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多种壁面条件的高空作业吊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33151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111414642.2

    申请日:2021-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多种壁面条件的高空作业吊篮系统,包括置于建筑工程顶端的操作机车,操作机车上控制连接有机械臂以及依附于机械臂臂端的吊篮装置,通过操作机车控制机械臂带动吊篮装置运作,所述吊篮装置通过钢绞丝间接实现自身的升降,所述机械臂作为吊篮装置的顶端支撑点以及水平移动的驱动源,以应对复杂工作面的作业。本发明通过种适用多种壁面条件的高空作业吊篮系统采用多级机械臂及吊篮装置,可有效解决了高空内凹式工作面或倾斜工作面等复杂工作面壁面施工问题,系统适用性强、效率高、性能可靠,并有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黏度和凝固特性可控的注浆可视化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76057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10119386.8

    申请日:202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黏度和凝固特性可控的注浆可视化测试系统,其中测试系统包括注浆测试系统、可视化观测系统、控温加压系统、隔热系统以及收集系统。该试验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控温加压系统调节浆液温度以控制注浆浆液的凝固状态,同时注浆系统的可视化模型用来监测浆液注入岩石裂隙后随温度变化的具体凝固情况。通过试验并结合可视化技术,能够直接观察注入模拟岩石裂隙中的浆液随着温度改变的凝固过程。本试验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观察控制,对工程实践中岩石裂隙注浆提高抗渗能力及增加岩土的完整性和结构的整体性,达到改善岩体的承载力和密封性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一种增强锚索锚固力的锚固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25111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356756.6

    申请日:2021-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强锚索锚固力的锚固装置,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筒形结构,所述连接部的一端部设置有外螺纹;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嵌置在所述锚索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用于将所述锚索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膨胀部,所述膨胀部包括筒形段和空心锥形段,所述筒形段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筒形段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螺接;所述空心锥形段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侧壁内外的缝隙,所述缝隙延伸至空心锥形段的尖端,所述空心锥形段的锥形端部设置有贯穿内外的孔,所述空心锥形段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倒齿。该装置有效解决了锚索表面没有螺纹的问题,增强了软弱岩质中锚索锚固性能的稳定性,提升了锚固能力。

    一种深埋裂隙围岩的潜在破坏分区确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8453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38035.5

    申请日:2021-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埋裂隙围岩的潜在破坏分区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对工程岩体的围岩裂隙进行采样,确定各围岩裂隙的围岩裂隙信息;根据各所述围岩裂隙信息确定多个目标半径值;所述目标半径值为同组的所有围岩裂隙中的最大半径值;对所述工程岩体进行围岩断裂韧度测试,确定围岩断裂韧度;对所述工程岩体进行岩体应力场测试,确定所述工程岩体的平均应力场;根据所述最大半径值和所述平均应力场利用断裂力学公式确定最大应力强度因子;根据所述最大应力强度因子和所述围岩断裂韧度确定围岩潜在破坏分区。本发明能够提高破坏分区的精度。

    一种实现应力和刚度协调控制的真三轴试验机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7504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35066.6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应力和刚度协调控制的真三轴试验机及控制方法,涉及真三轴实验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岩石试样的测试室,测试室包括顶板、固定底板以及若干侧板,顶板以及若干侧板均连接有加压部件,侧板及顶板上均设置有用于测量其位移的位移传感器以及用于测量加压部件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本发明通过设置位移传感器来监测侧板或顶板的位移变化,控制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刚度参数,结合位移变化量计算出补偿压力值或缩减压力值,并改变加压部件的实际压力值,从而实现实时调整真三轴试验机各个加压部件的压力值的目的,使得真三轴试验机的整体刚度保持恒定。

