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65796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814501.7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12N15/82 , A01H5/00 , A61L2/18 , A61L2/02 , A61L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205 , A61L2/02 , A61L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农杆菌介导转化法获得的红掌转基因材料的抑菌处理方法。以红掌愈伤组织作为转基因受体材料,对农杆菌介导转化法获得的红掌转基因材料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抑菌处理。一是将用无菌水清洗后转基因材料置于为浓度25~50 mg/L的复合纳米银抗菌溶液中,振荡条件下进行抑菌处理;另一种方法是将转基因材料直接接入含有25~50 mg/L复合纳米银抗菌剂的固体分化培养基中进行抑菌培养。与常规抗生素抑菌方法相比,按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复合纳米银抗菌剂处理后,能有效抑制红掌转基因材料的农杆菌污染,抑菌率最高可达100%,并且不影响红掌转基因受体材料的生长与分化,遗传转化率明显提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986441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47105.X
申请日:2012-12-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披针叶八角观赏植物的扦插繁育方法。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选择当年生半木栓化嫩枝为插穗,在生根液中浸渍处理,扦插基质为草木灰、蛭石和泥炭。扦插后,9月底以前,每天8:00~16:30每隔15~20min喷雾25~35s,一个月后调整为每隔20~30min喷雾20~30s,夜间和雨天停止喷雾;50~60d后,开始调查扦插生根情况,在草木灰、泥炭和蛭石三种基质中,插穗生根率分别达到74.3%、74.1%和70.6%。本发明技术方案简化了披针叶八角绿枝扦插育苗的技术环节,提高了扦插成活率,解决了“只开花不结果”优株无法种子繁殖的难题,在观赏植物种苗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521414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907045.X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榉树电热温床硬枝扦插方法。用隔热材料、河沙、地热电线、温度控制器等材料构建电热温控插床;在榉树春季发芽前2~3周采集一年生插条,贮藏于遮阴低温场所,调节插条含水量;剪取长12~15 cm、直径0.8 cm以上的插穗,上端斜剪,下端平剪,扎成小捆,于50~75 ppm NAA和100~150 ppm IBA复合生根液中浸渍处理6~14 h;扦插时,将成捆插穗排放于插床,其间填满湿润河沙;扦插后管理中,电热温床的温度控制在24℃~28℃,相对湿度保持在70%~85%,每周喷一次多菌灵药液。本发明利用电热加温促进了榉树硬枝插穗的生根速度,提高了生根率与成活率,为榉树快繁育苗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6386115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00494.0
申请日:2016-09-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大丽花耐热性的调控方法。配制浓度为0.1~1.5mmol·L-1的水杨酸溶液,当大丽花处于生长期或开花期,在高温胁迫前1~2d进行叶面喷施,连续喷施2d,每天早晚各喷施1次;在遇到连续高温胁迫时,每间隔5~7d再喷施一次。施用水杨酸后,在高温胁迫环境条件下,大丽花植株生长发育相对正常,长势良好的植株居多;植株叶色深绿,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增加;单株开花量增加,花径增大,盛花期延长。同时,大丽花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等抗性生理指标也发生相应变化,可以有效提高大丽花对高温环境的耐受性,这对大丽花引种、露地栽培及园林应用都具有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181326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310123009.7
申请日:2013-04-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掌盆栽品种的离体组织培养方法。以叶片、叶柄、花序、佛焰苞片或侧芽为外植体材料,经过灭菌处理后,接种到合适培养基上,培养40~60d后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出愈率可达87.5%;继续培养40~60d后再分化形成不定芽,分化率高达94.12%;经增殖培养可大量快繁试管苗,待试管苗生长一定高度后转入生根培养基,生根后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采用本发明的组织离体培养技术,经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途径,可高效稳定地获得再生植株,实现红掌盆栽品种的快速大量繁殖,并针对红掌不同品种的特点,筛选了合适的外植体材料及培养基条件,在优良红掌品种的种苗生产中具有极高应用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706837A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200510039202.8
申请日:2005-04-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7D3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半木栓化的嫩桑枝中提取桑枝总黄酮的方法。它以当年生半木栓化的嫩桑枝为原料,洗净、烘干、粉碎后,用沸程为60~90℃的石油醚热提1~2小时,用体积比为10倍、浓度为60~65%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在90℃恒温水浴条件下回流浸提;再经过滤、合并滤液、乙醇回收、去除杂质等步骤,得桑枝总黄酮。由于采用了合理的工艺条件,尤其是对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浸提时间和水浴温度的有效控制,使桑枝总黄酮的溶出量达到最高,从而,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同时,有利于充分利用广大蚕区取材丰富的桑枝资源,促进我国蚕桑丝绸业副产品的高效开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486587A
公开(公告)日:2004-04-07
申请号:CN03132313.8
申请日:2003-08-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桑树育苗的建园方法。它选取粗壮、结实的泰国桑种或广东桑种采伐后的枝条为插穗作收浆处理,并直接插入弱酸性的沙壤土中,经施肥等农事操作,当年便可成苗成园,再经疏行疏株,合理调整桑园密度和总条数,实现桑树扦插一步建园。用该方法建园,桑树成活率高,发根快,长势优,产量高,并能节省劳力,降低成本,缩短建园周期,在苗木紧缺的情况下,是快速投产的有效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00470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56867.6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江苏华佳丝绸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IPC: A01K67/04
Abstract: 家蚕细纤度/超细纤度茧丝优化和调控生产方法,选择多化性杂交品种、二化性杂交品种或者二化性原种家蚕,在春期或者秋期将家蚕按不同品种设3龄处理区或者4龄处理区进行三眠化诱导处理后,生产的茧丝纤度可达0.8D~1.6D;所述多化性杂交品种家蚕选用“两广二号”或者“桂蚕二号”,所述二化性杂交品种选用“秋丰×白玉”或者“白玉×秋丰”,所述二化性原种选用“菁松(中系)”或者“皓月(日系)”;本发明综合考察诱导率、蚕茧质量、丝质成绩和纤度差异,组合后的工艺精准,能有目标地调控生产不同规格的细纤度茧丝和超细纤度茧丝,操作简便,茧丝质量有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1743909B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0910232666.9
申请日:2009-12-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八角科植物“孩儿莲”的组织培养繁殖方法。它以“孩儿莲”当年生枝条顶端的萌动芽组织培养繁殖的外植体,先在乙醇溶液中进行表面处理,再在HgCl2溶液中进行杀菌处理,然后,从枝条上切取芽片,接种到初代培养基上,在每天光照12~15小时,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和温度为23℃±1℃的条件下培养,待新叶萌发后转移到继代培养基上继续培养,得到组培苗。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孩儿莲”资源极少,不结果实,无法收获种子,无性繁殖困难,种苗奇缺的问题,采用组织培养法可以加快繁殖速度,为满足新品种苗木市场需求提供一条新的途径,增添了一种作为珍稀观赏植物新类型,在园林绿化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313458C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200510039202.8
申请日:2005-04-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7D3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半木栓化的嫩桑枝中提取桑枝总黄酮的方法。它以当年生半木栓化的嫩桑枝为原料,洗净、烘干、粉碎后,用沸程为60~90℃的石油醚热提1~2小时,用体积比为10倍、浓度为60~65%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在90℃恒温水浴条件下回流浸提;再经过滤、合并滤液、乙醇回收、去除杂质等步骤,得桑枝总黄酮。由于采用了合理的工艺条件,尤其是对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浸提时间和水浴温度的有效控制,使桑枝总黄酮的溶出量达到最高,从而,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