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04539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709488.6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送风装置,包括机体、防尘组件和导风件,机体包括风道及连通风道的出风口。防尘组件相对机体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导风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防尘组件,另一端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风道内。其中,防尘组件在移动时带动导风件同步启闭出风口,导风件在运动时改变出风口在第一方向上的出风高度。本申请提供的送风装置,不仅可以改变送风装置的出风方向进而改变出风高度,还能够调节出风距离,有助于保持用户体感出风强度在各个出风高度上的一致性,而且可以降低导风件和风道的脏污程度,减小用户清洗频次,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雾化装置
    2.
    发明公开
    雾化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28256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16070.6

    申请日:2023-09-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雾化装置,雾化装置包括机身及机头。机头包括外壳、防护壳及出雾管。外壳内形成有送风通道;防护壳的一端配接于机身上,另一端伸入至送风通道内,防护壳内具有贯通自身两端的防护通道;出雾管可拆卸地装设于防护通道内,且出雾管的一端与雾化器连通,出雾管的另一端伸入送风通道内,并与外壳连接。利用防护壳包覆于出雾管的至少部分的外侧,并将出雾管伸出防护壳的其他部分装配于外壳的送风通道内,防护壳及外壳能够对出雾管起到保护作用,以减少出雾管与外界的接触,从而降低出雾管因外界水汽、污渍的侵蚀导致快速老化的机率,提升出雾管的使用寿命,节省更换出雾管的使用成本。

    出风装置及无叶风扇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4207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023394.3

    申请日:2022-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出风装置及无叶风扇,包括风机、净化组件及驱动机构。其中,风机具有间隔设置的进气口及出气口。净化组件与风机活动配合,净化组件用于净化空气。驱动机构与净化组件传动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净化组件相对于风机活动,以使净化组件活动至进气口处或者以使净化组件从进气口处活动离开。本申请中的净化组件能够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于风机转动,使得净化组件能够活动至进气口处以净化进入风机的空气,或者净化组件能够从进气口处活动离开以保证风机进气顺畅,进而使得出风装置及无叶风扇均能够同时具备净化效果和吹风效果,从而提高了出风装置及无叶风扇的适用性。

    无叶风扇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26378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0961394.1

    申请日:2022-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机,风机包括蜗壳及风轮,风轮设置于蜗壳内,蜗壳具有送风口;导风壳,导风壳设有风道、进风口及出风口,且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风道连通,导风壳活动安装于蜗壳的送风口处,且送风口与进风口相连通;及转动机构,转动机构用于驱动导风壳相对蜗壳转动。当需要调整无叶风扇的出风风向时,可直接使转动机构作业,导风壳在转动机构的驱动下即可使导风壳转动,如此,导风壳的出风口能够左右摆动,进而调整了出风风向。在转向调整的过程中,转动机构只驱动导风壳单独转动,如此,可使转动机构负载较小,使得无叶风扇的能耗较低。

    出风结构及风扇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2343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41293.4

    申请日:2023-12-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出风结构及风扇,包括机头及面板组件,机头包括第一壳体及风机,风机设于第一壳体内,出风滤网具有中心区域及围设于中心区域外周的出风区域,风机通过出风区域出风,面板组件装配于中心区域,其中,面板组件包括显示操作面板及围设于显示操作面板外周的末端雾气出口,出风结构在机头内且具有导雾气通道,导雾气通道的一端与末端雾气出口连通。如此,本申请提供的出风结构,能够利用面板组件分区域设计,把显示操作面板与用于出雾的末端雾气出口成化设计,用户无需弯腰操控,而且可以直接与人眼对视,操作体验佳。

    风道结构及送风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6440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709472.5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及送风装置,包括风道、启闭组件和锁紧组件,风道具有用于流通空气的流通口。启闭组件包括驱动件和启闭件,启闭件被配置为绕设定的第一轴向相对风道可转动地设置,驱动件传动连接启闭件,并能够驱动启闭件朝向或背离关闭流通口的目标位置运动。锁紧组件设于风道,用于向启闭件提供阻碍其离开目标位置的锁紧力。与现有技术相比,启闭件在关闭流通口的目标位置不仅靠驱动件的自锁力定位,而且锁紧组件提供的阻碍力下能够增强其位置稳定,启闭件定位更加可靠,启闭件在目标位置不易松脱,对流通口密封效果好,风道不容易出现漏风问题。

    送风结构及无叶风扇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9671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78886.7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送风结构及无叶风扇,送风结构包括:壳体,具有送风腔及互相独立设置的第一送风通道及第二送风通道,所述第一送风通道具有与所述送风腔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及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送风通道具有与所述送风腔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及第二出风口,且所述第二出风口布设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外周;切换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送风通道内,以导通所述第一送风通道与所述第二送风通道中的一者。一种无叶风扇包括上述的送风结构。上述的送风结构及无叶风扇,通过切换件的移动,能够使送风腔内的气流流向不同的送风通道,实现在不同送风模式下送风方向的切换,能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送风需求,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出风设备
    8.
    发明公开
    出风设备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64694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69616.3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出风设备,包括:底座;主机身,安装于底座上,主机身的侧壁形成一水箱安装位;以及机头,安装于主机身远离底座的一端;具有储水腔的水箱,安装于水箱安装位。上述出风设备的水箱安装于主机身的侧面,因此当需要加水至水箱中或清洗水箱时,用户无需弯腰即可进行加水操作或从主机身上方便地拆卸水箱,从而方便了出风设备的使用,提高了出风设备的用户体验。

    雾化加湿系统及循环扇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1570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74765.9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雾化加湿系统及循环扇,包括:出雾管,具有出雾通道和与出雾通道连通的进雾口和出雾口;雾化盘,与出雾管的进雾口一端连接,雾化盘上设置有雾化器;风机组件,设置于雾化盘上,风机组件包括与出雾通道连通的出风管,以带动雾化器喷射的雾气从进雾口流向出雾通道;以及集雾罩,位于进雾口一端且罩设于雾化器上,集雾罩用于将雾气加速后经出雾通道从出雾口喷出。该雾化加湿系统通过风机组件从出风管吹出高速气流,高速气流经过导流结构后加速,带动雾化器喷射的雾气高速从进雾口流向出雾通道,并从出雾口喷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减少出雾过程中的气流速度衰减,从而提高该雾化加湿系统的加湿量。

    加热组件以及冷暖风扇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69802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20364.0

    申请日:2023-10-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加热组件以及冷暖风扇,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环绕围设在所述第一区域的外侧;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均为镂空设置;加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上;以及挡风结构,配接于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当所述加热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所述挡风结构部分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部分所述第一区域用于流通空气;当所述加热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所述挡风结构全部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用于流通空气。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加热组件以及冷暖风扇,能够有效改善风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