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热水器

    公开(公告)号:CN105910472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610394980.7

    申请日:2016-0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热水器,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组件(10),第一换热组件(10)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11)及多个第二换热管(12),多个第一换热管(11)和多个第二换热管(12)一一对应设置;连接部(13),连接部(13)连接在多个第一换热管(11)和多个第二换热管(12)之间,连接部(13)具有避让水箱的进水口(61)和出水口(62)的避让空间(13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减少扁管会减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的问题。

    热泵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63726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145723.0

    申请日:2017-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15/04 F24D19/10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包括制热水子系统,所述制热水子系统包括水箱和热水换热部,所述热水换热部的第一端与所述水箱的底部连通,所述制热水子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热水换热部的第二端相连接的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热水换热部择一地与所述水箱的中部或者水箱的顶部相连通。本申请中的热泵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占地面积小,同时具有制取生活用热水和供暖管路用水的功能,用户使用生活用热水时,即开即出热水且出水水温恒定,能够极大满足用户的需求。

    微通道换热器及热泵热水器

    公开(公告)号:CN106969545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68516.5

    申请日:2017-0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0 F24H4/02 F24H9/1809

    Abstract: 本发明微通道换热器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安全可靠的微通道换热器及热泵热水器。本发明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第三集流管和若干扁管,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第三集流管上分别设置有与系统管道连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三集流管设置在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之间,第一集流管与第三集流管之间以及第二集流管与第三集流管之间均通过若干扁管连通;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的冷媒进出方向相同,且均与第三接口的冷媒进出方向相反,第一集流管、第三集流管、以及两者之间的扁管形成第一流路,第二集流管、第三集流管、以及两者之间的扁管形成第二流路。

    热泵系统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76372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711145723.0

    申请日:2017-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包括制热水子系统,所述制热水子系统包括水箱和热水换热部,所述热水换热部的第一端与所述水箱的底部连通,所述制热水子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热水换热部的第二端相连接的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热水换热部择一地与所述水箱的中部或者水箱的顶部相连通。本申请中的热泵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占地面积小,同时具有制取生活用热水和供暖管路用水的功能,用户使用生活用热水时,即开即出热水且出水水温恒定,能够极大满足用户的需求。

    水箱内胆、水箱及热水器

    公开(公告)号:CN10597282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479810.9

    申请日:2016-06-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箱内胆、水箱及热水器。根据本发明的水箱内胆,包括:内胆体;隔板,设置在内胆体内部,并将内胆体的内腔分隔为容纳腔和缓冲腔,隔板具有受压时移动或者形变以增大容纳腔的容积的第一位置,以及泄压时恢复的第二位置。本发明通过在内胆体内部设置隔板将内胆体的内腔分隔为容纳腔和缓冲腔,隔板受压时移动或者形变以增大容纳腔的容积,使得水箱在工作过程中,随着水温升高,容纳腔压力增大时,隔板向缓冲腔移动或者形变,从而增大容纳腔容积,起到内胆自我保护作用,不易胀裂。水温降低时,容纳腔内部压力降低,隔板位置恢复。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19808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261982.X

    申请日:2017-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所述室外机与所述室内机连通形成室内制冷管路,还包括换热器、生活热水换热管路和采暖换热管路,所述换热器并联与所述室内机的两端形成冷媒换热管路,且所述生活热水换热管路和所述采暖换热管路均与所述冷媒换热管路在所述换热器内热交换。本发明提供的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将生活热水换热管路和采暖换热管路集中在一个换热器中换热,减小了热泵系统的体积,同时通过一个四通阀、一个节流装置和一个电磁阀开闭能够同时实现室内制冷、生活热水和采暖的单独工作或协同工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控制复杂的问题。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热水器

    公开(公告)号:CN105910472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394980.7

    申请日:2016-0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163 F24H9/0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热水器,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组件(10),第一换热组件(10)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11)及多个第二换热管(12),多个第一换热管(11)和多个第二换热管(12)一一对应设置;连接部(13),连接部(13)连接在多个第一换热管(11)和多个第二换热管(12)之间,连接部(13)具有避让水箱的进水口(61)和出水口(62)的避让空间(13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减少扁管会减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的问题。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热水器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679098U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20542620.2

    申请日:2016-0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热水器,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组件(10),第一换热组件(10)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11)及多个第二换热管(12),多个第一换热管(11)和多个第二换热管(12)一一对应设置;连接部(13),连接部(13)连接在多个第一换热管(11)和多个第二换热管(12)之间,连接部(13)具有避让水箱的进水口(61)和出水口(62)的避让空间(13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减少扁管会减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