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印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37643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810112059.8

    申请日:2018-0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介质在干燥部中被过度加热的不良情况,且能够实现低成本化和紧凑化的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印刷方法。本发明的印刷装置(100)的特征在于,具备设置有用于送入介质(7)的送入口(27)和用于送出介质(7)的送出口(28)、并对被涂布于介质(7)上的油墨进行干燥的干燥部(4),在印刷装置(100)中,当暂时停止印刷,并实施预先确定的维护作业时,在从维护作业开始到维护作业结束为止的维护作业期间或维护作业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介质(7)沿着从送入口(27)朝向送出口(28)的方向即输送方向被输送。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印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37643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12059.8

    申请日:2018-0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介质在干燥部中被过度加热的不良情况,且能够实现低成本化和紧凑化的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印刷方法。本发明的印刷装置(100)的特征在于,具备设置有用于送入介质(7)的送入口(27)和用于送出介质(7)的送出口(28)、并对被涂布于介质(7)上的油墨进行干燥的干燥部(4),在印刷装置(100)中,当暂时停止印刷,并实施预先确定的维护作业时,在从维护作业开始到维护作业结束为止的维护作业期间或维护作业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介质(7)沿着从送入口(27)朝向送出口(28)的方向即输送方向被输送。

    显影装置及采用了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21393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710186517.4

    申请日:2007-12-04

    Inventor: 外山洋 井熊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其能够防止调色剂带电过高、在显影辊和感光体之间的飞翔性下降及显影特性变化等引起的不良情况的产生。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具有从显影辊的旋转方向看在前端侧形成的前端侧切入角度θ1的前端侧切入部和从显影辊的旋转方向看在后端侧形成的后端侧切入角度θ2的后端侧切入部,通过形成有多个θ1<θ2的关系成立的槽部的显影辊,使非磁性单成分调色剂显影。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33250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910126519.3

    申请日:2009-03-10

    Inventor: 外山洋 井熊健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1 G03G2221/0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像载持体;使所述像载持体带电的带电部;将所述像载持体曝光,形成潜像的曝光部;使用包含载体和调色剂粒子的液体显影剂,将所述潜像显影的显影部;与由所述显影部显影的所述像载持体抵接,并且被施加偏压Vs1的第一挤压辊;与用所述第一挤压辊挤压的所述像载持体抵接,并且被施加偏压Vs2的第二挤压辊;与用该第二挤压辊挤压的所述像载持体抵接,转印所述像的转印构件;所述偏压Vs1的绝对值和所述偏压Vs2的绝对值具有|Vs1|>|Vs2|的关系。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33250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910126519.3

    申请日:2009-03-10

    Inventor: 外山洋 井熊健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1 G03G2221/0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像载持体;使所述像载持体带电的带电部;将所述像载持体曝光,形成潜像的曝光部;使用包含载体和调色剂粒子的液体显影剂,将所述潜像显影的显影部;与由所述显影部显影的所述像载持体抵接,并且被施加偏压Vs1的第一挤压辊;与用所述第一挤压辊挤压的所述像载持体抵接,并且被施加偏压Vs2的第二挤压辊;与用该第二挤压辊挤压的所述像载持体抵接,转印所述像的转印构件;所述偏压Vs1的绝对值和所述偏压Vs2的绝对值具有|Vs1|>|Vs2|的关系。

    印刷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4615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500667.3

    申请日:2020-06-04

    Inventor: 外山洋 片上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抑制在印刷介质的被加热的部分的上游部分中产生褶皱。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支承部,支承被输送的印刷介质的一部分;加热部,加热所述印刷介质的由所述支承部所支承的部分;以及弯曲部,在所述印刷介质的输送路径上配置于所述支承部的上游,并具有使所述输送路径弯曲的曲面,所述弯曲部由比所述支承部的导热性低的部件形成。另外,所述弯曲部的温度比所述支承部的温度低。

    显影装置及采用了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21393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710186517.4

    申请日:2007-12-04

    Inventor: 外山洋 井熊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其能够防止调色剂带电过高、在显影辊和感光体之间的飞翔性下降及显影特性变化等引起的不良情况的产生。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具有从显影辊的旋转方向看在前端侧形成的前端侧切入角度θ1的前端侧切入部和从显影辊的旋转方向看在后端侧形成的后端侧切入角度θ2的后端侧切入部,通过形成有多个θ1<θ2的关系成立的槽部的显影辊,使非磁性单成分调色剂显影。

    色剂和使用该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357801A

    公开(公告)日:2002-07-10

    申请号:CN01133887.3

    申请日:2001-12-06

    Inventor: 外山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9/097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磁性色剂至少由多个母粒子和分别附着于这些母粒子的多个CCA构成。并且,这些非磁性单成分色剂在通过用最小2乘法近以CCA粒径相对母粒子的粒径的分布得到的附着于母粒子的CCA的近以直线的斜率为a、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为d(μm)时,满足a×d

    印刷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46151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500667.3

    申请日:2020-06-04

    Inventor: 外山洋 片上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抑制在印刷介质的被加热的部分的上游部分中产生褶皱。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支承部,支承被输送的印刷介质的一部分;加热部,加热所述印刷介质的由所述支承部所支承的部分;以及弯曲部,在所述印刷介质的输送路径上配置于所述支承部的上游,并具有使所述输送路径弯曲的曲面,所述弯曲部由比所述支承部的导热性低的部件形成。另外,所述弯曲部的温度比所述支承部的温度低。

    图像形成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55680A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910163422.X

    申请日:2009-08-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6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将感光体鼓的显影剂像转印于转印带时的转印效率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感光体鼓(10);卷绕在感光体鼓(10)上并且向第一方向移动的中间转印带(80);隔着中间转印带(80)与感光体鼓(10)抵接的转印滚筒(51)。感光体鼓(10)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中间转印带(80)相对于连结感光体鼓(10)及转印滚筒(51)的轴中心的直线(P1)和感光体鼓(10)的外周面的交点(P2),在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的接触位置与感光体鼓(10)接触,沿第一旋转方向卷绕在感光体鼓(10)后,在相对于交点(P2)的第一旋转方向的离开位置离开。将从交点(P)到离开位置的感光体鼓的周面距离(L2)设为比从接触位置到交点(P2)的感光体鼓(10)的周面距离(L1)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