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和制冷设备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280537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110719180.9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凝器和制冷设备。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壳体、进气管、冷凝管束以及油分离器。进气管设置于冷凝器壳体上。冷凝管束设置于冷凝器壳体内。油分离器设置于冷凝器壳体内且与进气管连通,油分离器位于冷凝管束的下方。本发明的冷凝器将油分离器设置在冷凝管束的下方,油气混合物在进行油气分离后,润滑油直接从冷凝器壳体的下方离开回到压缩机,气态冷媒向上运动并扩散到冷凝管束内部以与冷凝管进行充分接触换热,与相关技术中气态冷媒需要与位于油分离器下侧的冷凝管进行换热相比,气态冷媒的覆盖区域更大,换热更充分,进而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

    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及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0366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110910176.0

    申请日:2021-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及空调系统,油分离装置包括外壳、筒状的第一过滤层和设置在第一过滤层两端的第二过滤层,第一过滤层与外壳之间具有第一过滤腔,第一过滤层内部为第二过滤腔;第一过滤腔中设有第一挡板,第二过滤腔中设有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外壳的气流方向上间隔设置。与现有技术比较,气体制冷剂依次从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流动的路径,对冷媒进行多次折流,每次冷媒都会从第一过滤层流过以对油滴进行过滤,经过层层过滤之后,纯气态冷媒便从出气口中流出,最大化利用壳体长度方向空间,实现了第一过滤网的最大化利用,提高了油分离效率。

    油气分离装置及冷凝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1025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750871.5

    申请日:2021-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包括进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气管内的滤油结构;所述滤油结构为多孔板、旋分器、滤网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多孔板上的通孔孔径在流体流通方向上由大变小;多孔板周侧开设有回油口。所述滤油结构还包括滤网、旋分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安装有上述油气分离装置的冷凝器。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解决了油气分离效率不高的问题。

    冷凝器和制冷设备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8053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719180.9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凝器和制冷设备。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壳体、进气管、冷凝管束以及油分离器。进气管设置于冷凝器壳体上。冷凝管束设置于冷凝器壳体内。油分离器设置于冷凝器壳体内且与进气管连通,油分离器位于冷凝管束的下方。本发明的冷凝器将油分离器设置在冷凝管束的下方,油气混合物在进行油气分离后,润滑油直接从冷凝器壳体的下方离开回到压缩机,气态冷媒向上运动并扩散到冷凝管束内部以与冷凝管进行充分接触换热,与相关技术中气态冷媒需要与位于油分离器下侧的冷凝管进行换热相比,气态冷媒的覆盖区域更大,换热更充分,进而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

    一种绕管式换热管组件、降膜式蒸发器和空调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14017951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30740.8

    申请日:2021-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绕管式换热管组件、降膜式蒸发器和空调机组,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绕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固定难度大、振动大的问题。本发明的绕管式换热管组件,包括绕管式换热管和管卡组件,管卡组件包括内桶管卡和外桶管卡,内桶管卡和外桶管卡上均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内桶管卡和外桶管卡上的第一固定部用于固定绕管式换热管;或者管卡组件包括内桶管卡,内桶管卡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内桶管卡上的第一固定部用于固定绕管式换热管。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换热管进出口的应力减小、压力容器的密封性能提升,绕管式换热管的稳定性提升、噪音降低、使用寿命提高、固定难度降低以及换热管的换热效率提升的优势。

    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及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0366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910176.0

    申请日:2021-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及空调系统,油分离装置包括外壳、筒状的第一过滤层和设置在第一过滤层两端的第二过滤层,第一过滤层与外壳之间具有第一过滤腔,第一过滤层内部为第二过滤腔;第一过滤腔中设有第一挡板,第二过滤腔中设有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外壳的气流方向上间隔设置。与现有技术比较,气体制冷剂依次从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流动的路径,对冷媒进行多次折流,每次冷媒都会从第一过滤层流过以对油滴进行过滤,经过层层过滤之后,纯气态冷媒便从出气口中流出,最大化利用壳体长度方向空间,实现了第一过滤网的最大化利用,提高了油分离效率。

    一种绕管式换热管组件、降膜式蒸发器和空调机组

    公开(公告)号:CN216481694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2764792.8

    申请日:2021-1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管式换热管组件、降膜式蒸发器和空调机组,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绕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固定难度大、振动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绕管式换热管组件,包括绕管式换热管和管卡组件,管卡组件包括内桶管卡和外桶管卡,内桶管卡和外桶管卡上均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内桶管卡和外桶管卡上的第一固定部用于固定绕管式换热管;或者管卡组件包括内桶管卡,内桶管卡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内桶管卡上的第一固定部用于固定绕管式换热管。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换热管进出口的应力减小、压力容器的密封性能提升,绕管式换热管的稳定性提升、噪音降低、使用寿命提高、固定难度降低以及换热管的换热效率提升的优势。

    冷凝器和制冷设备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113350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1443080.X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凝器和制冷设备。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壳体、进气管、冷凝管束以及油分离器。进气管设置于冷凝器壳体上。冷凝管束设置于冷凝器壳体内。油分离器设置于冷凝器壳体内且与进气管连通,油分离器位于冷凝管束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将油分离器设置在冷凝管束的下方,油气混合物在进行油气分离后,润滑油直接从冷凝器壳体的下方离开回到压缩机,气态冷媒向上运动并扩散到冷凝管束内部以与冷凝管进行充分接触换热,与相关技术中气态冷媒需要与位于油分离器下侧的冷凝管进行换热相比,气态冷媒的覆盖区域更大,换热更充分,进而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

    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及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5809506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1848771.8

    申请日:2021-08-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及空调系统,油分离装置包括外壳、筒状的第一过滤层和设置在第一过滤层两端的第二过滤层,第一过滤层与外壳之间具有第一过滤腔,第一过滤层内部为第二过滤腔;第一过滤腔中设有第一挡板,第二过滤腔中设有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外壳的气流方向上间隔设置。与现有技术比较,气体制冷剂依次从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流动的路径,对冷媒进行多次折流,每次冷媒都会从第一过滤层流过以对油滴进行过滤,经过层层过滤之后,纯气态冷媒便从出气口中流出,最大化利用壳体长度方向空间,实现了第一过滤网的最大化利用,提高了油分离效率。

    油气分离装置及冷凝器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523848U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21497729.6

    申请日:2021-0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包括进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气管内的滤油结构;所述滤油结构为多孔板、旋分器、滤网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多孔板上的通孔孔径在流体流通方向上由大变小;多孔板周侧开设有回油口。所述滤油结构还包括滤网、旋分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安装有上述油气分离装置的冷凝器。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置解决了油气分离效率不高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