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8759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92899.9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H05K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界面石墨烯基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钼盐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乙二胺,调节pH值后,在水浴条件下磁力搅拌制备得到MoO3‑EDA;将MoO3‑EDA超声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再将钴盐和2‑甲基咪唑依次加入并通过磁力搅拌均匀,制备得到MoO3‑EDA@ZIF‑67;将MoO3‑EDA@ZIF‑67和氧化石墨烯溶液与硫源一起进行水热反应,再进行冷冻干燥和退火处理,最终制备得到多界面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双金属硫化物电磁屏蔽复合材料。本发明中利用石墨烯为载体原位生长双金属硫化物Co9S8和MoS2,Co9S8与MoS2形成异质结,同时双金属硫化物和石墨烯结合产生多重界面,加速电子的传输和扩散,增强体系的电导率,在X波段的电磁屏蔽效能最高可达到78.8dB。
-
公开(公告)号:CN11492900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740409.1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T/2H相二硫化钼@镍链/还原氧化石墨烯气凝胶复合吸波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镍盐前驱体分散于乙二醇溶液中,再依次加入氢氧化钠和水合肼,水浴条件下制备得到磁性金属镍链;将磁性金属镍链按质量比例加入到钼源和硫源的前驱体溶液中,加入还原剂,水热条件下制备得到1T/2H相二硫化钼@镍链复合物;将1T/2H相二硫化钼@镍链复合物与氧化石墨烯溶液按质量比例进行水热还原,最终制备得到1T/2H相二硫化钼@镍链/还原氧化石墨烯气凝胶复合吸波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以镍链为载体原位生长二硫化钼纳米片,增强了体系的磁损耗,提高体系的衰减能力,促使电磁波吸收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567617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0680823.6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G01L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导电高分子压力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聚醚嵌段酰胺80‑99.99%、石墨烯0.01‑20%;将聚醚嵌段酰胺和石墨烯加入转矩流变仪的混合室中,在温度140‑180℃、转速为60‑80 rpm条件下混合5‑10 min;混合样品在平板硫化机的模板上先140‑180℃预热10‑15 min,预热后再将样品在10‑15 MPa的压力下硫化至少4 min,即得柔性压力传感器。本发明制备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传感稳定性,并且在循环加载稳定后具有良好的可恢复性和再现性,在压力传感中表现出良好的识别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2277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11415850.9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磁性纳米粒子碳微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碳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在空气条件下将三聚氰胺C3N6H6置于管式炉中经高温煅烧得到中间体1石墨相氮化碳g‑C3N4粉末;再将其与铁金属盐分散于乙醇溶剂中,其中中间体1与铁金属盐的质量比为1:1~3,经超声、磁力搅拌、烘干得到中间体2;最后通过惰性气体氩气保护条件下高温煅烧中间体2,最终得到碳微球负载磁性纳米粒子复合吸波材料。本发明利用简单的两步高温煅烧制备碳微球负载磁性纳米粒子复合吸波材料,最终产物具有优异的电磁波吸收能力,且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同时产物的电磁参数可控可调进而调控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吸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87481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01902.2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晶相可调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电磁波吸收材料技术领域,以Ni为中心原子,FF分子为配体,合成具有非对称畸变的八面体结构的新型MOFs材料,通过改变原料配比、有机添加剂、生长温度与生长时间可以调控Ni(DPA)2的晶相,这种新型MOFs材料在磁损耗、阻抗匹配、内部散射路径等方面有综合提升,Ni中心八面体的非对称畸变激发了电极化和磁电效应,能有效提升磁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59081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378075.8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二维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一种二维层状硼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应用。将MoAlB加入到刻蚀剂溶液中,在40‑50℃下搅拌至少72h;其中,MoAlB∶刻蚀剂溶液=(0.3‑0.5)g∶(50‑100)mL;所述刻蚀剂溶液为0.5‑5mol/L的HCL溶液;将所得溶液多次离心洗涤,将下层离心所得沉淀物真空干燥,得到1#二维层状硼化物材料。本发明制备的二维层状硼化物材料由于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能够为催化领域提高额外的催化位点,在化学催化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因为多层的微观结构,能够使电磁波在层与层之间发生反射,促进电磁能向热能的转化,在电磁波吸收领域也大有可为,而且由于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在能源储存、半导体器件领域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80733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94553.7
申请日:2020-07-18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C01B21/076 , C01G39/02 , B01J2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具光催化和光热转换性能的非晶氧化钼纳米点/二维氮化碳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将本体氧化钼分散于乙醇水溶液中,然后将该分散液在冷水浴中超声,离心取上层分散液,然后将一定量的抗坏血酸加入到上层分散液中,冷水浴超声后即可得到非晶氧化钼纳米点;将三聚氰胺在空气气氛中进行煅烧,研磨得到本体氮化碳,然后再在空气气氛中煅烧即可得到类石墨相的二维氮化碳纳米片;将得到的非晶氧化钼纳米点与氮化碳纳米片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冷水浴超声混合即可得到非晶氧化钼纳米点/二维氮化碳纳米片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的超声化学法和热处理方法制备非晶氧化钼纳米点/二维氮化碳纳米片,原料便宜易得,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0227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415850.9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磁性纳米粒子碳微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碳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在空气条件下将三聚氰胺C3N6H6置于管式炉中经高温煅烧得到中间体1石墨相氮化碳g‑C3N4粉末;再将其与铁金属盐分散于乙醇溶剂中,其中中间体1与铁金属盐的质量比为1:1~3,经超声、磁力搅拌、烘干得到中间体2;最后通过惰性气体氩气保护条件下高温煅烧中间体2,最终得到碳微球负载磁性纳米粒子复合吸波材料。本发明利用简单的两步高温煅烧制备碳微球负载磁性纳米粒子复合吸波材料,最终产物具有优异的电磁波吸收能力,且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同时产物的电磁参数可控可调进而调控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吸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59707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80180.8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分散中空微胶囊双金属硫化物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金属盐与表面活性剂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在无水乙醇中,配置成反应溶液;将反应溶液加热回流,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经处理后,得到实心微胶囊金属醇盐前驱体;将金属醇盐前驱体在室温下重新分散于含有硫化剂的无水乙醇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热回流,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经水洗、离心分离、醇洗、抽滤、烘干,得到中空微胶囊结构双金属硫化物。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通用性强,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制备过程繁琐,产物结构重复性低的问题,制备出产物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且制备产物的形貌、粒径可控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59081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378075.8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二维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一种二维层状硼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应用。将MoAlB加入到刻蚀剂溶液中,在40‑50℃下搅拌至少72h;其中,MoAlB∶刻蚀剂溶液=(0.3‑0.5)g∶(50‑100)mL;所述刻蚀剂溶液为0.5‑5mol/L的HCL溶液;将所得溶液多次离心洗涤,将下层离心所得沉淀物真空干燥,得到1#二维层状硼化物材料。本发明制备的二维层状硼化物材料由于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能够为催化领域提高额外的催化位点,在化学催化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因为多层的微观结构,能够使电磁波在层与层之间发生反射,促进电磁能向热能的转化,在电磁波吸收领域也大有可为,而且由于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在能源储存、半导体器件领域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