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66334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617314.5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冷冻凝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过程为:分别将壳聚糖季铵盐颗粒和海藻酸钠颗粒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壳聚糖季铵盐溶液和海藻酸钠溶液,再将壳聚糖季铵盐溶液与海藻酸钠溶液按1:4‑4:1的体积比共混后加入CaCl2(1M),或在加入CaCl2(1M)后加入安罗替尼,或在加入CaCl2(1M)后加入安罗替尼和黑磷纳米片,待混合溶液转变为凝胶后,再采用冷冻干燥机进行8‑16h的冷冻干燥,得到复合冷冻凝胶;该多功能冷冻凝胶在应用时,复合冷冻凝胶植入切除部位后,实施红外线照射,能够对创面进行有效的止血、抗菌并抑制肿瘤局部复发。
-
公开(公告)号:CN11837087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34980.7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药纳米纤维覆膜气道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申请制备的PLA‑AgNPs‑AL纳米纤维覆膜气道支架以聚乳酸为给药平台,负载银纳米颗粒和盐酸安洛替尼,采用协同策略赋予气道支架优异的抗炎、抗菌、抗血管生成及抗肉芽组织增生的优良性能,可以有效降低气道支架内再狭窄(TISR)的发生率,对提高气道支架通畅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本发明为开发具有双重甚至多重作用的气道支架提供了新思路,具有较高的临床转化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4056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34400.8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K9/16 , A61K47/32 , A61K41/00 , A61K31/704 , A61K31/4709 , A61P35/00 , A61P1/16 , A61P3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载伊达比星和他立喹达的双功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Tris‑HCl缓冲液制备多巴胺溶液,将聚乙烯醇微球加入多巴胺溶液中,室温搅拌24~48 h,洗涤、静置,收集沉淀,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醇微球;(2)将他立喹达和伊达比星加入PBS缓冲液中,得到他立喹达‑伊达比星混合溶液,向他立喹达‑伊达比星混合溶液中加入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醇微球,孵育、离心,即得负载伊达比星和他立喹达的双功效微球。本发明的PTIMS作为栓塞剂不仅可以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和实现肿瘤内局部药物释放,而且可以作为TACE术后无创光热消融治疗的热源,从而进一步增强药物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1319811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0545190.5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M3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饲喂型食管球囊粒子套管,包括导管和粒子球囊、粒子球囊包括气囊、复数个粒子和弹性的粒子套,导管的前端包括复数个饲喂孔,气囊紧套在导管的前部,导管前部的侧壁包括气囊的充气孔;导管的后端包括接头和副接头,副接头通过导管侧壁上的充气通道与充气孔连通;接头通过导管的内孔与饲喂孔连通,粒子套包裹在气囊的外面,粒子固定在粒子套上;粒子套为梭子形薄膜结构,表面的中部包括柱形回转面或弧形回转面,两端包括锥面;柱形回转面或弧形回转面上包括复数根粒子装载管,粒子布置在粒子装载管中。本发明的粒子直接固定在粒子套上,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串动,便于针对食管癌患者进行精准的近距离放射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701795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63887.3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K9/70 , A61K9/00 , A61K41/00 , A61K31/4709 , A61K39/395 , A61K47/3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增强肿瘤免疫原性的原位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构建了可降解载体负载分子靶向药物Anlotinib和Gep纳米片的原位纳米纤维,然后将该原位纳米纤维制成贴片直接敷于肿瘤病灶处,同时联合NIR辅助照射和aPD‑L1处理。本发明不仅通过局部给药提高了AL的输送效率,克服了通过纳米载体全身给药效率低下的问题;还以抑制HCC血管过度生长为出发点,结合PTT和ICB治疗,通过三模式联合治疗级联增强术后残余肿瘤的免疫原性,增强免疫反应;同时具有成分简单、配方灵活、制备易操作等优点。因此本发明原位纳米纤维材料在肿瘤治疗领域存在广阔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63430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1619909.6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静电纺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LLA与QCS复合纳米纤维,然后依次与带负电的原料层和带正电的原料层通过层层自组装(LBL)技术制备成多功能复合纳米纤维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多功能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兼具NIR辅助按需供氧、止血、抗菌和抗炎,以及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等多功能特性,被认为可以改造恶劣的缺氧微环境,可作为新型医用多功能支架材料应用于糖尿病伤口处理,在医用材料领域以及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679541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17977.4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静电纺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将纳米银、黑磷加入溶剂中共孵育后得到纳米银/黑磷共混液;同时将载体溶于溶剂中得到载体溶液;再将纳米银/黑磷共混液与载体溶液共混得到纺丝液;最后将纺丝液进行纺丝处理得到复合纳米纤维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材料细胞毒性较低,血液相容性良好,抗菌性能优异,对伤口有良好的愈合与治疗效果,可作为新型医用抗菌支架材料,在医用材料领域以及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634305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619909.6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静电纺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LLA与QCS复合纳米纤维,然后依次与带负电的原料层和带正电的原料层通过层层自组装(LBL)技术制备成多功能复合纳米纤维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多功能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兼具NIR辅助按需供氧、止血、抗菌和抗炎,以及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等多功能特性,被认为可以改造恶劣的缺氧微环境,可作为新型医用多功能支架材料应用于糖尿病伤口处理,在医用材料领域以及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198115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545190.5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N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饲喂型食管球囊粒子套管,包括导管和粒子球囊、粒子球囊包括气囊、复数个粒子和弹性的粒子套,导管的前端包括复数个饲喂孔,气囊紧套在导管的前部,导管前部的侧壁包括气囊的充气孔;导管的后端包括接头和副接头,副接头通过导管侧壁上的充气通道与充气孔连通;接头通过导管的内孔与饲喂孔连通,粒子套包裹在气囊的外面,粒子固定在粒子套上;粒子套为梭子形薄膜结构,表面的中部包括柱形回转面或弧形回转面,两端包括锥面;柱形回转面或弧形回转面上包括复数根粒子装载管,粒子布置在粒子装载管中。本发明的粒子直接固定在粒子套上,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串动,便于针对食管癌患者进行精准的近距离放射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217854194U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120688981.9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N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腔道肿瘤放疗粒子置入装置,包括腔道支撑部,其为管状结构,内具有一防梗阻通道和一穿设于管壁上的引流通道;粒子固定部,其上均布有多个粒子承载槽,粒子固定部缠绕贴固于腔道引流管的外壁上,随腔道引流管一同置入患者体内;粒子装载部,具有多个粒子存储槽,粒子存储槽与粒子承载槽一一适配对应,在每一粒子存储槽内均封装有一放疗粒子。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在放化疗的同时能够有效避免腔道梗阻;配套设置的粒子装载部能够轻松完成对粒子固定部上粒子承载槽的一次性全部装填完成,避免对放疗粒子的反复取拿及放置,使操作更加简便,有效避免操作人员长时间的接触放疗粒子,大大减少操作人员受到辐射的程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