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房屋建筑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0816661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69641.0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房屋建筑体系,包括混凝土框架及若干层冷弯薄壁型钢框架,其中,各层冷弯薄壁型钢框架自上到下依次设置于混凝土框架上,且混凝土框架为长方体框架结构,各层冷弯薄壁型钢框架均包括四根冷弯薄壁型钢柱、设置于四根冷弯薄壁型钢柱顶部的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以及内嵌于相邻两根冷弯薄壁型钢柱之间的冷弯薄壁型钢组合墙;混凝土框架的各侧面均内嵌有冷弯薄壁型钢抗侧墙,混凝土框架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楼板,该建筑体系的抗震能力较强,并且上部结构的重量及刚度较小,下部框架结构重量及刚度较大。

    一种混凝土框架-冷弯薄壁型钢混合结构房屋建筑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08104264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368749.1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框架‑冷弯薄壁型钢混合结构房屋建筑体系,包括基础、混凝土框架、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及四面冷弯薄壁型钢组合墙体,其中,混凝土框架为长方体框架结构,混凝土框架位于基础上,且四面冷弯薄壁型钢组合墙体分别内嵌并固定于混凝土框架的四个侧面内,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内嵌于混凝土框架的顶部内,该建筑体系的侧向刚度及水平面内刚度较高,抗震性能较强,适用于建造高层建筑,经济效益较高,可实现预制装配化施工。

    一种圆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040828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41318.0

    申请日:2015-06-1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结构,包括核心型钢、若干节点区纵向钢筋、若干节点区箍筋、第一加劲肋、第二加劲肋、第三加劲肋、第四加劲肋、第一圆钢管、第二圆钢管、第一钢梁、第二钢梁、第三钢梁及第四钢梁;所述核心型钢包括第一型钢腹板及第二型钢腹板,第一型钢腹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型钢翼缘及第二型钢翼缘,第二型钢腹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三型钢翼缘及第四型钢翼缘,第一型钢翼缘、第二型钢翼缘、第三型钢翼缘及第四型钢翼缘分别通过第一加劲肋、第二加劲肋、第三加劲肋及第四加劲肋相连接。本发明的节点区强度强,抗震性能优良,承载力高,整体性好,传力明确,并且安全、可靠。

    一种基于钢框架梁的石膏基自流平砂浆组合楼盖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08374515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068489.4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钢框架梁的石膏基自流平砂浆组合楼盖体系,四个热轧H型钢梁围成矩形框架结构,第五热轧H型钢梁位于所述矩形框架结构内,且第五热轧H型钢梁的一端与第一热轧H型钢梁的腹板相连接,第五热轧H型钢梁的另一端与第三热轧H型钢梁的腹板相连接,各第一C形冷弯薄壁型钢的两端分别与第五热轧H型钢梁及第二热轧H型钢梁相连接;第六热轧H型钢梁的两端、第七热轧H型钢梁的两端、各第二C形冷弯薄壁型钢的两端及各第三C形冷弯薄壁型钢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五热轧H型钢梁及第四热轧H型钢梁相连接,压型钢板覆盖并固定于所述矩形框架结构上,压型钢板上覆盖有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层,该楼盖体系的自重较轻,抗震性能优良。

    多层装配式钢框架-冷弯薄壁型钢复合结构房屋建筑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1516253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10542.X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层装配式钢框架‑冷弯薄壁型钢复合结构房屋建筑体系,包括若干层模块楼层,每层模块楼层包括钢框架、复合墙体和组合楼盖;复合墙体内嵌在钢框架内部,组合楼盖设置在每层钢框架的顶部,组合楼盖为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钢框架采用热轧型钢,复合墙体包括墙体骨架和设置于墙体骨架两侧的墙面板,在墙体骨架和墙面板形成的封闭区域内浇筑有陶粒混凝土填充材料;墙体骨架采用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包括若干个楼盖梁,在楼盖梁的上方连接有压型钢板,在压型钢板的上方浇筑有陶粒混凝土填充材料,形成面层。既能满足多层结构对抗侧刚度和抗侧承载力的需求,又使结构构件具有较强的空间整体协同性。

