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系统和供暖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48414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1332309.2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系统和供暖系统,换热系统包括蓄热设备、分水器、集水器和多台热泵空调主机。其中,多台热泵空调主机的蒸发器与余热源串联,回收余热源的热能。冷凝器通过分水器、集水器与散热器相连,冷凝器还通过分水器、集水器与蓄热设备相连,使用散热器为用户供热,同时将多余的热量存储在蓄热设备中,蓄热设备还与散热器相连,在供热需求较高时,将蓄热设备转为供热,以保证供热需求。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利用了工业余热,避免了工业余热被浪费。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养殖温控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2841077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1578742.4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养殖温控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内的室内目标干球温度;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实时的室内实际干球温度;在所述室内实际干球温度大于所述室内目标干球温度的情况下,开启制冷运行模式;在所述室内实际干球温度不大于所述室内目标干球温度的情况下,开启制热运行模式。本发明的方案,解决了现有的制冷和制热无法同时控制导致的负荷难以预测的问题,达到了制冷制热集中控制以减少能耗的目的。

    制冷系统、化霜控制方法以及制冷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865203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111314502.8

    申请日:202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制冷系统、化霜控制方法以及制冷设备,制冷系统包括:形成制冷循环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蒸发器组,蒸发器组由至少两个并联设置的蒸发器构成。制冷系统还包括:与压缩机以及蒸发器组形成回热化霜回路的回热器,回热器的第一换热管路连接在制冷循环回路中,冷凝器流出的冷媒能够经过回热器的第一换热管路送到蒸发器;回热器的第二换热管路连接在回热化霜回路中,蒸发器化霜后流出的冷媒能够经过回热器的第二换热管路送回压缩机;每个蒸发器可独立切换接入制冷循环回路或回热化霜回路。本发明在提高冷媒过冷度的同时确保化霜正常进行,避免“液击”现象和保证化霜冷凝后的冷媒液体正常流动循环。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养殖温控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2841077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578742.4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养殖温控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内的室内目标干球温度;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实时的室内实际干球温度;在所述室内实际干球温度大于所述室内目标干球温度的情况下,开启制冷运行模式;在所述室内实际干球温度不大于所述室内目标干球温度的情况下,开启制热运行模式。本发明的方案,解决了现有的制冷和制热无法同时控制导致的负荷难以预测的问题,达到了制冷制热集中控制以减少能耗的目的。

    热泵供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7427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11491.5

    申请日:2020-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泵供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热泵供暖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和至少两级水源热泵;所述空气源热泵的出水管连接至第一级水源热泵的蒸发侧进水管;所述空气源热泵的回水管连接至最后一级水源热泵的蒸发侧出水管;至少两级所述水源热泵逐级通过蒸发侧水管串联且通过冷凝侧水管串联。本发明的热泵供暖系统,通过空气源热泵耦合至少两级水源热泵,由空气源热泵从空气取热制取相对低品热源,供给串联的多级水源热泵,各级水源热泵的蒸发侧出水温度依次降低,保证中间级水源热泵的能效提高,从而提高整体系统能效,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保证系统稳定性,保证在低温地区可稳定使用。

    制冷系统、化霜控制方法以及制冷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865203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314502.8

    申请日:202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制冷系统、化霜控制方法以及制冷设备,制冷系统包括:形成制冷循环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蒸发器组,蒸发器组由至少两个并联设置的蒸发器构成。制冷系统还包括:与压缩机以及蒸发器组形成回热化霜回路的回热器,回热器的第一换热管路连接在制冷循环回路中,冷凝器流出的冷媒能够经过回热器的第一换热管路送到蒸发器;回热器的第二换热管路连接在回热化霜回路中,蒸发器化霜后流出的冷媒能够经过回热器的第二换热管路送回压缩机;每个蒸发器可独立切换接入制冷循环回路或回热化霜回路。本发明在提高冷媒过冷度的同时确保化霜正常进行,避免“液击”现象和保证化霜冷凝后的冷媒液体正常流动循环。

    换热系统和供暖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8414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32309.2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系统和供暖系统,换热系统包括蓄热设备、分水器、集水器和多台热泵空调主机。其中,多台热泵空调主机的蒸发器与余热源串联,回收余热源的热能。冷凝器通过分水器、集水器与散热器相连,冷凝器还通过分水器、集水器与蓄热设备相连,使用散热器为用户供热,同时将多余的热量存储在蓄热设备中,蓄热设备还与散热器相连,在供热需求较高时,将蓄热设备转为供热,以保证供热需求。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利用了工业余热,避免了工业余热被浪费。

    制冷系统以及制冷设备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308334U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22715675.2

    申请日:2021-1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制冷系统以及制冷设备,制冷系统包括:形成制冷循环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蒸发器组,蒸发器组由至少两个并联设置的蒸发器构成。制冷系统还包括:与压缩机以及蒸发器组形成回热化霜回路的回热器,回热器的第一换热管路连接在制冷循环回路中,冷凝器流出的冷媒能够经过回热器的第一换热管路送到蒸发器;回热器的第二换热管路连接在回热化霜回路中,蒸发器化霜后流出的冷媒能够经过回热器的第二换热管路送回压缩机;每个蒸发器可独立切换接入制冷循环回路或回热化霜回路。本实用新型在提高冷媒过冷度的同时确保化霜正常进行,避免“液击”现象和保证化霜冷凝后的冷媒液体正常流动循环。

    一种制冷系统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924803U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22926692.0

    申请日:2021-1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并联蒸发器制冷系统电控元件多、故障率高、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该制冷系统包括设置在供冷源和用冷终端之间的多条制冷循环流路、并联设置在多条制冷循环流路上的多条化霜循环流路、设置在制冷循环流路和化霜循环流路上的手动调节阀。本实用新型通过手动调节阀替代电磁阀,降低投入成本,减少运行故障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