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2847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31411.5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羰基还原酶突变体及其在制备甾体激素‑‑睾酮中的应用。将羰基还原酶突变体PmCRm与甲酸脱氢酶BstFDH_m在大肠埃希氏菌中共表达,并以该共表达工程菌的静息细胞作为生物催化剂催化雄甾‑4‑烯‑3,17‑二酮合成睾酮。该生物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可以在10 h以内完全转化28.8 g/L雄甾‑4‑烯‑3,17‑二酮生成目标产物睾酮,且无副产物产生,其底物投料量、转化率和时空转化率皆为国内生物法制备睾酮的最高水平,经过分离纯化,产物回收率高达95%以上,说明该生物催化剂是睾酮绿色合成的高效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764604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0823682.5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福建昌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C12P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多酶级联合成(1R,2R)‑4‑甲砜基苯丝氨醇的方法,以D‑丝氨酸、对甲砜基苯甲醛和D‑丙氨酸为底物,利用氨基酸氧化酶、丙酮酸脱羧酶和转氨酶为催化剂,通过多酶级联反应合成(1R,2R)‑4‑甲砜基苯丝氨醇。合成路线为:D‑丝氨酸首先被氨基酸氧化酶转化为β‑羟基丙酮酸,β‑羟基丙酮酸和对甲砜基苯甲醛在丙酮酸脱羧酶的催化下生成(R)‑1‑对甲砜基苯基‑1‑羟基‑2‑氧代‑3‑丙醇(即中间产物2a),中间产物2a和D‑丙氨酸继续在转氨酶的催化下转化为(1R,2R)‑4‑甲砜基苯丝氨醇。本方案无需添加有机溶剂且无副产物生成,转化率高达99.9%,建立了一条新的(1R,2R)‑4‑甲砜基苯丝氨醇的高效绿色酶法合成路线。
-
公开(公告)号:CN11718597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36364.8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7C315/04 , C12P13/00 , C07C317/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酶法偶联合成氟苯尼考的方法,以β‑氟丙酮酸钠盐、对甲砜基苯甲醛和D‑丙氨酸为底物,在丙酮酸脱羧酶和转氨酶的级联催化下,“一锅法”合成氟苯尼考胺,再经酰胺化反应合成氟苯尼考。合成路线包括:β‑氟丙酮酸钠盐和对甲砜基苯甲醛在丙酮酸脱羧酶的催化下生成(1R)‑3‑氟‑1‑羟基‑1‑对甲砜基苯基‑2‑丙酮;(1R)‑3‑氟‑1‑羟基‑1‑对甲砜基苯基‑2‑丙酮和D‑丙氨酸继续被反应体系中的转氨酶转化为氟苯尼考胺,最后氟苯尼考胺经一步化学的酰胺化反应合成氟苯尼考。本发明与传统的氟苯尼考化学合成法相比,步骤更少,且中间涉及构型的步骤均由高立体选择性的酶催化替代,省却拆分步骤,反应过程更加绿色环保,原子经济性更高,适宜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52847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0831411.5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羰基还原酶突变体及其在制备甾体激素‑‑睾酮中的应用。将羰基还原酶突变体PmCRm与甲酸脱氢酶BstFDH_m在大肠埃希氏菌中共表达,并以该共表达工程菌的静息细胞作为生物催化剂催化雄甾‑4‑烯‑3,17‑二酮合成睾酮。该生物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可以在10 h以内完全转化28.8 g/L雄甾‑4‑烯‑3,17‑二酮生成目标产物睾酮,且无副产物产生,其底物投料量、转化率和时空转化率皆为国内生物法制备睾酮的最高水平,经过分离纯化,产物回收率高达95%以上,说明该生物催化剂是睾酮绿色合成的高效催化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