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68104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10613205.2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斜砂泥岩互层型坝基岩性变化程度定量评价方法,1,坝址岩层产状计算:岩层产状以α∠β的形式表示;2,参照点选取:参照点选择在坝址研究区内;3,距离计算:采用“坐标系旋转”的方法,计算每个钻孔在岩层倾向方向上与参照点的平面直线距离;4,高程修正:基于钻孔纵坐标y’和岩层倾角β对每个钻孔进行高程修正;5,数据离散:将高程更新后的钻孔岩性编录数据在垂向上进行空间离散;6,数据统计与分析:对离散后的同一高程的所有钻孔编录数据进行统计;7,定量评价:引入岩性变化指数LVI进行定量评价,从而实现对不同高程砂泥岩互层型坝基的岩性变化程度进行定量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1768104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13205.2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斜砂泥岩互层型坝基岩性变化程度定量评价方法,1,坝址岩层产状计算:岩层产状以α∠β的形式表示;2,参照点选取:参照点选择在坝址研究区内;3,距离计算:采用“坐标系旋转”的方法,计算每个钻孔在岩层倾向方向上与参照点的平面直线距离;4,高程修正:基于钻孔纵坐标y’和岩层倾角β对每个钻孔进行高程修正;5,数据离散:将高程更新后的钻孔岩性编录数据在垂向上进行空间离散;6,数据统计与分析:对离散后的同一高程的所有钻孔编录数据进行统计;7,定量评价:引入岩性变化指数LVI进行定量评价,从而实现对不同高程砂泥岩互层型坝基的岩性变化程度进行定量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1535240B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010488722.1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流洞与灌浆洞的平面交叉结构,包括上层灌浆洞、下层灌浆洞、导流洞和交通洞,所述下层灌浆洞中设置有位于所述导流洞下方的下穿段,所述交通洞穿过所述导流洞且所述交通洞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穿段的两端连通,所述交通洞位于所述导流洞中的部分为交通廊道;所述上层灌浆洞位于所述导流洞的上方,所述下层灌浆洞的高程与所述导流洞的高程相同。本发明导流洞与灌浆洞的平面交叉方法及结构提高了导流洞与灌浆洞的平面交叉时的施工进度,减少导流洞封堵的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0991435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1910316594.X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拱坝表孔出口消能的组合结构,包括设置于拱坝溢流面上的两个中墩和两个边墩,两个边墩位于两个中墩的外侧,两个中墩之间形成溢流中孔,每个边墩与相邻的中墩之间形成溢流边孔,溢流中孔具有中孔坡面,溢流边孔具有边孔坡面。由于中孔出口由上游至下游方向逐渐收缩,将水平上的窄缝消能和竖向的跌流消能进行组合。由于边孔坡面的尾端上扬,扭曲侧壁由上游至下游逐渐朝溢流中孔弯曲,水流在上抛的同时向内抛,将水流挑向河床中心,减轻或避免了对下游边坡或边墙的冲刷,并使两个边孔出口流出的水流相互冲击抵消动能。通过将溢流边孔与溢流中孔的水流的落水点错开,减轻了对下游河床的冲刷。
-
公开(公告)号:CN112270031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11244497.3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沙河流水库的双泥沙侵蚀基准面排沙系统,包括:构建模块,用于构建第一泥沙侵蚀基准面和第二泥沙侵蚀基准面;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构建的第一泥沙侵蚀基准面和第二泥沙侵蚀基准面的位置高程;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构建的第一泥沙侵蚀基准面和第二泥沙侵蚀基准面的形成条件;处理模块,用于对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位置高程以及第二获取模块获取的形成条件进行预处理,确定第一泥沙侵蚀基准面和第二泥沙侵蚀基准面对应的拦沙库容,并输出显示。