井斜、方位,从而反应钻孔的井斜、方位,为钻孔轨迹测量提供数据。整个轨迹获取过程,仪器均处于管柱内,不与井内直接接触,并随正常提钻作业提出井外,不占用额外提钻时间且无事故风险,安全、高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