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2821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31214.0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叠层橡胶复合的三维隔震支座,涉及减震支座技术领域,包括连接组件、竖直隔震组件、水平隔震组件;连接组件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滑移件;竖直隔震组件包括铅芯支柱、积层橡胶、积层钢板、第一竖直缓冲件;水平隔震组件包括支撑柱、滑动套、第二竖直缓冲件、第一横向缓冲件、第二横向缓冲件、联动件;在上连接板受到作用力发生形变时,作用力传递至积层橡胶、积层钢板之间,第一竖直缓冲件、第二竖直缓冲件、第一横向缓冲件、第二横向缓冲件受到挤压,对震动提供较大的耗能阻尼,吸收、过滤震动能量,同时在震动消失后,整个隔震支座恢复到初始状态,保证隔震支座功能的正常发挥。
-
公开(公告)号:CN11743801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34844.2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弯拉强度软化模型的橡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一个基准混凝土配合比;S2、采用橡胶集料等体积替换基准混凝土中的普通细骨料,并计算橡胶集料体积分数;S3、基于橡胶混凝土弯拉强度软化模型,以确定所需弯拉强度的橡胶混凝土所对应的橡胶集料掺量,或确定所需橡胶集料掺量的橡胶混凝土弯拉强度;S4、若S3中确定的橡胶集料掺量或橡胶混凝土弯拉强度满足所需,则完成橡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反之,则重新选择一个基准混凝土配合比。本发明基于弯拉强度软化模型,实现了不同弯拉强度的橡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简洁易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4753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331670.5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G01D21/02 , G01R33/02 , G01B7/02 , G01B7/00 , G01B7/004 , G01N21/84 , G09F7/00 , E01D19/04 , G06T7/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铅芯橡胶支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多方位感知的铅芯橡胶支座及数据监测系统包括多方位感知的铅芯橡胶支座、数据收集模块、数据计算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数据收集模块用于对建筑内设置的每一个多方位感知的铅芯橡胶支座的多个内检测块中的磁力变化数据进行收集,并根据数据计算模块对数据进行运算后,进入数据分析模块对数据分析。该多方位感知的铅芯橡胶支座及数据监测系统通过磁力变化值ΔCLi,k、平均位置变化值ΔWLi和单一变化值ΔWLi,k对铅芯橡胶支座的形变情况进行多方面的判断,进而根据判断数值对铅芯橡胶支座的安全情况进行评价,保证了数据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2341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34832.X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应变软化模型的橡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包括:S1、选择基准混凝土配合比;S2、通过混凝土静态单轴压缩试验,测试得到基准混凝土的峰值应变和极限应变;S3、基于S2测试所得的基准混凝土峰值应变和极限应变,通过引入应变软化模型,并采用橡胶集料等体积替换基准混凝土中的普通细骨料,进一步确定所需峰值应变和极限应变的橡胶混凝土所对应的橡胶集料掺量,或确定所需橡胶集料掺量的橡胶混凝土峰值应变和极限应变;S4、若S3中确定的橡胶集料掺量或橡胶混凝土峰值应变和极限应变满足所需,则完成橡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反之,则重新选择一个基准混凝土配合比。本发明实现了不同刚度的橡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