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线结构及具有其的加工模具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0058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512076.8

    申请日:2023-11-13

    Inventor: 梁健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线结构及具有其的加工模具,固线结构用于安装在加工模具的本体上,固线结构包括第一轨道部和第二轨道部、第一卡扣部件和第二卡扣部件,其中,第一轨道部和第二轨道部相对设置;第一卡扣部件位置可调节地安装在第一轨道部上,第二卡扣部件位置可调节地安装在第二轨道部上。通过设置第一卡扣部件和第二卡扣部件以使第一卡扣部件和第二卡扣部件之间形成用于卡设线体的卡设空间,以通过调整第一卡扣部件和第二卡扣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调节卡设空间的大小,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加工模具上的固线结构的通用性比较差的问题。

    吸油烟机构及烹饪设备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3738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758450.2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电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吸油烟机构及烹饪设备,吸油烟机构包括:壳体,其上形成有壳体进风口和壳体出风口;水盒,其设置在壳体内,适于盛水;流体驱动机构,其设置在壳体内,适于驱动气流依次通过壳体进风口和水盒再从壳体出风口处流出;滤网组件,其设置在壳体内、壳体进风口和壳体出风口三者中至少之一上,适于对流经壳体的气流中的油污进行过滤。本发明的吸油烟机构能够将气流中携带的油烟过滤后再将干净的气流从壳体出风口排出,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抽油烟机构只能将油烟抽到旁边不远处,导致油烟在室内弥漫,造成污染的问题。

    锅体组件及烹饪设备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7016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614795.4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锅体组件及烹饪设备,一种锅体组件包括外锅、支撑环及支架,支撑环设于所述外锅的一端,支架套设于所述外锅外并连接于所述支撑环;其中,所述支撑环的外边缘设有安装槽及第一限位结构,所述支架的外边缘设有安装部及第二限位结构;所述支架旋转安装至所述支撑环上时,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安装槽插接配合以对所述支架轴向限位,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止位配合以对所述支架径向限位。一种烹饪设备包括上述的锅体组件。上述的锅体组件及烹饪设备,利用安装部与安装槽插接配合以对支架轴向限位,第二限位结构与第一限位结构止位配合以对支架径向限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且能对支架在不同方向限位。

    面盖及烹饪器具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794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723512.0

    申请日:2024-11-28

    Inventor: 梁健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盖及烹饪器具。面盖用于盖合烹饪器具的锅体,其包括:盖本体,具有安装面;蒸汽口,设于安装面,蒸汽口用于将烹饪器具的内腔中的蒸汽排出外界;导流通道,设于盖本体并朝向盖本体的外沿延伸设置,用于导流蒸汽所凝结的水,导流通道的进水位置位于安装面,且进水位置低于蒸汽口的所在位置。设置进水位置位于盖本体的安装面上的导流通道,并使得进水位置低于蒸汽口的所在位置,利用导流通道将蒸汽口排出的蒸汽遇冷后凝结并汇聚的水朝向盖本体的外沿进行导流,将面盖上的水及时排走,解决了目前面盖的蒸汽口排出的蒸汽在容易凝结成的水珠并汇聚在面盖上,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开关结构及净水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4396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10995.8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净水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关结构及净水系统,开关结构用于净水系统,所述开关结构包括连接为一体的低压开关和高压开关,所述低压开关具有第一进水端、第一出水端,所述高压开关具有第二进水端、第二出水端。通过将高压开关和低压开关连接为一体,便于对高压开关和低压开关接线,且接线后电线排布比较整齐。

    垒积木式净水装置和净水套装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2204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543020.2

    申请日:2023-05-1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垒积木式净水装置和净水套装,包括滤瓶和多个滤芯单体,其中所述滤瓶具有原水进口和净水出口,多个滤芯单体垒积在所述滤瓶中,且各个滤芯单体在滤瓶中均可拆卸安装,每一滤芯单体均具有滤芯进水口和滤芯出水口,且各个所述滤芯单体上滤芯进水口和滤芯出水口的相对位置一致,相邻的两个所述滤芯单体中位于上游的所述滤芯单体的滤芯出水口与位于下游的所述滤芯单体的滤芯进水口对位连通,垒积的多个滤芯单体中位于最上游的滤芯单体的滤芯进水口与所述原水进口连通,垒积的多个滤芯单体中位于最下游的滤芯单体的滤芯出水口与所述净水出口连通。不仅可以个性化设计滤瓶中滤芯单体种类和数量,而且拆装方便,整体上提升了用户体验。

    净水装置
    7.
    发明公开
    净水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44056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589988.9

    申请日:2023-05-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净水装置,包括滤瓶、滤芯、升降组件和施力组件。所述滤瓶中具有容置空间,所述滤芯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中,且所述滤芯从所述滤瓶中拆出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滤瓶,所述升降组件的活动部件相对于所述升降组件的固定部件升降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施力组件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的活动部件,所述施力组件相对于所述活动部件在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固定,所述施力组件用于为所述容置空间中的滤芯施加作用力使其能够随活动部件一起升降。升降组件升降时能够带着施力组件一起升降,同时施力组件能够为滤芯施加作用力使得施力组件也一起升降,进而提升拆装的便利性。

    吸油烟机构及烹饪设备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403176U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23478899.1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吸油烟机构及烹饪设备,吸油烟机构包括:壳体,其上形成有壳体进风口和壳体出风口;水盒,其设置在壳体内,适于盛水;流体驱动机构,其设置在壳体内,适于驱动气流依次通过壳体进风口和水盒再从壳体出风口处流出;滤网组件,其设置在壳体内、壳体进风口和壳体出风口三者中至少之一上,适于对流经壳体的气流中的油污进行过滤。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构能够将气流中携带的油烟过滤后再将干净的气流从壳体出风口排出,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抽油烟机构只能将油烟抽到旁边不远处,导致油烟在室内弥漫,造成污染的问题。

    固线结构及具有其的加工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21366015U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23068242.8

    申请日:2023-11-13

    Inventor: 梁健敏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线结构及具有其的加工模具,固线结构用于安装在加工模具的本体上,固线结构包括第一轨道部和第二轨道部、第一卡扣部件和第二卡扣部件,其中,第一轨道部和第二轨道部相对设置;第一卡扣部件位置可调节地安装在第一轨道部上,第二卡扣部件位置可调节地安装在第二轨道部上。通过设置第一卡扣部件和第二卡扣部件以使第一卡扣部件和第二卡扣部件之间形成用于卡设线体的卡设空间,以通过调整第一卡扣部件和第二卡扣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调节卡设空间的大小,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加工模具上的固线结构的通用性比较差的问题。

    走线固定机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043549U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22497053.6

    申请日:2023-09-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走线固定机构,包括能够安装于预设位置的连接座以及用于连接两组线缆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座的表面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连接器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连接器的外侧面之间具有空隙;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座进行连接时,所述卡接凸起能够穿入所述空隙中且其末端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扣限位配合,以将所述连接器固定于所述连接座。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连接器在布线时可以固定到连接座上,从而实现对于连接器位置的固定,避免出现连接器与产品的其他构件产生碰撞而产生噪音或者线路断开等问题,可以避免连接器以及其所在的线路与其他高压、低压线路产生接触而导致短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