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2091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21597.5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1 , C12N15/29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甘蔗割手密种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荧光定量内参基因的筛选和应用。本发明所述内参基因序列来自割手密种全基因组水平上的多个不同转录组数据,与以往的其他物种的内参基因相比,本发明筛选出的内参基因具有组成型表达、表达量适中、稳定性好等优点,其中泛素蛋白基因UBC在非生物胁迫下比通用内参基因eEf‑1ɑ,GAPDH和Actin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为割手密种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筛选、验证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准确的、均一性的内参基因。新开发的内参基因不仅丰富了植物内参基因的种类和数量,而且也对甘蔗属及其近缘属(蔗茅属和芒属)植物基因表达量校正提供了重要的候选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0184201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538171.2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姬菇菌株及其选育方法,是通过海鲜菇和蟹味菇的多孢杂交获得杂交菌株,在利用杂交菌株的多孢自交获得的真姬菇品种真姬1号;本发明通过杂交及自交育种获得真姬1号,生长速度上与亲本菌株相比,满袋时间比出发菌株海鲜菇提前5d,生长周期比亲本海鲜菇提早10d育成采收,平均菌柄长度14.4cm,平均菌盖直径1.4cm,平均单瓶产量330.5g,平均生物学效率110.1%,优于亲本出发菌株海鲜菇和蟹味菇,其经济效益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82091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1521597.5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1 , C12N15/29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甘蔗割手密种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荧光定量内参基因的筛选和应用。本发明所述内参基因序列来自割手密种全基因组水平上的多个不同转录组数据,与以往的其他物种的内参基因相比,本发明筛选出的内参基因具有组成型表达、表达量适中、稳定性好等优点,其中泛素蛋白基因UBC在非生物胁迫下比通用内参基因eEf‑1ɑ,GAPDH和Actin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为割手密种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筛选、验证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准确的、均一性的内参基因。新开发的内参基因不仅丰富了植物内参基因的种类和数量,而且也对甘蔗属及其近缘属(蔗茅属和芒属)植物基因表达量校正提供了重要的候选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017241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538167.6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姬菇的原生质体制备方法,改变传统装有PDB培养基锥形瓶摇床培养产生球状菌丝提取原生质体方法,采样带玻璃渣的静置培养、定期摇瓶的培养菌丝及无菌尼龙网过滤方法,选取不同的菌丝菌龄、溶壁酶酶液浓度、酶解时间、过滤离心速率及时间等,并根据原生质体直径大小采用G2漏斗过滤原生质体等,吸取20ul滴于血球计数板上,在40倍的光学显微镜下镜检,计数,形成整套真姬菇原生质体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方法,真姬菇原生质体数量达到1.0-2.2×107个/mL,满足真姬菇遗传转化等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91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1521380.4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29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甘蔗割手密种不同组织荧光定量内参基因的筛选和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内参基因来源于割手密种全基因组水平上的不同组织的转录组数据库,与以往的其他物种的内参基因相比,本发明所开发的内参基因WDR比通用内参基因(eEf‑1ɑ,GAPDH和Actin)具有组成型表达、表达量适中、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本发明为割手密种基因不同组织的表达分析、筛选、验证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准确的、均一性的内参基因。此外,新开发的内参基因不仅丰富了植物内参基因的种类和数量,而且也对甘蔗属及其近缘属(蔗茅属和芒属)植物基因表达量校正提供了重要的候选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676977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67324.2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导甘蔗茎绵心发育的启动子ProSsNAC1‑1及其应用。所述启动子ProSsNAC1‑1是从蔗茎绵心的甘蔗割手密种中克隆得到,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分别将ProSsNAC1‑1和蔗茎实心的甘蔗热带种来源的启动子ProSoNAC1‑1与GUS基因构建融合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将T3代纯合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分别在不同组织及低温和干旱胁迫下进行表达模式分析和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证实,启动子ProSsNAC1‑1比ProSoNAC1‑1具有较强的表达量;启动子ProSsNAC1‑1能驱动NAC1‑1基因在甘蔗叶脉和茎秆的维管束组织高效表达,且其受低温和干旱诱导。本发明的启动子ProSsNAC1‑1对甘蔗茎绵心发育调控、甘蔗品质改良具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663001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010672152.1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分甘蔗高贵种和割手密种三号染色体遗传背景的微卫星分子标记与应用,包括四对位于甘蔗高贵种三号染色体的SSR分子标记核心引物对,研究基于甘蔗高贵种和割手密种全基因组数据,设计、合成SSR标记引物,并对5份高贵种材料、4份割手密种材料、2份栽培种材料品种资源进行分析。筛选出的4对引物可以分清SSR所在甘蔗高贵种和割手密种的染色体位置,准确、高效地鉴定甘蔗品种,可用于甘蔗遗传分析和品种鉴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235420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070622.6
申请日:2008-02-0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斑茅抗旱cDNA表达谱芯片及其应用,涉及一种运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结合cDNA芯片分析为基础来快速分离抗旱基因,其方法包括旱胁迫消减文库的构建、应用消减文库的制备cDNA芯片、芯片杂交筛选干旱胁迫响应基因片段以及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利用本发明的利用斑茅抗旱cDNA表达谱芯片大量快速分离植物抗旱基因的方法克隆抗旱基因具有效率高,可以分离植物抗旱相关新基因和低丰度基因优点,已利用该方法分离获得系列与植物抗旱紧密相关的基因全长。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91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521380.4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29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甘蔗割手密种不同组织荧光定量内参基因的筛选和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内参基因来源于割手密种全基因组水平上的不同组织的转录组数据库,与以往的其他物种的内参基因相比,本发明所开发的内参基因WDR比通用内参基因(eEf‑1ɑ,GAPDH和Actin)具有组成型表达、表达量适中、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本发明为割手密种基因不同组织的表达分析、筛选、验证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准确的、均一性的内参基因。此外,新开发的内参基因不仅丰富了植物内参基因的种类和数量,而且也对甘蔗属及其近缘属(蔗茅属和芒属)植物基因表达量校正提供了重要的候选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66300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0672153.6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09 , C12N15/11 , G16B20/30 , G16B3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分甘蔗高贵种和割手密种二号染色体遗传背景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应用,包括四对位于甘蔗高贵种二号染色体的SSR分子标记核心引物对,研究基于甘蔗高贵种和割手密种全基因组数据,设计、合成SSR标记引物,并在5份高贵种材料、4份割手密种材料、2份栽培种材料中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筛选出的4对引物具有扩增结果稳定、电泳条带清晰可辨的特点,可以分清SSR所在甘蔗高贵种和割手密种的染色体位置,证实所述SSR标记重复性和多态性较高,可用于甘蔗遗传分析和品种鉴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