    一种静态破碎的超大预埋破碎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30674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910571694.7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态破碎的超大预埋破碎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于破碎钢筋混凝土构件,包括U型的PVC破碎管、碎石、沙袋、沙子、静态破碎剂以及形状不规则的空心堵头,所述PVC破碎管呈中间孔径大、两端孔径逐渐变小,所述预埋PVC破碎管埋设在钢筋混凝土构件内且两端露出钢筋混凝土构件外,所述静态破碎剂设置在PVC破碎管内,所述空心堵头、沙袋、沙子依次填入PVC破碎管的两端,所述碎石填充在空心堵头内。该静态破碎的超大预埋破碎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静态破碎剂反应膨胀过程中,通过渐变的孔径设计,以及预制的空心堵头,灌浆完成后填入的碎石,放入的沙袋、沙子,以达到层层防护,抑制喷孔,实现大孔径下静态破碎效果的目的。

    一种适用于岩土工程的水下岩土地基勘探取样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98411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52288.8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岩土工程的水下岩土地基勘探取样设备,涉及岩土工程领域,该适用于岩土工程的水下岩土地基勘探取样设备,包括机架、壳体、电机、钻头和调节组件,所述壳体设在机架中部,电机设在壳体内,电机传动轴与钻头相连。钻头延伸至壳体下方,且钻头上设有取样管。取样管螺旋盘绕在钻头杆身上。该适用于岩土工程的水下岩土地基勘探取样设备,适用于水下工作,为水下岩土地基勘探带来方便。利用检测组件和调节组件相配合。起到调成钻头的角度的作用,令电钻能够竖直向下钻入岩土内。通过清扫组件、硅胶套和水泵相互配合,将水底的沙石扬起将水底岩土暴露出来,令取样管直接能够与岩土接触。提高水下岩土样本采集效率和速度。

    一种地声过程模拟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4115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654129.7

    申请日:2019-07-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声过程模拟实验系统,涉及岩石力学实验领域,包括底座、岩石试样、中空的固定反力架、移动反力架以及六个压力加载机构,所述固定返力架固定设置在底座上,四个压力加载机构环状等角度设置在固定返力架的内壁上,且均与岩石试样的位置相对应,两个压力加载机构设置在移动返力架的两侧且与岩石试样的位置相对应,六个压力加载机构分别与岩石试样的下、上、左、右、前、后六个面相对应,每个压力加载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模拟岩体振动的振动机构。该地声过程模拟实验系统,在压力加载机构上设置振动机构,在对岩石试样施加压力的同时能够模拟岩石蓄势振动,配合岩石振动能够得出振动对岩爆带来的影响。

    基于灰度图像的岩石裂隙开度分布测定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82273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16272.2

    申请日:2019-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灰度图像的岩石裂隙开度分布测定试验系统及方法,包括主体框架和设于主体框架内的以下设备:用于对岩体裂隙渗流运移进行可视化测试的测试室;在测试室内放置有用于测试的试样,所述试样为可视化岩石单裂隙模型;用于对测试室内的试样进行施加不同大小的均布法向应力以及控制整个试验系统的温度的液压加热系统;用于根据试验要求不同向测试室输入不同流体的渗流系统;用于采集可视化岩石单裂隙模型的实时图像,然后记录数据的数据采集系统。本发明能够在不同温度和法向应力条件下,探究不同粗糙度和开度对岩石裂隙内渗流机理和物质运移的影响问题。

    考虑岩石节理剪切过程中THMC耦合作用的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124343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610732783.1

    申请日:2016-08-25

    Abstract: 一种考虑岩石节理剪切过程中THMC耦合作用的试验系统,包括主机及加载结构、加载伺服控制系统、渗流剪切盒及密封装置、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和渗流伺服控制系统,主机及加载结构包括相互垂直的具有独立加载能力的法向加载框架和水平加载框架,加载伺服控制系统用于普通试验的液压加载伺服控制系统和用于流变试验的电机伺服加载系统;渗流剪切盒及密封装置位于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内,法向加载框架和水平加载框架的动作端穿过高低温环境试验箱与渗流剪切盒及密封装置抵触;加载伺服控制系统分别与法向加载框架和水平加载框架连接。本发明承受渗透压力较高、有效实现THMC耦合作用下的试验和分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