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冻系统、壳管换热器、充注量计算方法和防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0659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1066076.3

    申请日:2019-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壳管换热器的防冻系统、壳管换热器、充注量计算方法和防冻方法,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壳管换热器在制冷运行时管板附近容易结冰的技术问题。适用于壳管换热器的防冻系统包括冷凝腔体、蒸发组件、连接组件,冷凝腔体通过连接组件与蒸发组件密闭连通形成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内填充有换热介质,其中,冷凝腔体紧邻管板设置并能与管板进行热量交换,本发明的换热介质能够在循环系统的冷凝腔体内放热液化并在蒸发组件内吸热蒸发,将蒸发组件内吸收的热量置换到紧邻管板的冷凝腔内,保证胀管部位不会结冰,胀管不易损坏,进而不会导致冷媒泄漏的问题,保证了壳管换热器运行的可靠性。

    一种防冻系统、壳管换热器、充注量计算方法和防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06595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066076.3

    申请日:2019-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壳管换热器的防冻系统、壳管换热器、充注量计算方法和防冻方法,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壳管换热器在制冷运行时管板附近容易结冰的技术问题。适用于壳管换热器的防冻系统包括冷凝腔体、蒸发组件、连接组件,冷凝腔体通过连接组件与蒸发组件密闭连通形成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内填充有换热介质,其中,冷凝腔体紧邻管板设置并能与管板进行热量交换,本发明的换热介质能够在循环系统的冷凝腔体内放热液化并在蒸发组件内吸热蒸发,将蒸发组件内吸收的热量置换到紧邻管板的冷凝腔内,保证胀管部位不会结冰,胀管不易损坏,进而不会导致冷媒泄漏的问题,保证了壳管换热器运行的可靠性。

    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7916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998996.2

    申请日:2019-10-2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检测空调机组中水侧系统的水流开关是否处于断开状态;若检测到所述水流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实时获取所述水侧系统的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根据所述出水温度和所述进水温度,判断是否控制启动所述水流开关的故障保护。如此,检测到空调机组中水侧系统的水流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后,并非直接启动水流开关的故障保护,而是获取水侧系统的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该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可以反映是否有水流量,因此根据该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判断是否控制启动水流开关的故障保护,更加准确,与相关技术相比,避免了出现因水流开关误保护而停机导致无法进入防冻运行的问题。

    一种空气除湿系统、方法及空调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413754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1418999.3

    申请日:2020-12-0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空气除湿系统、方法及空调设备,该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预冷器、冷凝器和再热器,以及与所述冷凝器并联的蒸发器;其中,所述预冷器用于通过低温水对原始空气进行显热交换,输出预冷空气和中低温水;所述冷凝器用于通过所述预冷器输出的中低温水与高温压缩后的高温冷媒进行热交换,输出高温水和低温冷媒;不直接将中低温水排走,解决了高品位冷源利用率低、能耗高、费用高昂的问题,提高了工业用除湿机的运行效率。同时分别在所述冷凝器两端设置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解决了换热效率低的问题,精准控制了水流量大小,提高冷媒侧换热效率,同时合理控制了再热器换热量,保证了出风温湿度。

    蓄热结构、换热器组件、热泵系统及除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56242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38480.1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热结构、换热器组件、热泵系统及除霜方法,涉及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蓄热设备结构复杂,占用较大热泵系统空间的技术问题。该蓄热结构,包括壳体和至少部分位于其内的冷媒管路,壳体套设于换热器本体外围,且穿设有冷媒管路的壳体与换热器本体外壳之间填充有蓄热材料,用于与流经冷媒管路的液态冷媒换热。蓄热结构设置于换热器本体的外围,在环境未达到结霜工况时,充当换热器本体的保温层,延缓机组停机后水温下降和减少运行时产生的水温大幅度波动;环境达到结霜工况时,制冷剂将热量储存于蓄热材料内并在融霜时与蓄热材料换热,结构简单,无需额外设置多余蓄热设备,节省系统空间,增加热量利用率。

    一种空气除湿系统、方法及空调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413754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418999.3

    申请日:2020-12-0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空气除湿系统、方法及空调设备,该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预冷器、冷凝器和再热器,以及与所述冷凝器并联的蒸发器;其中,所述预冷器用于通过低温水对原始空气进行显热交换,输出预冷空气和中低温水;所述冷凝器用于通过所述预冷器输出的中低温水与高温压缩后的高温冷媒进行热交换,输出高温水和低温冷媒;不直接将中低温水排走,解决了高品位冷源利用率低、能耗高、费用高昂的问题,提高了工业用除湿机的运行效率。同时分别在所述冷凝器两端设置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解决了换热效率低的问题,精准控制了水流量大小,提高冷媒侧换热效率,同时合理控制了再热器换热量,保证了出风温湿度。

    蓄热结构、换热器组件、热泵系统及除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5624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011438480.1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热结构、换热器组件、热泵系统及除霜方法,涉及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蓄热设备结构复杂,占用较大热泵系统空间的技术问题。该蓄热结构,包括壳体和至少部分位于其内的冷媒管路,壳体套设于换热器本体外围,且穿设有冷媒管路的壳体与换热器本体外壳之间填充有蓄热材料,用于与流经冷媒管路的液态冷媒换热。蓄热结构设置于换热器本体的外围,在环境未达到结霜工况时,充当换热器本体的保温层,延缓机组停机后水温下降和减少运行时产生的水温大幅度波动;环境达到结霜工况时,制冷剂将热量储存于蓄热材料内并在融霜时与蓄热材料换热,结构简单,无需额外设置多余蓄热设备,节省系统空间,增加热量利用率。

    双冷源除湿机组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665033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1420331.2

    申请日:2020-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冷源除湿机组,涉及除湿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双冷源除湿系统在过渡季节或因外部冷源不足而无法正常使用的技术问题。该双冷源除湿机组包括。该机组包括新风除湿系统和冷媒制冷循环系统,新风除湿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冷装置、第一冷媒蒸发器、第一冷凝器和送风机,其中,预冷装置包括设置于机组进风口与第一冷媒蒸发器之间的盘管表冷器和第二冷媒蒸发器,盘管表冷器与第二冷媒蒸发器两者其一工作时,另一停止工作;第二冷媒蒸发器工作时第二冷媒蒸发器能与冷媒制冷循环系统连通以对通过机组进风口进入的新风降温除湿。本发明用于在春夏之交或外部冷源不足时,同样达到“双冷源”控制温湿度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