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压水堆冷却剂系统抽真空的喷射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832463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019240.0

    申请日:2015-0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F5/22 F04F5/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压水堆冷却剂系统抽真空的喷射器系统,其包括3个喷射器,3个喷射器沿周向呈120度并联布置;进气口管线连接分配室,分配室的出口分别连接3个喷射器的入口;气体在分配室中均匀分配分别进入3个喷射器内;吸入口管线经过一根总管后分三路分别进入3个喷射器的吸入室,3路管线沿着周向呈120度布置;在吸入口管线的总管上设置1个止回阀以及真空破坏管线;排气管线经过一根总管后分三路分别连接3个喷射器的出口。本发明系统不仅具有尺寸小、结构紧凑等优点,并且保证了喷射器并联后的整体性能。该系统可以在120分钟内将约300立方米的容积从0.1MPa抽真空至0.01MPa,能够满足CAP1400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抽真空的要求。

    多重动力吸振器稳健化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6090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26653.8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重动力吸振器稳健化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涉及动力吸振器技术领域,设计方法基于场景理论,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确定性多重动力吸振器的力学模型;S2、确定各个不确定参数变量的概率分布形式和取样范围,将不确定性多重动力吸振器稳健性优化设计问题抽象为最小‑最大优化问题,建立其数学模型;S3、利用场景理论将无限约束优化问题转换为有限约束优化问题,建立基于场景理论的不确定性多重动力吸振器稳健性优化模型;S4、利用自适应约束处理的双种群进化算法作为优化算法,对基于场景理论的不确定性多重动力吸振器稳健性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寻找动力吸振器最优设计参数。本发明可以提高对多重动力吸振器的设计的可靠性。

    热力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9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657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06009.4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力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发电系统包括至少两组热处理机构,每一组热处理机构包括串联的蒸发器模块和过热器模块,热处理机构上游连接给水管,经热处理机构产生的过热蒸汽进行热电联产;经热电联产后的蒸汽汇流至冷凝器并经给水管返回至热处理机构的入口端;其中,蒸发器模块包括第一反应堆和蒸发器,过热器模块包括第二反应堆和过热器。上述热力发电系统,对老旧火电厂进行改造,利用老旧火电厂原有的热力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反应堆,如此可以将老旧火电厂改造为基于热管反应堆的热力发电系统,且可以实现热电联产,不仅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而且无需完全新建核电厂,降低了改造成本,提高环保效益的同时也提升了经济效益。

    化容上充泵驱动系统
    9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6725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27720.3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容上充泵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和水轮机,驱动电机具有驱动轴,驱动轴一端与化容上充泵相连接;水轮机具有转轴和安装于转轴上的水斗,转轴与驱动轴的另一端同轴连接;其中,水轮机上设有喷嘴,喷嘴与化容上充泵的小流量循环管线连接,喷嘴用于将接收的高能液体喷至水斗以驱动转轴转动,进而降低驱动电机的出力。上述化容上充泵驱动系统,在驱动电机一侧设置水轮机,且使得水轮机与化容上充泵同方向旋转,故化容上充泵原本浪费的小流量循环高能介质给水轮机做功,将水轮机输出的轴功率反哺给化容上充泵,以降低驱动电机消耗的轴功率,提升泵机组的效率。

    一种新型核电站的安全运行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2342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1202510.3

    申请日:2021-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稳压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核电站的安全运行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包括中间热交换器、循环泵、高压氮气罐、稳压器、第一电动隔离阀和第二电动隔离阀;所述中间热交换器与稳压器氮气出口相连,用于在氮气进入系统前进行充分升温,中间热交换器的管侧用于流出高压高温氮气,中间热交换器的壳侧用于流入高压低温氮气;所述循环泵通过管线与中间热交换器相连;两组电动隔离阀与高压氮气罐组成稳压器旁路。本发明与传统核电站的稳压系统不同,采用氮气进行稳压,同时增设了中间热交换器、循环泵和高压氮气罐,取代了传统蒸汽稳压中的电加热器和喷雾系统,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先进小型堆用冷凝回流循环冷却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521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05134.2

    申请日:2024-04-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先进小型堆用冷凝回流循环冷却试验系统,包括:冷却水池、安全壳以及压力容器,压力容器位于安全壳内,安全壳安装于冷却水池内,安全壳与压力容器之间为真空腔;供水机构一端与压力容器和冷却水池连通,用于向压力容器和冷却水池内供水;监测系统包括温度测量机构、液位测量机构以及压力测量机构,压力容器和真空腔内分别设有温度测量机构、液位测量机构以及压力测量机构,冷却水池内设有温度测量机构以及液位测量机构;排水池设于冷却水池外部,用于排出冷却水池、安全壳以及压力容器内的实验水。上述试验系统降低了先进小型堆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设计评价的难度,提升了系统设计的安全性以及反应堆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基于压水堆的工业供汽系统及供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6652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55987.2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压水堆的工业供汽系统及供汽方法,供汽系统包括进气流道和第一分支流道,进气流道,接收压水堆的低温低压蒸汽;第一分支流道,与进气流道连通,第一分支流道上设有热管堆,热管堆用于对第一分支流道内流通的蒸汽进行加温;热管堆下游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分支流道,第二分支流道用于对流出热管堆的蒸汽进行加压或者与进气流道的蒸汽进行混合以得到不同品质的输出蒸汽。上述基于压水堆的工业供汽系统,基于现有压水堆提供的低温低压蒸汽,结合热管堆的固有安全和高温优势,利用第一分支流道和至少一个第二分支流道对低温低压蒸汽进行处理,以获得不同品质的输出蒸汽,实现全范围的压力工业供汽需求。

    核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
    10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6827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47750.2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热泵、第一循环系统和第二循环系统,设备冷却水流经热泵后流回设备冷却水系统;第一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循环管路和冷水机组,热泵的输出端与冷水机组的输入端连通,冷水机组的输出端与热泵的输入端连通,冷水机组用于接收已加热的循环水,并在吸收热量后将降温后的循环水返回至热泵,第一循环管路在热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设有第一切换阀;第二循环系统包括第二循环管路和至少一个用户端,第二循环管路流经热泵,并用于将已加热后的循环水输送至用户端,然后将由用户端流出已降温的循环水返回至热泵,第二循环管路在热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设有第二切换阀。由此提升核电机组热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