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飞线疲劳的动圈式直线对置振荡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294357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0405986.0

    申请日:2021-04-15

    Inventor: 邓伟峰 陈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飞线疲劳的动圈式直线对置振荡压缩机,包括壳体;基座,所述基座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基座的中部设有缸体,且所述缸体的两端均设有活塞;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包括驱动对应活塞做直线往复运动的动子组件和安装在基座上的定子组件,所述动子组件包括线圈支架及安装在线圈支架上的线圈,多个弹性导电体,所述弹性导电体的两端部分别绝缘安装在壳体及与对应活塞外端同轴固定的固定轴上,弹性导电体作为导电载体串联连接在接线柱和线圈之间的输电导线上,且每个弹性导电体分别单独作为一项电极的导电载体;本发明将往复摆动的飞线结构转化成为弹性导电体的往复变形运动,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因飞线疲劳带来的断线风险。

    压力容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7922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754068.7

    申请日:2018-07-12

    Inventor: 陈威 周禹 李锴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压力容器,包括罐体和罐盖,还包括紧固装置,该紧固装置可拆卸地与罐体和罐盖配接。本发明压力容器结构简单,易于拆卸更换,成本比较低。压力容器在盖体上设置有三个带有螺纹的通孔,可以根据不同要求连接不同仪器设备,因而功能多样。压力容器的罐体和罐盖的材质为不锈钢,并采用四根螺柱连接来紧固整个压力容器,安全可靠。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脉管制冷机工况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6639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0407253.0

    申请日:2021-0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脉管制冷机工况预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脉管制冷机运行时的工况参数数据,并将工况参数数据分为二个部分:训练数据、检验数据;基于训练数据采用LM优化的反向传播算法搭建工况预测模型,通过迭代的方法不断提高工况预测模型的精度;将检验数据输入到工况预测模型中,并将通过工况预测模型计算得出的预测值和实际测量的数据进行比对,验证工况预测模型的精度;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学习训练模块、检验模块。本发明通过采集脉管制冷机运行时的工况参数数据搭建训练学习模型,准确预测较难测量的给定PTC的活塞行程和压力幅值,该方法测量成本低于加装传感器且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小。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脉管制冷机工况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6639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407253.0

    申请日:2021-0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脉管制冷机工况预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脉管制冷机运行时的工况参数数据,并将工况参数数据分为二个部分:训练数据、检验数据;基于训练数据采用LM优化的反向传播算法搭建工况预测模型,通过迭代的方法不断提高工况预测模型的精度;将检验数据输入到工况预测模型中,并将通过工况预测模型计算得出的预测值和实际测量的数据进行比对,验证工况预测模型的精度;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学习训练模块、检验模块。本发明通过采集脉管制冷机运行时的工况参数数据搭建训练学习模型,准确预测较难测量的给定PTC的活塞行程和压力幅值,该方法测量成本低于加装传感器且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小。

    一种消除飞线疲劳的动圈式直线对置振荡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294357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405986.0

    申请日:2021-04-15

    Inventor: 邓伟峰 陈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飞线疲劳的动圈式直线对置振荡压缩机,包括壳体;基座,所述基座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基座的中部设有缸体,且所述缸体的两端均设有活塞;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包括驱动对应活塞做直线往复运动的动子组件和安装在基座上的定子组件,所述动子组件包括线圈支架及安装在线圈支架上的线圈,多个弹性导电体,所述弹性导电体的两端部分别绝缘安装在壳体及与对应活塞外端同轴固定的固定轴上,弹性导电体作为导电载体串联连接在接线柱和线圈之间的输电导线上,且每个弹性导电体分别单独作为一项电极的导电载体;本发明将往复摆动的飞线结构转化成为弹性导电体的往复变形运动,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因飞线疲劳带来的断线风险。

    气体检测装置、气体检测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933250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111106528.3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陈威 杨智慧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体检测装置、气体检测方法和计算机设备,为危险气体容器设置气体检测装置,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光声池、惰性气体容器以及危险气体检测模块,光声池与危险气体容器连接,当危险气体容器发生气体泄露时,光声池盛放泄露的危险气体,并关闭危险气体容器的第一阀门以及开启惰性气体容器的第二阀门,利用惰性气体稀释所述光声池内的危险气体,以降低所述光声池内危险气体的浓度,直至达到浓度安全阈值,避免爆炸危险事故的发生。

    一种延长燃烧器中氢气火焰长度的方法及氢燃烧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0714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1489930.4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陈威 曹元昊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延长燃烧器中氢气火焰长度的方法及氢燃烧器装置。该装置包括:最内层的氢气通道、中间层的氨气通道、最外层的氧气通道及不锈钢壳体,中空的氢气通道用于氢气的输送,氨气通道套设在氢气通道外围,并与氢气通道连通至燃气预混室。氢气与氨气首先在预混室内初步预混。预混室位于氢气流路的前方侧,预混室的出口连通喷嘴,预混室的出口与其外围的氧气流路的出口平行,这样流动的预混燃气与氧气分别在燃烧器内接近喷嘴处的通道内平行流动,使得预混气与氧气在喷嘴内边流道边相互渗透/混合可减缓氢气燃烧速率,实现氢气燃烧火焰长度的增加,并减慢燃烧速度,增强火焰稳定性,提高氢燃烧器的安全性。

    一种页岩气的开采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85425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910466954.4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页岩气的开采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为向页岩气储层内注入夹带有支撑剂颗粒的推进剂,推进剂在水平井内进行可控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页岩气储层,提高页岩气的自由能并降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吸附于页岩基质孔隙网络中的甲烷等气体脱附,并使固体干酪根热解产生热解气,从而获得页岩气,支撑剂则保证生成的裂缝处于开启状态,有利于页岩气在储层内的流动和收集;该系统包括注气模块,集气模块和气体输入量调节模块。本发明结构简单,实施方便,通过控制输入推进剂的量来控制燃烧的进行,易于操作;在密封的水平井内进行燃烧,燃烧稳定,火焰不进入竖井,安全可靠;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氮气等,对环境污染小。

    一种输油管道加热装置及提高输油管道流动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47684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11125110.0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陈威 周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D1/18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输油管道加热装置及提高输油管道流动性的方法,加热装置为管道型微燃烧器,管道型微燃烧器安装在输油管道内,该管道型微燃烧器内设置有气体燃料。本发明提高输油管道流动性的方法包括将气体燃料充入管道型微燃烧器内;在输油管道内,沿着石油流动方向安装管道型微燃烧器;启动管道型微燃烧器;气体燃料在管道型微燃烧器中燃烧而释放出大量热量,热量由管道型微燃烧器内部向外传递到输油管道内,使石油温度升高并降低了石油的粘度,从而提高输油管道的流动性。本发明结构简单,高效节能,投资及运行费用比较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