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便快速浓缩产脲酶菌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2255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427674.9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便快速浓缩产脲酶菌的方法及其应用,以解决生物矿化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巨量体积菌液存储和运输的局限性问题。所述方法包括:1)向菌液中加入含钙离子的溶液,通过絮凝沉积方法浓缩菌液;2)将浓缩菌液运至施工现场后,用自来水将其稀释至原浓度,将其pH调至弱酸性后与胶结液混合配制成生物矿化处理液用于对地基加固。本发明通过向产脲酶菌菌液中加入钙离子使菌液浓缩,该方法无需使用离心机等任何专业设备,同时可一次性浓缩巨量体积的菌液,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大豆酶-植被-抗滑桩加固盐渍土边坡的生态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9574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92876.9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盐渍土斜坡防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豆酶‑植被‑抗滑桩联合加固盐渍土边坡的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生态护坡结构包括植被层、大豆酶固化粗粒层、植生基层、大豆酶固化细粒层、碎石层、抗滑桩及盐渍土边坡本体;抗滑桩自上而下依次穿过大豆酶固化粗粒层、植生基层、大豆酶固化细粒层、碎石层,并纵向嵌入盐渍土坡体的持力层中;植被层由大豆酶固化粗粒层表面播撒植物种子、植生基层中植物种子生长形成;抗滑桩与各土层相互嵌套,辅之以植被根系锚固作用形成整体框架结构护坡体系。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力学性能合理、整体性、防渗性、隔盐能力良好以及符合生态发展理念的盐渍土边坡生态护坡结构。

    一种简便快速浓缩产脲酶菌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2255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27674.9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便快速浓缩产脲酶菌的方法及其应用,以解决生物矿化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巨量体积菌液存储和运输的局限性问题。所述方法包括:1)向菌液中加入含钙离子的溶液,通过絮凝沉积方法浓缩菌液;2)将浓缩菌液运至施工现场后,用自来水将其稀释至原浓度,将其pH调至弱酸性后与胶结液混合配制成生物矿化处理液用于对地基加固。本发明通过向产脲酶菌菌液中加入钙离子使菌液浓缩,该方法无需使用离心机等任何专业设备,同时可一次性浓缩巨量体积的菌液,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生物固化技术的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010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41782.1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生物固化技术的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包括岩质边坡坡体、锚杆、金属网、方形固容腔、生物固化粗粒土层、植生基层、η型构件;所述金属网平铺在岩质边坡坡体表面,并通过若干根锚杆固定在岩质边坡坡体表面;所述若干根锚杆沿岩质边坡坡体横向布置成排、纵向布置成列,并打入岩质边坡坡体的稳定岩层中;所述方形固容腔通过嵌入岩体的η型构件与岩质边坡坡体相固连;所述生物固化粗粒土层通过喷淋豆酶处理液将铺设在方形固容腔内含生物泥浆的粗粒土固化形成;所述植生基层喷播在生物固化粗粒土层上表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度及整体性良好、施工便捷高效、生态修复效果良好、生态稳定性及持续性强的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结构。

    一种利用生物泥浆修缮土遗址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8528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89157.5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修缮土遗址的方法,步骤包括:1)选取与土遗址一致的土体,与生物泥浆按比例搅拌制备修缮填料;2)选取经盐水浸泡和高温蒸煮处理的竹条在待修复区域分层构筑支撑骨架并填筑修缮填料;3)在修复区域及其周边表面多次喷洒生物处理液并养护。本发明秉承文物修复“修旧如旧”的原则,基于生物固化技术利用生物泥浆对土遗址进行修复和加固,修复效率高、修复效果好。同时,使用本发明所研发技术对土遗址进行修复,修复区域无明显修复痕迹,能很好展现土遗址原有的历史底蕴与风貌。

    一种基于菌源脲酶的尾矿砂生物胶结充填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4993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35623.5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菌源脲酶的尾矿砂生物胶结充填方法及其系统,从产脲酶微生物中提取活性高、流动性好、无生物安全风险的菌源脲酶,并利用该脲酶对充填在采空区的尾矿砂进行胶结,可提高采空区充填体强度。同时,为提高尾矿砂的利用及胶结效率,将尾矿砂按照不同粒径范围进行筛分,并分别采用了拌和法和渗透注浆法进行充填。基于细菌脲酶制备的处理液具备流动性好、生物安全等级高且与环境友好等优势,解决了使用水泥为主的充填体开裂后难以修复甚至无法修复的弱稳定性问题。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在无氧和有氧采空区环境均能发挥卓越的作用,还可通过减少水泥用量或替代水泥,降低水泥生产的能源供应和环境污染压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