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对突发性苯胺污染的水处理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960787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29312.8

    申请日:2019-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对突发性苯胺污染的水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首先向每升原水中投加55 mg~65 mg粉末活性炭(PAC),5 min混合均匀后以90 r/min速率搅拌,吸附20 min~30 min;第二步向上述混合液中投加2.4 mg~3.0 mg高锰酸钾(KMnO4),氧化30 min~50 min;第三步,将上述混合液使用超滤膜系统处理30 min~45 min,苯胺去除率可达80.0%~90.0%。使用该技术处理的出水中各水质指标均能满足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2006),且优于PAC、KMnO4和超滤技术单独或者两两结合对苯胺的去除效果。

    一种水中嗅味物质的去除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960787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29311.3

    申请日:2019-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中嗅味物质的去除技术。该技术具体为:在自来水厂的原水配水井与混凝池之间添加预臭氧氧化接触柱,通过控制预臭氧氧化反应时间、pH等运行参数并优化组合,达到提高水中嗅味物质去除率的目标。所述嗅味物质的浓度范围为10ng/L~500ng/L。所述预臭氧投加量为0.5 mg/L~1.0mg/L。所述预臭氧最佳接触氧化时间为20min~30min。所述预臭氧氧化最适宜pH范围为7.2~10。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效率高,普遍适用于传统自来水厂,根据水厂处理规模,每天可以提高数万吨水中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且无毒副作用,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可较好地提高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对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