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设备和化霜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17899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0975049.4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控设备和化霜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属于空调技术领域。本申请控制压缩机中的一部分制冷媒介依次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以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中进行放热操作和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进行吸热操作,其中,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所处环境的目标温度高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控制所述压缩机中的另一部分制冷媒介依次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的第一子热交换器和第二子热交换器,以在所述第一子热交换器中进行放热操作和在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中进行吸热操作。本申请通过对第二热交换器不断进行放热吸热循环,无需降低室内温度,避免产生凝霜。

    温控设备和双温制冷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06658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76681.0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控设备和双温制冷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属于空调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控制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中的冷却媒介进入第二热交换器,以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进行放热操作;控制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的一部分冷却媒介进入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三子热交换器,以在所述第三子热交换器中进行第一温度制冷,控制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的另一部分冷却媒介进入第一热交换器的第四子热交换器,以在所述第四子热交换器中进行第二温度制冷,其中,所述第一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温度。本申请避免换热量过大,室内温度过低,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一种热泵机组及其内机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705218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611087930.0

    申请日:2016-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机组及其内机,该内机包括换热器、水泵及安全部件,所述换热器通过主水管路与所述水泵相连接,还包括与所述主水管路相连接的支路,所述主水管路和所述支路二者中的一个延伸至另一个的上方位置,所述安全部件设置在所述支路上。如此设置,本发明提供的热泵机组的内机,其占用面积较小,且主水管路内的流水阻力较小。

    加湿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94942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239296.8

    申请日:2016-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6/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湿器,加湿器包括:接水盘(10);加热装置,设置在接水盘(10)的上方;扩散通道,成型在接水盘(10)和加热装置之间以使加热装置照射接水盘(10)上的水产生的水汽扩散出去;在扩散通道上设置有对流装置(40),对流装置(40)将新风吹入扩散通道中以加快水汽的流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汽集聚在水面和灯罩之间湿度比较大容易对灯管、灯罩以及周围的元器件造成腐蚀的问题。

    水流检测装置及空气源热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1246084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1319818.1

    申请日:2020-11-23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水流检测系统及空气源热泵机组,水流检测系统设置在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输水管道中,包括:水流开关及流量反馈机构;流量反馈机构被配置为检测输水管道中低于水流开关的预设通断值的水流流量,并将水流流量反馈至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控制单元。本公开的水流检测系统,在水流开关的基础上,增设流量反馈机构检测低流量的水流,在输水管道中的水流流量低于水流开关的通断值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进行流量判断,更加准确的进行有水无水检测,也不会误判,不会影响机组运行。

    供热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81943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584964.X

    申请日:2018-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3/18 F24D3/02 F24D3/10 F24D2200/123 F24D220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热系统。该供热系统包括换热系统(1)和供热循环系统(2),供热循环系统(2)包括吸热端和放热端,吸热端用于吸收发电系统余热,放热端与换热系统(1)通过第一换热装置和蒸汽压缩式热泵机组进行换热,且第一换热装置和蒸汽压缩式热泵机组的放热部分串联在供热循环系统(2)上,并沿供热循环系统(2)的换热流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根据本发明的供热系统,能够实现大温差供热,提高热网热运输能力,提高长距离跨区域供热效率。

    水槽、红外加湿器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676603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47694.7

    申请日:2016-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00 F24F6/105 F24F11/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槽、红外加湿器及空调器。所述水槽包括水槽本体,及设于水槽本体的高位溢流管结构,还包括设于水槽本体的低位排水结构,且低位排水结构具有与水槽储水作业对应的关闭状态和与水槽清洗作业对应的开启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水槽、红外加湿器及空调器中,在需要对水槽进行清洗作业时,只需将低位排水结构从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通过低位排水结构排出水槽底部积聚的大量的水垢、杂质,这样售后维护人员在机组内部就可以完成水槽的清洗,无须将水槽从红外加湿器中拆卸拿出进行清洗,减少了售后维护时间成本,降低机组设计、组装难度,提高了机组结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