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蜗轮蜗杆原理的混凝土预制模具及脱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0079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10370.4

    申请日:2022-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蜗轮蜗杆原理的混凝土预制模具及脱模方法,本模具由制样装置、伸缩装置构成。制样装置包括:T型连接板、折叠轴承铰链、中央隔板、立体对称单侧凹口式连接板A、立体对称单侧凹口式连接板B、底板;伸缩装置包括:蜗杆式伸缩柱A、蜗杆式伸缩柱B、伸缩装置箱体外壳、旋转手握杆、旋转轮盘轮盘‑蜗轮连接杆、蜗轮式旋转柱体。制样时,将模具组装完成,在浇筑与养护工作后,使用蜗轮蜗杆式伸缩装置将两侧的立体对称单侧凹口式连接板支开一段距离,其后手动完成脱模。本发明便于试样脱模,易使混凝土试块脱落成型,有效地减少试样边角破坏,无需任何动力电源,不受使用场地限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制备三轴压缩试验试样的立式组合模具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0079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77288.6

    申请日:2022-0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三轴压缩试验试样的立式组合模具及使用方法,包括:击实辅助结构、制样成型模具。击实辅助结构包括:击实圆柱杆、中心限位附孔板、活动中空圆柱、立式加强肋板、刚性圆柱底座;制样成型装置包括:刚性环形卡箍、连接杆、透明瓣膜等。数控加工时将中心限位附孔板、立式加强肋板、刚性圆柱底座采用高钢铸为一体,使用时将三个透明瓣膜放入上下刚性环形卡箍,调整位置,利用限位螺杆将左右连接杆锁紧,有效防止上下刚性环形卡箍移动。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在保证制样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得到致密均匀、表面完整光滑的三轴试样。有效解决了常规三轴制样模具操作流程复杂、试样脱模困难、及所得试样密度不均匀问题。

    一种电场控制微生物成矿加固土体模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3259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390355.2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场控制微生物成矿加固土体模具装置,涉及到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成矿加固岩土工程领域,该装置包括整流器、微型变压器、电极板、电压表、蠕动泵、储液舱、带孔圆盘、滤纸、土体加固模具。运用了电场控制带有电荷的巴氏芽孢杆菌和胶结液在待加固土体中发生定向移动,使微生物和胶结液在土体内部分布和微生物成矿效果更加均匀,可有效改善传统微生物灌注技术成矿不均匀的问题,可保证室内微生物成矿加固土体三轴测试土体试样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一种基于Dynamo调用模型获取碳足迹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146436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448277.5

    申请日:2022-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ynamo调用模型获取碳足迹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Revit自带的Dynamo插件提供可视化编程编写程序,在Dynamo中编写输入、输出端口以及构件执行节点。利用该程序读取Revit建造的基础模型,获取装配式构件信息后,将其信号转化并载入碳足迹因子库,提取碳足迹因子库中构件的碳足迹因子信息,同时提取并导出所有机械使用碳足迹因子,进行数据整合、处理,输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Dynamo调用模型获取碳足迹的方法及系统,通过对Revit基础模型进行几何处理与非集合处理,运用Dynamo技术结合新型算法对装配式构件进行碳足迹计算,不仅可以便捷地获取计算碳足迹的参数,而且大大提高了数据提取与处理的效率,为后期建筑的运营维护奠定基础。

    一种基于MICP技术负压旋转注浆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263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44087.3

    申请日:2022-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ICP技术负压旋转注浆装置及使用方法,本装置由真空套装,完全密封装置,柱状模具系统,电路系统以及伸缩旋转器构成。真空套装包括:小型真空机,连接管;完全密封装置包括:阀门,排气管,密封上盖,密封外壳,双管水平注液器,密封堵卯,小封口盖;柱状模具系统包括:半圆形网体圆筒,大封口盖,废液回收托盘;电路系统包括:固定壳,电动转动滑轮,蜂鸣器,外置开关,导线,电池供电器;伸缩旋转器包括:伸缩旋转器外壳,弹簧,格挡片,转轴。注浆时,使装置内部处于负压状态,并使柱状磨具进行缓慢转动,之后开始注浆。本发明使注浆更加均匀,有效的将浆液注入土体内部,固化土体内部,减少试件内部气泡,增大土体密度。

    一种基于MICP原理的生态固炭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51685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510005.3

