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46005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093048.6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113 , A01H5/00
Abstract: 一种利用人工合成MV3序列培育抗花叶病甘蔗品种的方法,包括MV3序列的人工合成、RNAi干扰载体构建、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材料的培育和抗病转基因甘蔗的抗病性鉴定。本发明获得的植物表达载体采用了RNAi技术,使得甘蔗抗病毒育种摆脱了对抗源基因的依赖,可以有效地缩短甘蔗抗花叶病育种周期。本发明已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具有抗性广谱、抗病性好、抗性持久及生物安全性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85724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37840.9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抑菌培养基培育拔地拉的组培方法,包括培养容器消毒、培养基配制、无菌水制备、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瓶苗移栽。本发明的拔地拉抑菌组培过程中,培养容器和培养基都无需高温高压灭菌,减少了工作量和能源消耗,简化了拔地拉组培技术环节,降低了拔地拉组培成本;而且操作简单,只需按不同的培养基配方配制后即可使用,实用性强,推广性好。本发明的拔地拉抑菌组培方法与常规的拔地拉组培方法相比,可以降低成本1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818475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38536.6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抑菌培养基培育甜椒的组培方法,包括培养容器消毒、培养基配制、无菌水制备、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瓶苗移栽。本发明的甜椒抑菌组培过程中,培养容器和培养基都无需高温高压灭菌,减少了工作量和能源消耗,简化了甜椒组培技术环节,降低了甜椒组培成本;而且操作简单,只需按不同的培养基配方配制后即可使用,实用性强,推广性好。本发明的甜椒抑菌组培方法与常规的甜椒组培方法相比,可以降低成本1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846007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093165.2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113 , A01H5/00
Abstract: 一种利用人工合成MV5序列培育抗花叶病甘蔗品种的方法,包括MV5序列的人工合成、RNAi干扰载体构建、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材料的培育和抗病转基因甘蔗的抗病性鉴定。本发明获得的植物表达载体采用了RNAi技术,使得甘蔗抗病毒育种摆脱了对抗源基因的依赖,可以有效地缩短甘蔗抗花叶病育种周期。本发明已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具有抗性广谱、抗病性好、抗性持久及生物安全性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846006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093082.3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113 , A01H5/00
Abstract: 一种利用人工合成MV1序列培育抗花叶病甘蔗品种的方法,包括MV1序列的人工合成、RNAi干扰载体构建、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材料的培育和抗病转基因甘蔗的抗病性鉴定。本发明获得的植物表达载体采用了RNAi技术,使得甘蔗抗病毒育种摆脱了对抗源基因的依赖,可以有效地缩短甘蔗抗花叶病育种周期。本发明已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具有抗性广谱、抗病性好、抗性持久及生物安全性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830895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093206.8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113 , A01H5/00
Abstract: 一种利用人工合成MV2序列培育抗花叶病甘蔗品种的方法,包括MV2序列的人工合成、RNAi干扰载体构建、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材料的培育和抗病转基因甘蔗的抗病性鉴定。本发明获得的植物表达载体采用了RNAi技术,使得甘蔗抗病毒育种摆脱了对抗源基因的依赖,可以有效地缩短甘蔗抗花叶病育种周期。本发明已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具有抗性广谱、抗病性好、抗性持久及生物安全性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4485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54808.1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快速培育转基因甘蔗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甘蔗种茎快速获得转基因甘蔗的方法。针对现有甘蔗遗传转化周期时间久、组织培养工作量大的问题,直接利用甘蔗种茎,在超声波的作用下,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进行甘蔗遗传转化,可快速高效地获得转基因甘蔗,比一般的农杆菌介导甘蔗遗传方法对比,转化时间可缩短50%以上,工作量减少8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846007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510093165.2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113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一种利用人工合成MV5序列培育抗花叶病甘蔗品种的方法,包括MV5序列的人工合成、RNAi干扰载体构建、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材料的培育和抗病转基因甘蔗的抗病性鉴定。本发明获得的植物表达载体采用了RNAi技术,使得甘蔗抗病毒育种摆脱了对抗源基因的依赖,可以有效地缩短甘蔗抗花叶病育种周期。本发明已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具有抗性广谱、抗病性好、抗性持久及生物安全性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846004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510092981.1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113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一种利用人工合成MV4序列培育抗花叶病甘蔗品种的方法,包括MV4序列的人工合成、RNAi干扰载体构建、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材料的培育和抗病转基因甘蔗的抗病性鉴定。本发明获得的植物表达载体采用了RNAi技术,使得甘蔗抗病毒育种摆脱了对抗源基因的依赖,可以有效地缩短甘蔗抗花叶病育种周期。本发明已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具有抗性广谱、抗病性好、抗性持久及生物安全性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71893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38557.8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抑菌培养基培育柳枝稷的组培方法,包括培养容器消毒、培养基配制、无菌水制备、诱导培养、愈伤组织增殖、分化培养、生根培养和瓶苗移栽。本发明的柳枝稷抑菌组培过程中,培养容器和培养基都无需高温高压灭菌,减少了工作量和能源消耗,简化了柳枝稷组培技术环节,降低了柳枝稷组培成本;而且操作简单,只需按不同的培养基配方配制后即可使用,实用性强,推广性好。本发明的柳枝稷抑菌组培方法与常规的柳枝稷组培方法相比,可以降低成本10%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