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装置和电子仪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54714C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01124808.4

    申请日:2001-06-14

    Inventor: 萩原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5 G02F1/13452 G02F2001/133342

    Abstract: 在利用基板间导通的光电装置中,通过实现配线结构和配线材料的合理化,提供可以不降低可靠性和显示质量而可以增大电极的数量的结构。在光电装置1中,对于从信号输入的一侧单方向延伸的第1透明基板(10)的第1电极(40),使用第1端子(8)1在宽度方向的中央进行基板间导通,对于绕回到外侧的第2透明基板(20)的第2电极(50),直接从第2端子(82)进行信号输入。对于倾斜地绕回的第2电极(50),由铝合金膜等形成,在第2电极(50)上,形成使后照灯装置(9)的光通过的条状的开口。

    半导体装置的安装结构、电光装置和电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310475A

    公开(公告)日:2001-08-29

    申请号:CN01104941.3

    申请日:2001-02-23

    Inventor: 萩原武

    Abstract: 通过改良IC安装用的端子的结构,提供能提高使用了各向异性导电膜的安装部分的机械强度的IC的安装结构、电光装置和电子装置。利用缝隙将第1端子分割为多个端子。因此,在利用各向异性导电膜连接第1端子与第1电极时,在各向异性导电膜中包含的树脂部分进入到缝隙内的状态下将驱动用IC粘接固定到基板上。因而,由于实质上树脂部分与第1端子相接的面积扩展,故可提高IC的固定强度。

    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用基板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425943A

    公开(公告)日:2003-06-25

    申请号:CN02155588.5

    申请日:2002-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14 G02F1/133555 G02F2203/09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在半透射反射式彩色液晶显示装置中不论在反射模式时还是透射模式时都可以得到发色良好、视认性高的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该装置是一种具有由相互相对配置的上基板和下基板构成的一对基板、夹在该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设置在上述下基板的内面上用于反射从上述上基板侧入射的入射光的反射膜、设置在上述反射膜的上侧而与构成显示区域的各点对应地排列不同色的多个着色层的滤色片和设置在上述下基板的外面侧的照明单元并利用各点中存在上述反射膜的反射区域和不存在上述反射膜的透射区域进行显示的半透射反射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滤色片在与上述各点内的上述反射膜平面重叠的区域内具有非着色区域。

    液晶器件、液晶器件的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369732A

    公开(公告)日:2002-09-18

    申请号:CN02103434.6

    申请日:2002-0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5 G02F1/133555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即使在半透射半反射膜发生位置偏离的场合,抑制光透过区和光反射区之间产生面积比率的分散性,防止在液晶面板的显示品质方面产生分散性。液晶器件1系在第1基板2和第2基板3之间配置液晶23而成。该液晶器件1包括在第1基板2上形成的反射性导电膜18,层叠在反射性导电膜18上、并且边缘部分34与基底膜35或第1基板2相接触的透光性金属氧化物膜19,以及从第1基板2的外侧向液晶23照射光的照明装置25。由于存在反射性导电膜18周围的边缘部分34,所以即使反射性导电膜18向横向发生位置偏离,对反射有贡献的光反射区的面积也不发生变化。

    半导体装置的安装结构、电光装置和电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227735C

    公开(公告)日:2005-11-16

    申请号:CN01104941.3

    申请日:2001-02-23

    Inventor: 萩原武

    Abstract: 通过改良IC安装用的端子的结构,提供能提高使用了各向异性导电膜的安装部分的机械强度的IC的安装结构、电光装置和电子装置。利用缝隙将第1端子分割为多个端子。因此,在利用各向异性导电膜连接第1端子与第1电极时,在各向异性导电膜中包含的树脂部分进入到缝隙内的状态下将驱动用IC粘接固定到基板上。因而,由于实质上树脂部分与第1端子相接的面积扩展,故可提高IC的固定强度。

    液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22817C

    公开(公告)日:2005-10-12

    申请号:CN00800286.X

    申请日:2000-03-08

    Abstract: 为了提供具备能均等地支撑液晶装置中的突出区域的结构的液晶装置,在形成电极(111)上的绝缘膜(112)的同时,用相同的材料形成一对绝缘膜(112),以便在突出区域(11a)的表面上覆盖布线(131a、131b)的一部分。其次,在形成了绝缘膜(112)之后,再形成取向膜(113)。此外,在突出区域(11a)上形成的上述绝缘膜(112)上也形成取向膜(113)。这样来形成该取向膜(113),使其与绝缘膜(112)的外缘相比在周围有所扩展。

    液晶器件、液晶器件的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247C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02103434.6

    申请日:2002-0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5 G02F1/133555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即使在半透射半反射膜发生位置偏离的场合,抑制光透过区和光反射区之间产生面积比率的分散性,防止在液晶面板的显示品质方面产生分散性。液晶器件1系在第1基板2和第2基板3之间配置液晶23而成。该液晶器件1包括在第1基板2上形成的反射性导电膜18,层叠在反射性导电膜18上、并且边缘部分34与基底膜35或第1基板2相接触的透光性金属氧化物膜19,以及从第1基板2的外侧向液晶23照射光的照明装置25。由于存在反射性导电膜18周围的边缘部分34,所以即使反射性导电膜18向横向发生位置偏离,对反射有贡献的光反射区的面积也不发生变化。

    液晶装置和电子设备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05606A

    公开(公告)日:2003-03-26

    申请号:CN02129690.1

    申请日:2002-09-12

    Inventor: 萩原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9 G02F1/1345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对构成液晶装置的基板的表面上形成的图形动进行改良,减小基板间隔的不均一性,即,减小液晶板的单元厚度的不均匀,以提高液晶显示品质。本发明的液晶装置具有用密封材料4粘贴起来的一对基板3a、3b;加入到密封材料4中的导通材料5;设置在密封材料4的适当的位置上的导通区域31中用导通材料5连接起来的一对配线29b、33;通过与上述导通区域31彼此对向的部分的密封材料4的第1虚设图形34。通过设置第1虚设图形34,消除存在着因配线29b和配线33穿过密封材料4而变得不均一的可能性的单元厚度。

    电光装置和电子仪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34478A

    公开(公告)日:2002-02-06

    申请号:CN01124808.4

    申请日:2001-06-14

    Inventor: 萩原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5 G02F1/13452 G02F2001/133342

    Abstract: 在利用基板间导通的电光装置中,通过实现配线结构和配线材料的合理化,提供可以不降低可靠性和显示质量而可以增大电极的数量的结构。在电光装置1中,对于从信号输入的一侧单方向延伸的第1透明基板10的第1电极40,使用第1端子81在宽度方向的中央进行基板间导通,对于绕回到外侧的第2透明基板20的第2电极50,直接从第2端子82进行信号输入。对于倾斜地绕回的第2电极50,由铝合金膜等形成,在第2电极50上,形成使后照灯装置9的光通过的条状的开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