便于实现水库有效库容的长期保持和拦沙库容的再生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344430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910705440.X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坝基岩体内近水平分布的深埋软弱夹层处理方法,1,软弱夹层置换比例的确定;2,水平抗剪洞施工:通过位于河流两岸的施工交通洞延伸到坝下开挖水平抗剪洞,水平抗剪洞的方向垂直于河流的流向;水平抗剪洞开挖施工中做好洞壁置换洞的施工点位;3,置换洞施工:根据步骤2确定的置换洞施工点位对软弱夹层进行掘进置换施工,置换洞施工在两个相邻的水平抗剪洞之间进行,置换洞方向垂直于水平抗剪洞;4,置换洞灌浆及抗剪洞回填施工。本发明针对坝基岩体内近水平分布的深埋软弱夹层地质特点,通过施工水平抗剪洞和置换洞,有效解决了近水平状深埋软弱夹层的加固处理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35240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488722.1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流洞与灌浆洞的平面交叉结构,包括上层灌浆洞、下层灌浆洞、导流洞和交通洞,所述下层灌浆洞中设置有位于所述导流洞下方的下穿段,所述交通洞穿过所述导流洞且所述交通洞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穿段的两端连通,所述交通洞位于所述导流洞中的部分为交通廊道;所述上层灌浆洞位于所述导流洞的上方,所述下层灌浆洞的高程与所述导流洞的高程相同。本发明导流洞与灌浆洞的平面交叉方法及结构提高了导流洞与灌浆洞的平面交叉时的施工进度,减少导流洞封堵的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09441478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1171455.4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洞Ⅳ类、Ⅴ类围岩超前杆系拱减震加固法,首先在隧洞掌子面架设用于支撑出露围岩体的钢拱架;然后在掌子面顶部开挖圆心角为90‑180°的拱形超前薄壁槽洞,该槽洞沿掘进方向以2°‑5°角向外扩张;在拱形超前薄壁槽洞底壁上安装减震垫片,再在减震垫片上安装杆系梁,且每隔3‑4根杆系梁之间放置一根注浆钢管;之后通过注浆钢管向拱形超前薄壁槽洞内回填注浆,使杆系梁和注浆钢管通过浆体固化形成杆系拱体结构,然后将其与钢拱架连接在一起;最后进行隧洞开挖,完成施工。本发明能够充分保证隧洞大断面开挖施工期和钻爆施工期的安全;同时提供了拱体与围岩深层锚接的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344430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705440.X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坝基岩体内近水平分布的深埋软弱夹层处理方法,1,软弱夹层置换比例的确定;2,水平抗剪洞施工:通过位于河流两岸的施工交通洞延伸到坝下开挖水平抗剪洞,水平抗剪洞的方向垂直于河流的流向;水平抗剪洞开挖施工中做好洞壁置换洞的施工点位;3,置换洞施工:根据步骤2确定的置换洞施工点位对软弱夹层进行掘进置换施工,置换洞施工在两个相邻的水平抗剪洞之间进行,置换洞方向垂直于水平抗剪洞;4,置换洞灌浆及抗剪洞回填施工。本发明针对坝基岩体内近水平分布的深埋软弱夹层地质特点,通过施工水平抗剪洞和置换洞,有效解决了近水平状深埋软弱夹层的加固处理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91435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316594.X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拱坝表孔出口消能的组合结构,包括设置于拱坝溢流面上的两个中墩和两个边墩,两个边墩位于两个中墩的外侧,两个中墩之间形成溢流中孔,每个边墩与相邻的中墩之间形成溢流边孔,溢流中孔具有中孔坡面,溢流边孔具有边孔坡面。由于中孔出口由上游至下游方向逐渐收缩,将水平上的窄缝消能和竖向的跌流消能进行组合。由于边孔坡面的尾端上扬,扭曲侧壁由上游至下游逐渐朝溢流中孔弯曲,水流在上抛的同时向内抛,将水流挑向河床中心,减轻或避免了对下游边坡或边墙的冲刷,并使两个边孔出口流出的水流相互冲击抵消动能。通过将溢流边孔与溢流中孔的水流的落水点错开,减轻了对下游河床的冲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