    一种基于混凝土梁及冷弯薄壁型钢梁的组合楼盖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08130968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810068478.6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凝土梁及冷弯薄壁型钢梁的组合楼盖体系,包括轻混凝土梁框架、压型钢板及若干C形冷弯薄壁型钢梁;各C形冷弯薄壁型钢梁固定于轻混凝土梁框架内,压型钢板位于轻混凝土梁框架内,压型钢板位于各C形冷弯薄壁型钢梁上,且压型钢板与各C形冷弯薄壁型钢梁的上翼缘固定连接,压型钢板上浇注有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层,该组合楼盖体系的自重较轻,抗震性能优良,同时具有装配化施工、安装操作简便、造价低的优点,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圆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040828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510341318.0

    申请日:2015-06-1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结构,包括核心型钢、若干节点区纵向钢筋、若干节点区箍筋、第一加劲肋、第二加劲肋、第三加劲肋、第四加劲肋、第一圆钢管、第二圆钢管、第一钢梁、第二钢梁、第三钢梁及第四钢梁;所述核心型钢包括第一型钢腹板及第二型钢腹板,第一型钢腹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型钢翼缘及第二型钢翼缘,第二型钢腹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三型钢翼缘及第四型钢翼缘,第一型钢翼缘、第二型钢翼缘、第三型钢翼缘及第四型钢翼缘分别通过第一加劲肋、第二加劲肋、第三加劲肋及第四加劲肋相连接。本发明的节点区强度强,抗震性能优良,承载力高,整体性好,传力明确,并且安全、可靠。

    一种圆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715538U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20424705.6

    申请日:2015-06-1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结构,包括核心型钢、若干节点区纵向钢筋、若干节点区箍筋、第一加劲肋、第二加劲肋、第三加劲肋、第四加劲肋、第一圆钢管、第二圆钢管、第一钢梁、第二钢梁、第三钢梁及第四钢梁;所述核心型钢包括第一型钢腹板及第二型钢腹板,第一型钢腹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型钢翼缘及第二型钢翼缘,第二型钢腹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三型钢翼缘及第四型钢翼缘,第一型钢翼缘、第二型钢翼缘、第三型钢翼缘及第四型钢翼缘分别通过第一加劲肋、第二加劲肋、第三加劲肋及第四加劲肋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节点区强度强,抗震性能优良,承载力高,整体性好,传力明确,并且安全、可靠。

    一种复位耗能支撑结构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843397U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21701615.3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位耗能支撑结构包括:外套管,外套管外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端板,所述端板内壁四角分别设置有圆形贯穿槽,所述圆形贯穿槽贯通至所述外套管外壁两侧,所述圆形贯穿槽内侧壁设有锚具,并所述锚具外壁内侧设有索锚体,并所述端板外壁两侧分别设有黄铜板,所述黄铜板外壁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栓槽,并两侧的黄铜板分别设置有外套管端头和内套管端头,所述外套管端头和内套管端头外壁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螺栓槽,并所述外套管外壁顶部设有高强螺栓体,该一种复位耗能支撑结构,能够提高整体装置在支撑固定上的自复位能力,并通过高强螺栓体可以增加整体结构的预紧力提高整体装置的实用性。

    一种混凝土框架-冷弯薄壁型钢混合结构房屋建筑体系

    公开(公告)号:CN207620107U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721771046.9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nventor: 管宇 周绪红 石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框架-冷弯薄壁型钢混合结构房屋建筑体系,包括基础、混凝土框架、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及四面冷弯薄壁型钢组合墙体,其中,混凝土框架为长方体框架结构,混凝土框架位于基础上,且四面冷弯薄壁型钢组合墙体分别内嵌并固定于混凝土框架的四个侧面内,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内嵌于混凝土框架的顶部内,该建筑体系的侧向刚度及水平面内刚度较高,抗震性能较强,适用于建造高层建筑,经济效益较高,可实现预制装配化施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