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3289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47047.6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V10/25 , G06V10/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时序遥感影像的露天煤矿区生态损伤区识别方法,属于露天煤矿区生态损伤区识别技术领域。首先收集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资料,建立植被指数与气象参数的时序数据集,确定制备指数与当地气象参数间相关系数影响,然后根据显著性差异确定植被类型,建立制备‑气象相关指数,最后根据不同制备类型的相关指数之域识别自然植被与重建植被,完成对遥感图像中自然植被与重建植被的分类。其步骤简单,分析效果好,是被精度高,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8371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347825.X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V10/764 , G06N20/00 , G06F16/29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样本生成方法,涉及矿井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该样本生成方法包括:针对任意一个废弃矿井,根据与废弃矿井相关的空间信息、自然环境要素信息和社会经济要素信息,确定空间要素信息;根据空间要素信息,确定针对每一个废弃矿井的标签;以及针对任意一个废弃矿井,根据标签,生成样本。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方法,基于多源地理数据的废弃矿井再利用智能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666276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87004.0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Inventor: 金爱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A‑BP的区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基于研究区域的地下水埋深D、净补给量R、含水层介质A、土壤介质S、地形T、包气带介质影响I、渗透系数C、土地利用类型L这几个评价指标构建DRASTICL模型;分别优化BP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初始阈值,得到最优的GA‑BP权重;选取最优的GA‑BP耦合DRASTICL模型,建立GA‑BP‑DRASTICL模型,基于ArcGIS技术平台,运用综合指数法将各指标分级和权重进行叠加,应用自然间断法将地下水脆弱性划分为五类。本发明使用遗传算法来优化BP神经网络,通过GA‑BP优化权重能够提高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8053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341497.2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IPC: G08B21/10 , G06Q10/04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地质灾害预警速报生成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将获取的地质监测数据输入至数据预测模型,得到当前时刻之后的地质预测数据;基于地质预测数据,确定预警等级,并将预警监测点的地理信息以及预警等级输入至指导建议模型,得到目标指导建议;基于地质监测数据、预警等级以及目标指导建议,生成预警监测点的预警速报信息。该方法借助于数据预测模型及指导建议模型,自动生成预警监测点的预警速报信息,不需要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提高地质灾害预警速报的效率,便于后续对地质灾害的及时防治。而且避免了人工编辑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字语病,提高地质灾害预警速报的描述准确性和阅读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12859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648037.X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 内蒙古方向图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S13/5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泥石流表面流速监测方法及系统,属于地质监测领域,能够提高对泥石流表面流速进行监测的稳定性。该方法包括:向被监测的泥石流区域发射雷达测量信号;接收被所述泥石流区域反射回来的回波信号;对所述回波信号进行两路混频处理,得到中频差拍信号;获取所述中频差拍信号对应的目标多普勒频率;基于所述目标多普勒频率,得到所述泥石流区域中的泥石流的表面流速。
-
公开(公告)号:CN11557872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1093095.7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机协同的滑坡边界与裂缝的标注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S1:基于滑坡现场图像,标注人员划定待标注对象的标注范围及其类型,如果判定其类型是滑坡边界时,转至步骤S2,否则转至步骤S3;S2:利用裸露岩石与山体植被的色差获取边界信息,得到滑坡边界初始标注结果;S3:使用训练好的语义分割模型获取滑坡现场图像中裂缝范围,利用图像细化算法获取裂缝图像骨架,得到裂缝初始标注结果;S4:利用膨胀与再细化方法对滑坡边界初始标注结果或者裂缝初始标注结果中的重叠区域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标注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自动完成标注过程中曲线勾画的工作,极大地减少了标注人员的操作量,提升了标注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9229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428217.2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Abstract: 基于人工智能地质灾害监测预测预警方法。由各地灾害点的监测站,国家级指挥中心,省级指挥中心构成基于人工智能地质灾害监测预测预警系统。监测站通过通信信道将监测数据发送给国家级指挥中心,国家级指挥中心根据监测站数据进行计算,对灾害隐患进行预测预警,并将预测预警信息发送给省级指挥中心;省级指挥中心根据国家级指挥中心预测预警信息指挥抢险救灾。国家级指挥中心在报警数据人工处理基础上,提供地质灾害监测预测预警。本发明全面处理全国地质灾害数据;通过历史数据的预警、历史数据及灾害发生发展过程的学习,完善预警算法;实现监测数据的预测;同时提供基于实时数据、历史数据的预警信息和基于预测数据的预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512859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646327.0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 内蒙古方向图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泥石流监测雷达参数验证方法,能够降低调试验证成本和难度以及提高调试验证的可靠性。方法包括:选取具有坡度的沟道,将实验物体从沟道的第一端投入,并利用监测雷达对实验物体从第一端运动到沟道的第二端过程中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监测雷达对应在第一工作参数下的监测结果;基于监测结果,确定监测雷达对应的第二工作参数;按照预设顺序,确定新的候选物体,以及将第二工作参数作为新的第一工作参数,并返回步骤:将实验物体从沟道的第一端投入,并利用监测雷达对实验物体从第一端运动到沟道的第二端过程中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直到按照预设顺序,将候选物体集合中的最后一个候选物体确定为新的实验物体。
-
公开(公告)号:CN11454384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182651.1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Abstract: 环境因素对空三点云影响实验装置以及评估方法。实验装置由倾斜摄影无人机、光源、飞行状态模拟器、评测模具构成。评测模具含三角形模具、正方形模具、正五边形模具,正六边形模具,正八变形模具、圆形模具。光源包括灯具组合阵列和遮光装置。飞行状态模拟器通过旋翼拉绳、升降驱动器对倾斜摄影无人机进行控制。对不同照度的灯光、无人机不同飞行高度进行测量;单独评价不同测量环境参数下三维模型重建质量,包括顶层黑白、灰度、彩色辨识度;侧面黑白、灰度、彩色辨识度。本发明给出了模拟飞行器的飞行环境和飞行器的光环境,采集各种环境条件下照相机拍摄数据。给出不同飞行环境下无人机空三测量点云重建数据的数据质量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342682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0574782.X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IPC: B09C1/08 , G08B21/24 , G06F16/2458 , G06F16/21 , G06F16/215 , G06F16/25 , G06T17/05 , G08B5/36 , G08B21/18 , H04L67/12 , H04L67/025 , H04L67/109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化原位土壤污染监测修复装置,通过在野外监测点设置一体化结构的监测修复装置及云端系统,同时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土壤有机物污染原位监测、修复,降低了二次采样、运输等过程带来的误差;通过在云端数据库对原始监测数据进行抽取、清洗、分析、计算、建模,对海量数据处理速度快,满足实时监测、修复的功能;通过设有的电子警报灯的颜色进行预警及通过依据污程度不同而强弱变化,能够清楚传达土壤污染程度,同时,药剂控制模块依据修复字典库中存储的修复试剂配比记录或人工调试配比的修复方案配制药剂,通过以往的配方,使修复更加精准有效,不仅确保了土壤污染的实时监测及修复,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