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81469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910493421.5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村幸宽
IPC: H02G3/14
Abstract: 本发明抑制液体浸入。锁定结构的被卡合体(10)具有:能够相对于卡合体(20)插拔的被卡合主体(11);以及从被卡合主体的外壁面突出的被卡合突出部(12),卡合体具有由互相隔开间隔而对置配置的第1卡合壁部(23)和第2卡合壁部(24)以及第3卡合壁部(25)和第4卡合壁部(26)的内壁面所围起的内部空间,卡合体具有:容纳被卡合主体的容纳空间(27);使被卡合主体从插入方向侧的端部(11a)的前端(11a1)插入容纳空间的插入口;设置在第2卡定壁部的贯通孔;在被卡合主体被容纳在容纳空间时供被卡合突出部插入的卡定孔;在比卡定孔更靠插入方向侧使容纳空间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口;以及将容纳后的被卡合主体的插入方向侧的端部覆盖的覆盖部。
-
公开(公告)号:CN110581470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495711.3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村幸宽
IPC: H02G3/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抑制嵌合体的尺寸增大的同时提高防液性。具备:第1嵌合部件(120)所具有的内侧的第1开口周缘部(10)和外侧的第2开口周缘部(20);开口周缘部(30),其为与第1嵌合部件(120)嵌合的第2嵌合部件(130)所有,并被嵌合在第1开口周缘部(10)和第2开口周缘部(20)之间的间隙;以及缓冲部(40),其被形成在嵌合状态下的第2开口周缘部(20)的内壁面(21)侧与开口周缘部(30)的外壁面(31)侧之间,缓冲部(40)是利用设置在第2开口周缘部(20)的内壁面(21)侧与开口周缘部(30)的外壁面(31)侧中的至少一者的凹部而形成有的空间部。
-
公开(公告)号:CN110581468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492282.4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村幸宽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液体的浸入。被卡合体具有:互相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的第1被卡合壁部和第2被卡合壁部;将它们的插入方向侧的端部彼此连结的连结壁部;以及从第2被卡合壁部的外壁面突出的被卡合突出部,卡合体具有:将各自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间作为被卡合体的容纳空间的第1卡合壁部和第2卡合壁部;从第2卡合壁部的内壁面突出并能够将被卡合突出部在拔出方向侧卡止的卡合突出部;以及被配置在第1卡合壁部和第2卡合壁部之间的第3卡合壁部,第3卡合壁部具有卡止部,该卡止部在容纳状态时能够在插入方向侧卡止连结壁部,第2卡合壁部形成及配置为在容纳状态时能够阻挡从外部向在插拔方向对置配置的连结壁部和卡止部之间直线行进的液体。
-
公开(公告)号:CN105165132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480020994.1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村幸宽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45/02 , H01R4/185 , H01R13/113 , H01R13/629 , H01R13/73 , H02G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件的装配构造及电气接线箱,电子元件(2)包括长方体状的主体部(21)、和设置于主体部的端子部(22),收容部件(4)包括:第1收容室(41),其引导并收容主体部;及第2收容室(42),其收容并保持端子金属件(3),第1收容室被从底部(43)竖起的框状的壁部(44)围成四方而形成,第2收容室形成在隔着壁部的外侧,端子部具有嵌合部(25),该嵌合部(25)与主体部的侧面部隔开间隔并沿着该侧面部垂下并与端子金属件嵌合,端子金属件具有按压嵌合部的弹簧部(35),并保持弹簧部的按压方向朝向壁部,电子元件、端子金属件、收容部件被相互装配。由此,能够抑制电子元件模块的端子金属件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06463932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30147.8
申请日:2015-06-05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B1/32 , B60R16/02 , B60R16/0238 , H01H85/205 , H01R9/2458 , H01R13/504 , H01R13/514 , H02G3/08 , H02G3/086 , H02G3/16
Abstract: 一种电气接线箱壳体(10),其具有容纳室。通用继电器块体(20)、个别对应继电器块体(30)和通用电源块体(40)中的至少一个块体以及个别对应半导体模块(50)容纳在电气接线箱壳体容纳室内,容纳未被容纳的块体。(10)的容纳室中,并且在被容纳的块体中形成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375156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490234.3
