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89697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0810114181.5
申请日:2008-05-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 A01N3/00 , A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繁殖花斑花绒寄甲及应用于防治松褐天牛的技术,首先在环境温度为25℃±2℃、湿度为60%±5%的环境中对花斑花绒寄甲的成虫进行饲养和诱发使其大量产卵,并孵化出花斑花绒寄甲的幼虫;然后利用替代寄主使其寄生、发育,最后羽化为成虫;之后可将花斑花绒寄甲的卵或成虫制成卵释放卡或成虫释放袋或指形管释放于松材线虫病疫区的松褐天牛危害的林分。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可以在不污染环境、维护了生态平衡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使害虫和病害得到有效而持续的控制,是控制松褐天牛和松材线虫病的先进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2986737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424889.7
申请日:2012-10-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虫卵寄生真菌和孢子萌发促进剂复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真菌和孢子萌发促进剂复配菌剂包括:淡紫拟青霉孢子粉或发酵液、孢子萌发促进剂。本发明采用正交试验获得能够促进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最佳组合,并通过室内生测实验验证了其促进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及防治根结线虫的生防效果。本发明复配菌剂作用于根结线虫5天,对于根结线虫卵寄生率就可达80%以上,根结线虫卵孵化率几乎为零,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证明本发明复配菌剂中所添加的孢子萌发促进剂能够有效促进孢子萌发从而提高了淡紫拟青霉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率并缩短了作用时间,最终显著提高了对植物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986648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424884.4
申请日:2012-10-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A01N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玻璃化冷冻保存及解冻复苏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松材线虫悬液与冷冻保护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进行平衡处理;(2)平衡处理后的混合物在液氮中冷冻保存;(3)解冻、复苏;其中,所述的冷冻保护剂是二甲基亚砜和卵黄。本发明对玻璃化冷冻保存方法中的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筛选到了最适宜于松材线虫玻璃化冷冻保存的保护剂的种类、浓度以及包括预处理、平衡和解冻复苏在内的最适宜的处理方式。采用本发明方法冷冻保存松材线虫,冷冻后的松材线虫存活率高、冻后繁殖率高,能适用于松材线虫不同株系的冷冻保存。
-
公开(公告)号:CN102919279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25997.6
申请日:2012-10-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微生物制剂包括:淡紫拟青霉孢子粉或发酵液、增效剂和载体;其中,所述的增效剂选自植物生长激素、诱抗剂或具有杀线效果的无机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从植物生长激素、诱抗剂或无机盐中筛选出能够增加淡紫拟青霉防效且不影响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增效剂,将所筛选到的增效剂和载体加入到淡紫拟青霉孢子粉或发酵液中制备得到防治根结线虫的复合微生物制剂。本发明复合微生物制剂对根结线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还能够提高植物的抗病力并能显著促进植物根系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2760228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110106955.1
申请日:2011-04-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浙江工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标本数字图像的鳞翅目昆虫种类自动鉴别方法,包括:用LazySnapping和/或GrabCut去除背景,用基于投影的方法分割左右翅,用边缘拟合的方法确定关键点并对准左右翅的位置。特征的提取在RGB三个通道分别进行,在半径和角度方向把翅面部分分成若干个区间,计算各区间的像素均值的方法构造出最终的特征向量;分类鉴别使用SVM分类器实现。该鳞翅目昆虫标本图像识别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识别精度高、容错性强,并有理想的时间性能,可以显著提高鳞翅目昆虫种类鉴定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487912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51235.1
申请日:2011-11-0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杀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成虫的专用光源与方法及其应用,专用光源的光波波长为340nm。首先,将该光源装在智能太阳能诱虫灯具上,并将该灯具安装于松褐天牛危害的松树林内树木较稀疏、阳光不被遮挡的地方;然后,在灯具下放置杀虫水盆。可应用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等松树林中,以及其他松褐天牛危害的树种的松树林分中,能有效诱集、杀灭松褐天牛成虫。
-
公开(公告)号:CN102428909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82637.0
申请日:2011-09-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A01N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材线虫的冷冻保存及解冻方法,属于线虫的冷冻保存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松材线虫悬液;(2)预处理后的松材线虫悬液中加入冷冻保护剂,平衡处理;(3)平衡处理后的松材线虫悬液程序化降温后冷冻保存;(4)解冻复苏;所述的程序化降温的程序如下:以1℃/min的降温速率将松材线虫悬液从4℃降温至-6℃;再以20℃/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40℃;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0℃;最后以1-0.5℃/min的速率将松材线虫悬液降温至-45℃后投入液氮中保存。本发明冷冻保存及解冻方法能显著提高松材线虫的存活率和繁殖能力,能适用于不同株系松材线虫的冷冻保存。
-
公开(公告)号:CN102293221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41232.5
申请日:2011-05-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杀栗山天牛成虫的专用引诱剂及诱杀剂及其林间应用方法,专用引诱剂包括糖类∶酸类∶相关化合物∶纯净水=30∶10∶1∶59质量比的混合物,相关化合物根据栗山天牛危害树种的树皮汁液中的营养成分配制。专用诱杀剂是在上述的专用引诱剂中添加1%质量比的溴氰菊酯原液。在蒙古栎林、辽东栎林或其它栗山天牛危害树种的林间应用此方法,既能大量诱集到栗山天牛成虫、又能有效杀灭它们,具有成本低廉,使用简便,对环境安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228853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710062972.3
申请日:2007-01-2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 A23K1/18 , A01M99/00
Abstract: 一种松褐天牛人工饲养和传代方法及其幼虫人工饲料,其方法:将待饲养的松褐天牛蛹放在室温下羽化成虫;再将羽化后的成虫分组放入备有松树枝的容器中进行交配产卵;产卵后的卵常规消毒;将孵出的幼虫接入装有松褐天牛幼虫人工饲料的松褐天牛幼虫饲养容器内,放入健康养虫间内饲养;在整个幼虫饲养过程中调配饲料多次,饲养直至幼虫化蛹。其幼虫人工饲料所含组分:麦麸;豆蛋白;韦氏盐;蔗糖;纤维素;37%甲醛;尼泊金;抗坏血酸;维生素B12;琼脂;酵母;氯化胆碱;水。
-
公开(公告)号:CN1954669B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0510116783.0
申请日:2005-10-2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北京中林恩多威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尺蠖人工饲养和传代方法,其方法步骤如下:(1)在茶尺蠖幼虫化蛹2天时将其装入沙土中,室温下羽化成虫;(2)将上述羽化后的成虫雌雄搭配成对,放入备有营养液的容器中进行交配产卵;(3)将上述交配产卵后的卵常规消毒;(4)将孵出的幼虫接入装有茶尺蠖幼虫人工饲料的茶尺蠖幼虫饲养容器内,放入健康养虫间内饲养;所述的茶尺蠖人工饲料所含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麦胚10.5-12.2;干酪素2-4;韦氏盐0.3-1.5;山梨酸0.2-0.4;尼泊金0.1-0.36;维生素C 0.48-0.88;维生素B0.17-0.78;琼脂1.2-1.8;肌醇0.05-0.08;水78-85;(5)在整个幼虫饲养过程中调配饲料1~5次,饲养直至幼虫化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