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73163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211527008.4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烃类工质单级朗肯循环系统平台,属于LNG冷能利用技术领域。该循环系统平台由混合工质配比单元(A)、混水换热单元(B)、再换热单元(C)、冷混换热单元(D)构成。本发明综合设置了混合工质输送组件为低压液相混合工质增压、混合工质‑水‑换热组件、水‑混合工质‑换热组件、混合工质减压组件使高压气相混合工质减压、冷介质‑混合工质‑换热组件使低压气相混合工质冷凝为低压液相混合工质等各种工况,通过适当切换调控即可对混合工质冷能利用及不同种换热器的循环过程进行模拟,从而对系统内各个换热器结构以及各相连管路的流动数据进行有效监测,进而对基于混合烃类工质单级朗肯循环系统的各种工况进行传热性能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577316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27008.4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烃类工质单级朗肯循环系统平台,属于LNG冷能利用技术领域。该循环系统平台由混合工质配比单元(A)、混水换热单元(B)、再换热单元(C)、冷混换热单元(D)构成。本发明综合设置了混合工质输送组件为低压液相混合工质增压、混合工质‑水‑换热组件、水‑混合工质‑换热组件、混合工质减压组件使高压气相混合工质减压、冷介质‑混合工质‑换热组件使低压气相混合工质冷凝为低压液相混合工质等各种工况,通过适当切换调控即可对混合工质冷能利用及不同种换热器的循环过程进行模拟,从而对系统内各个换热器结构以及各相连管路的流动数据进行有效监测,进而对基于混合烃类工质单级朗肯循环系统的各种工况进行传热性能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219317017U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23203901.X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烃类工质单级朗肯循环系统平台,属于LNG冷能利用技术领域。该循环系统平台由混合工质配比单元(A)、混水换热单元(B)、再换热单元(C)、冷混换热单元(D)构成。本实用新型综合设置了混合工质输送组件为低压液相混合工质增压、混合工质‑水‑换热组件、水‑混合工质‑换热组件、混合工质减压组件使高压气相混合工质减压、冷介质‑混合工质‑换热组件使低压气相混合工质冷凝为低压液相混合工质等各种工况,通过适当切换调控即可对混合工质冷能利用及不同种换热器的循环过程进行模拟,从而对系统内各个换热器结构以及各相连管路的流动数据进行有效监测,进而对基于混合烃类工质单级朗肯循环系统的各种工况进行传热性能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213930399U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022771472.0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化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LNG接收站具备回收冷能功能的新型汽化器,包括支撑外壳,支撑外壳具体由入料室、设置于入料室顶部的换热室以及设置于换热室顶部的出料室组成,其中,入料室、换热室和出料室的内部相互连通,入料室底部的中心处连通安装有入料管,入料管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安装于换热室内部的呈螺旋状的换热管,其中,换热管的内部与换热室的内部相互独立,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换热室的顶部和底部并贯穿换热室的一侧延伸至外部,换热室的外侧设置有辅助换热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的对汽化器内部的液体原料进行汽化处理,且能够较好的对汽化过程中产生的冷能进行回收利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