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Fe金属间化合物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300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95619.X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熔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Fe金属间化合物及制备方法。金属间化合物包含元素Al、Fe、M和Si,其中M为过渡族金属元素中的一种及以上,该金属间化合物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或面心立方,金属间化合物尺寸为50‑1000μm,杨氏模量值为80‑200GPa。制备方法分为以下步骤:配料:按上述质量比例称取原料,去除表面氧化皮、超声清洗备用;熔炼:根据所配原料放入坩埚,坩埚放入熔炼炉进行熔炼;保温:合金熔炼完成后在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使得金属间化合物充分形成、长大;冷却:以一定冷却速率冷却合金得到金属间化合物。获得含Fe金属间化合物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和韧性、组织致密、力学性能优异。

    铸造铝合金及制备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26168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0968523.X

    申请日:2022-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铝合金及制备方法,所述铝合金的基体中包括一种以上的亚微米级弥散相,所述铝合金的晶界上包括一种以上的微米级第二相,其中所述亚微米级弥散相的尺寸范围为20~1000nm,成分包括Al、Fe、Mn、Cr、Zr、Mo、Ti、Cu、Ni、Co、Y、V、Sc元素中的任意两种或几种;所述微米级第二相的尺寸范围为1~20μm之间。所述铸造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对铝合金铸锭进行时间‑温度抛物线形曲线或时间‑温度波浪形曲线的固溶处理及时效处理,本发明铸造铝合金及制备方法实现了弥散强化相的数量密度和尺寸的调控,提高了合金的抗疲劳强度。

    铸造铝合金及制备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6168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68523.X

    申请日:2022-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铝合金及制备方法,所述铝合金的基体中包括一种以上的亚微米级弥散相,所述铝合金的晶界上包括一种以上的微米级第二相,其中所述亚微米级弥散相的尺寸范围为20~1000nm,成分包括Al、Fe、Mn、Cr、Zr、Mo、Ti、Cu、Ni、Co、Y、V、Sc元素中的任意两种或几种;所述微米级第二相的尺寸范围为1~20μm之间。所述铸造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对铝合金铸锭进行时间‑温度抛物线形曲线或时间‑温度波浪形曲线的固溶处理及时效处理,本发明铸造铝合金及制备方法实现了弥散强化相的数量密度和尺寸的调控,提高了合金的抗疲劳强度。

    基于石墨烯银纳米狭缝阵列的近红外偏振调控器及其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857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66940.2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王瑞 王钦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石墨烯银纳米狭缝阵列的近红外偏振调控器及其调控方法,首次在近红外波段提出了基于石墨烯金属等离子体共振的偏振调制器件,结构采用简单的一维超薄银纳米狭缝阵列来激发SPPs共振同时获得集中的电场分布,从而增强石墨烯在近红外的调制能力。对于偏振方向与狭缝方向呈35°夹角的正入射光,可以通过施加栅极电压来调节石墨烯的费米能级以实现反射光斯托克斯参量S3从1到‑1的连续可调,即偏振态从RCP连续地调节为LCP。该器件在偏振操控和偏振复用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种反射式偏振双聚焦等离子体超透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836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66929.6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射式偏振双聚焦等离子体超透镜及其制备方法,该器件可将0°和90°线偏振(LP)入射光同时聚焦在不同的空间位置,所提出的一种反射式偏振双聚焦等离子体超透镜(DPFPM)由一系列各向异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纳米柱组成,与传统的二维超表面不同,该纳米柱不仅具有梯度变化的横向尺寸,同时也具有梯度变化的高度;DPFPM通过工艺较为简单的3D激光直写技术制造,然后进行热蒸发镀膜,避免了蚀刻过程;纳米柱高度的梯度分布为光的操纵提供了新的自由度,制造的DPFPM的光学分辨率接近衍射极限,平均线性偏振消光比(ER)在1300nm至1650nm的光通信波段达到接近10:1。

    温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1489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810651279.8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刘涛 姚艳波 王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探头和数据采集元件,温度传感器探头包括感温碳纳米材料层、导热基体和封装外壳,其中感温碳纳米材料层设置于导热基体上,并封装于封装外壳内部,封装壳体和感温碳纳米材料之间为绝热层,导热基体的至少一部分裸露于封装外壳外部,感温碳纳米材料层中的至少两部分作为电极分别与电路采集元件电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在导热基体的表面修饰感温碳纳米材料层,然后将感温碳纳米材料层的至少两部分与电路采集元件分别进行电连接,再将感温碳纳米材料层封装于封装外壳内部,并在所述感温碳纳米材料层与封装外壳之间填充绝热层,且导热基体的至少一部分裸露于封装外壳外部,形成温度传感器。

    一种耐腐蚀铸造铝合金、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9155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237357.2

    申请日:2022-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铸造铝合金、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铝合金材料领域,所述耐腐蚀铸造铝合金,所述铝合金成分包括Al、Si,和Cu、Mg中的一种或两种,以及耐腐蚀改善剂;所述耐腐蚀改善剂包括Zn、Zr、Mn、Cr、V、Ag、Sc、Y、Ga、Sn元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铝合金的基体中包括一种以上的强化相及纳米析出相。所述铸造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重力、挤压、低压以及差压铸造,其在标准人工海水浸泡环境下应用时,其表面存在减缓铝合金继续腐蚀的钝化膜,本发明能有效提高铸造铝合金在标准人工海水浸泡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

    一种耐腐蚀铸造铝合金、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9155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37357.2

    申请日:2022-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铸造铝合金、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铝合金材料领域,所述耐腐蚀铸造铝合金,所述铝合金成分包括Al、Si,和Cu、Mg中的一种或两种,以及耐腐蚀改善剂;所述耐腐蚀改善剂包括Zn、Zr、Mn、Cr、V、Ag、Sc、Y、Ga、Sn元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铝合金的基体中包括一种以上的强化相及纳米析出相。所述铸造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重力、挤压、低压以及差压铸造,其在标准人工海水浸泡环境下应用时,其表面存在减缓铝合金继续腐蚀的钝化膜,本发明能有效提高铸造铝合金在标准人工海水浸泡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