    申请日:2022-05-11

    Abstract: 一种基于MICP原理的生态固炭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治理煤矿开采沉陷充填材料技术领域。固炭充填材料包括风积砂0‑20%、煤矸石80%‑100%;采用巴氏芽孢杆菌(BNCC337394)在培养基中培养24h‑48h、胶结液由氯化钙和尿素按照1:1配置而成,摩尔浓度为0.5mol/L‑2.0mol/L。试样制备过程中,将破碎得到的煤矸石进行筛分,按照设计比例用电子天平称量相应原材料,混合倒入拌合装置,使用不锈钢铲搅拌均匀,装入注浆模具中,利用蠕动泵交替注入菌液与胶结液,共计8轮。本发明充分渗透固废资源利用理念,将风积砂与煤矸石混合,利用MICP成矿原理进行生态固碳,不仅提高了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而且保护环境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该材料可应用到煤矿开采治理沉陷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一种程序自主执行击实制备三轴试样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495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10368.7

    申请日:2022-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程序自主执行击实制备三轴试样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电动击实辅助体系、制样成型模具。电动击实辅助体系包括:击实控制箱、击实锤、中心限位附孔板、立式加强肋板、刚性圆柱底座等;制样成型模具包括:刚性环形卡箍、连接杆、锁紧螺杆、透明瓣膜等。使用时将三个透明瓣膜利用边缘突起结构组合形成空心圆柱式腔体结构,放入上下刚性环形卡箍,调整位置,利用限位螺杆将左右连接杆锁紧,最后打开装置开关,对装置进行调试,开始击实。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自动计数,自主停机,可以得到致密均匀、表面完整光滑的三轴试样。有效解决了常规三轴制样模具操作流程复杂、试样脱模困难、以及所得试样密度不均匀问题。

    一种基于MICP技术加固土体的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05530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210285034.4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ICP技术加固土体的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本装置由制样模具、注液辅助系统构成。制样模具包括:半圆型立体薄壁凹槽圆筒、边缘开槽型薄壁圆盖、八棱柱支撑杆、实心防渗条;注液辅助系统包括:装置底座、立体中空侧板、侧板连接固定板、可移动中空上封盖、抽屉式废液收集仓。微生物固化风积砂试样制备时,风积砂填筑到制样模具中,两端扣上边缘开槽型薄壁圆盖,实心防渗条嵌入模具开槽处,通过八棱柱支撑杆将制样模具固定在注液辅助系统中,液体通过蠕动泵循环后,利用注液软管输送至凹槽内的开孔处进行灌注。本发明具有减小材料耗损,避免因部分土体固结出现灌注不均匀现象,可明显提高灌注效率与加固效果的特点。

    一种基于MICP固化土体的旋转注浆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23760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10510367.2

    申请日:2022-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ICP固化土体的旋转注浆装置及使用方法。本装置由注液辅助系统、制样模具、低速旋转系统构成。注液辅助系统包括:立体中空分层式箱体外壳、圆盘式废液收集舱、储液槽;制样模具包括:立体薄壁圆筒、蜂窝式薄壁圆盖;低速旋转系统包括:低速微型直流电机、全金属减速齿轮、齿轮固定轴、方形循环充电电池。微生物固化土体试样制备时,土体填筑到制样模具中,两端扣上蜂窝式薄壁圆盖,通过支撑杆件将制样模具固定在注液辅助系统中,液体通过蠕动泵循环后,利用注液软管输送至注液孔中进行灌注。本发明不仅克服了传统固化装置灌注不均匀的现象,还可以使液体在土体中分布更加均匀。

    一种碱激发磷渣-赤泥CLSM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5988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576325.9

    申请日:2022-05-25

    Abstract: 一种碱激发磷渣‑赤泥CLSM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可控低强度材料技术领域。可控低强度材料为磨细磷渣50‑80%,赤泥10‑40%,矿渣10%,水/胶凝材料为0.37‑0.42,碱性激发材料电石渣,占胶凝材料8‑14%,将胶凝材料和碱激发材料电石渣混合后再与水溶液混合,就可制得可控低强度材料料浆。本发明利用磷渣微粉的火山灰活性和微集料填充效应,可以有效替代部分矿渣,提高了固体废弃的利用率,也达到了可控低强度材料的强度要求和流动性要求。该料浆可应用到管沟回填及路面路基垫层,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