申请日:2015-08-11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村幸宽
IPC: H01R13/40 , H01R13/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3/18 , B60R16/0238 , B60R16/0239 , H01R13/518 , H05K5/024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相邻的端子间的漏电的漏电遮断构造、电子元器件和电子元器件单元。电子元器件单元(100)包括:电子元器件(1),其具有露出到筐体(3)的外侧并沿着筐体的壁面(35)延伸的多个端子(5);保持部件(2),其对与多个端子嵌合的对方端子(6)进行保持;及漏电遮断构造(10),其具有筐体侧壁面(11)、(12),其设在电子元器件的筐体上并存在于在多个端子的并列方向相邻的端子之间;保持部件侧壁面(13)、(14),其设在保持部件上并存在于在多个端子的并列方向相邻的端子之间;及重复部(15),其是通过筐体侧壁面与保持部件侧壁面在多个端子的并列方向重叠从而形成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144519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80015356.0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村幸宽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362 , B60R16/0239 , H01H45/14 , H01H50/04 , H01H50/048 , H01R9/223 , H01R9/2425 , H01R9/2458 , H01R13/514
Abstract: 电子元件的装配构造具备:电子元件,其具有长方体状的元件主体、及从元件主体的侧面突出的管脚;收容部件,其供电子元件插入并收容该电子元件,并保持有连接管脚的端子金属件,管脚包括:基端部,其从元件主体的侧面突出;及连接部,其与基端部相连并沿着侧面垂下,在元件主体的侧面在该侧面的宽度方向突出地设置有管脚,收容部件包括:第1收容室及第2收容室,第1收容室被从底壁竖起的壁部围成四方而形成,第2收容室形成在第1收容室的壁部的外侧,在设置有管脚的元件主体的侧面上,遍及基端部的侧面的厚度方向地形成有沿着相邻的基端部的互相对置的侧面突出的绝缘部件。因此,能够防止电子元件的管脚间的短路。
-
公开(公告)号:CN114078611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0953519.1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线束(1)布置在车辆(B)的布设路径中,并且具有第一电线(5)和连接至第一电线(5)的第二电线(6)。第一电线(5)具有由单芯线导体制成的第一导体,并且所述第二电线(6)具有由绞合线制成的第二导体(61)。第一电线(5)在布设路径中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1C4)。第一电线(5)连接至第二电线(6)的两侧,并且布置于车辆中构成车体的乘客室的地板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10323588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910256039.2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9/24
Abstract: 一种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载装置,具有:装置盒,其容纳装置本体;端子块(21),其装接至装置盒的上壁(W);以及线束,其通过该端子块(21)电连接至装置本体。端子块(21)采用排水结构(H),并且该排水结构(H)设置有:装置盒的上壁(W);壳体本体(44),其装接至上壁(W)的外表面(66)侧;排水口(43),其贯通壳体本体(44)的底壁(53);以及排水沟形成部(48),其用于形成从该排水口(43)到壳体本体(44)的外部(G)的排水沟(HR)。在排水沟形成部(48)中,底壁(53)的外表面(57)形成为与上壁(W)的外表面(66)以产生毛细现象的间隙(ΔS)的尺寸隔开。
-
公开(公告)号:CN105191515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480014362.4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村幸宽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3/086 , H01R9/223 , H01R13/4223 , H01R33/76 , H02G3/081
Abstract: 电子元器件(2)包括:具有多个面部的主体部(21);及端子部(22),其设在主体部并与端子金属件(3)嵌合,收容部件(4)包括:第1收容室(41),其引导并收容主体部,及第2收容室(42),其收容并保持端子金属件,端子部具有:基端部(24);及嵌合部(25),其从基端部的突出末端延伸并与端子金属件嵌合,嵌合不构成为:在向第1收容室的收容方向上,嵌合部与主体部的深处侧的面部(底表面(21b))相比不使延伸末端突出,与主体部的侧面部(左侧面(21c)、右侧面(21d))隔开间隔,沿着该侧面部从基端部的突出末端延伸,电子元器件、端子金属件、及收容部件被相互装配。由此,电子元器件模块中,实现装配电子元器件时的作业性的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