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析表面镀层缺陷产品的样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3591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29061.6

    申请日:2023-05-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分析表面镀层缺陷产品的样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检验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得到待测镀层件;采用耐高温材料对所述待测镀层件进行包裹封闭,以在所述待测镀层件上包裹耐高温材料层,得到中间品;对所述中间品进行镶嵌,得到样品;通过在待测镀层件上先包裹一层耐高温材料,实现待测镀层件和镶嵌粉的隔离,并能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有效的避免了镶嵌粉和热镶嵌的高温对待测镀层件的镀层的影响,进而保证了后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耐高温材料的设置也不影响镶嵌的效果。

    一种镀锌化学后处理钢板的磷化质量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89486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210921150.0

    申请日:2022-08-02

    Abstract: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镀锌化学后处理钢板的磷化质量的评价方法,属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得到磷化样品;对所述磷化样片表面的特征元素进行含量检测,得到特征元素的含量值;根据特征元素的所述含量值,判断所述磷化样品的磷化质量;其中,所述特征元素为不利磷化的元素;通过检测磷化处理后的镀锌化学后处理钢板中的磷化膜层与镀锌层之间残留的特征元素含量值,利用不利磷化的特征元素残留量来评价镀锌化学后处理钢板磷化质量。

    一种热轧夹杂物样品制备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3038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29909.4

    申请日:2023-0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轧夹杂物样品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多个机加工热轧夹杂物固定安装在样品夹具的安装槽中,且将多个机加工热轧夹杂物的分析面调整为同一平面;将样品夹具放置到自动研磨抛光设备的操作区域,以对样品夹具中多个机加工热轧夹杂物的分析面进行研磨及初步抛光;采用抛光布对机加工热轧夹杂物的分析面进行精抛,制成热轧夹杂物样品。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热轧夹杂物样品制备方法,自动研磨抛光设备可一次性研磨并初步抛光多个机加工热轧夹杂物,大大提高了研抛效率,由于初步抛光后又对机加工热轧夹杂物的分析面采用抛光布进行人工精抛,制成热轧夹杂物样品,从而提高了分析面的平整度,保证了样品质量。

    一种镀锌化学后处理钢板的磷化质量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8948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21150.0

    申请日:2022-08-02

    Abstract: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镀锌化学后处理钢板的磷化质量的评价方法,属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得到磷化样品;对所述磷化样片表面的特征元素进行含量检测,得到特征元素的含量值;根据特征元素的所述含量值,判断所述磷化样品的磷化质量;其中,所述特征元素为不利磷化的元素;通过检测磷化处理后的镀锌化学后处理钢板中的磷化膜层与镀锌层之间残留的特征元素含量值,利用不利磷化的特征元素残留量来评价镀锌化学后处理钢板磷化质量。

    一种维氏硬度试验的操作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0378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00365.1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金属材料检验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维氏硬度试验的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待检样品进行磨制抛光处理,确定维氏硬度计的物镜有效距离;将所述待检样品放置于所述维氏硬度计载物台上,并根据所述物镜有效距离调节物镜和所述待测样品之间的距离;调节所述载物台的高度,将所述维氏硬度计从所述物镜转换至硬度计压头,并对所述待检样品进行维氏硬度试验。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维氏硬度计的快速调焦和打点。

    一种板材制耳性能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20144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691577.6

    申请日:2022-06-1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材制耳性能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先对板材进行冲杯处理,并获取冲杯处理后的制耳轮廓,接着,在冲杯处理后的板材上确定出基准轮廓,最后基于基准轮廓以及制耳轮廓,确定出板材的制耳率。相较于目前基于制耳峰高、制耳谷高的平均值以及平均制耳高度计算得到制耳率的方法,可能出现制耳峰和制耳谷数量不相同,但是制耳率相同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无需统计制耳峰或制耳谷的数量,而是基于制耳轮廓与基准轮廓之间的差异来确定制耳率,不会出现制耳峰和制耳谷数量不相同,但是制耳率相同的情况,因而所确定出的制耳率更准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