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794121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82423.7

    申请日:2024-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空调包括室外机和至少两台室内机,该方法包括:在空调运行过程中,根据各室内机的状态信息确定处于预设需求状态的室内机,其中,处于预设需求状态的室内机无冷媒流经和/或冷媒流量小于预设流量;当未处于预设需求状态且已开启的室内机所对应的室内环境温度趋近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室外机按照最低输出能力运行,并检测压缩机启停次数;若压缩机启停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控制当前处于预设需求状态的室内机,以承担室外机的过剩输出。本发明能够改善压缩机频繁启停的状况,提高压缩机运行可靠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最低输出与实际用户需求不匹配导致压缩机频繁启停的问题。

    冷媒控制方法、装置、空调系统、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91968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88343.4

    申请日:2024-11-0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冷媒控制方法、装置、空调系统、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涉及空调领域。该冷媒控制方法包括:在空调系统化霜结束、进入制热模式之前,控制第一冷媒流路、以及第二冷媒流路的单位体积的冷媒量大于第三冷媒流路的单位体积的冷媒量,第一冷媒流路为室外机节流元件和室内机节流元件之间的流路,第二冷媒流路为室内机节流元件与气液分离器之间的流路,第三冷媒流路为空调系统的冷媒循环回路中除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外的其他流路;以及响应于空调系统进入制热模式,调节冷媒循环回路的冷媒参与循环换热。本公开通过主动干预冷媒分布,使得空调系统在制热运行后,冷媒可快速参与系统循环,提高化霜后的制热效果。

    冷媒换热结构、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851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58418.2

    申请日:2024-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媒换热结构、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冷媒换热结构包括:冷媒换热管,冷媒换热管为室外换热器和过冷器之间的部分冷媒管路,用于与待换热组件进行换热;中间换热器,设置在室外换热器和冷媒换热管之间;中间换热管,第一端与过冷器的过冷支路连接,第二端与压缩机的吸气管连接,冷媒换热管和室外换热器之间的冷媒管路与中间换热管在中间换热器处进行换热,用于在待换热组件需要散热时通过过冷支路的冷媒对进入冷媒换热管内的冷媒进行降温。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媒换热结构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提高了冷媒散热效果和待换热组件的温度稳定性。

    空调器、换热器及换热器冷媒流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51650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110575956.4

    申请日:2021-05-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器、换热器及换热器冷媒流量控制方法,涉及热交换领域。该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换热器出口管路和调压组件;换热器本体和N个换热器出口管路的输入端连接,S个换热器出口管路的输出端和调压组件的输入端连接,N个换热器出口管路中除S个换热器出口管路以外的N‑S个换热器出口管路的输出端和调压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后,与冷媒输出管路连接,其中,N大于1,S小于或等于N,S不小于1,N个换热器出口管路的高度不同;调压组件,用于调整流经S个换热器出口管路的冷媒的压力。本申请用以解决受重力影响,换热器不同高度管路的冷媒量分布不合理的问题。

    多联机偏流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

    公开(公告)号:CN1188963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137746.7

    申请日:2024-08-19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多联机偏流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方法包括:获取各所述室内机的冷媒状态的测量值以及各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冷媒状态的测量值对应的控制开关的开度;计算各所述室内机的冷媒状态的测量值与目标值之间的状态偏差值;当所述多个室内机中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室内机和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室内机的状态超过预设时间阈值时,判断所述多个室内机处于冷媒偏流状态;调节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室内机和/或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室内机的控制开关的开度,以使所述多个室内机不再处于冷媒偏流状态。通过检测室内机是否处于冷媒偏流状态,并在检测到冷媒偏流时,对各室内机的控制开关的开度进行调节,改善系统偏流问题。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5452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110363362.7

    申请日:2021-04-0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制冷系统包括室外机、第一气侧管、第二气侧管和液侧管;制冷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室内机,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内机连接设置在第一气侧管、第二气侧管和液侧管中的至少两个之间;制冷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冷链模块,冷链模块包括第二压缩机和冷链换热器,冷链模块连接设置在第一气侧管、第二气侧管和液侧管中的至少两个之间,冷链换热器能够对冷链产品提供冷量。根据本公开有效将冷链系统也整合到制冷系统中,在对室内进行制冷制热的同时还能提供冷藏冷冻需要的冷量,采用一套制冷系统便能同时解决制冷制热需求和冷藏冷冻需求,不会存在管路过多、占用空间以及管理成本增加的问题。

    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装置、空调机组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90002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1526554.6

    申请日:2022-11-30

    Inventor: 李立民 周冰 周潮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装置、空调机组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来确定空调机组的负荷运行状态,基于空调机组的负荷运行状态来确定回油电磁阀的启停方案,在空调机组部分负荷运行时即使回油毛细管过大,但按照启停方案对回油电磁阀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令回油电磁阀进行间歇性开通,以此来控制压缩机的回油量,避免多余的回油量会造成旁通损失及压缩机吸气有害过热,从而解决了上述空调机组部分负荷运行时回油毛细管过大,会造成一部分旁通损失及压缩机吸气有害过热,导致实际运行能效偏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冷热量回收利用装置、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5452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1656429.7

    申请日:2022-12-22

    Inventor: 周潮 周冰 李新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热量回收利用装置、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人员在不同房间之间移动时,新房间需要重新制冷或制热,原房间余温却被浪费的技术问题。该冷热量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回收单元,其设置于第一房间,能够回收第一房间的余冷或余热输送至需要制冷或制热的第二房间,从而在第二房间室内机正常换热前,利用收集的余温调节第二房间的温度,空调系统实现快速调节室温和节约能耗的目的;通过获取每个房间室内机的运行状态以及室温t环,当满足冷热量回收利用装置的启用条件时控制冷热量回收利用装置运行,进行冷量或热量的回收利用。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66341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75945.1

    申请日:2023-11-23

    Inventor: 周冰 李新平 周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开机的室内机的距离标识信息;根据所述距离标识信息判断所述室内机是否为远距离室内机;若是,且开机的室内机的总容量小于或等于根据室外机容量确定的容量阈值,则执行快速启动模式,在所述快速启动模式下,根据开机的室内机的总容量和室外机容量增加室外机的启动数量,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多联机空调系统的长配管机组启动慢引起的舒适性差及耗电量大的技术问题。

    空调系统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05102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1811168921.3

    申请日:2018-1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和多种室内换热机构,所述室内换热机构包括空调室内机和至少一种第一换热机构,且所述空调系统具有仅进行制冷的室内换热机构开启的制冷模式、仅进行制热的室内换热机构开启的制热模式以及进行制冷的室内换热机构和进行制热的室内换热机构均开启的混合模式。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系统,通过将处于室内的用于制冷、制热的空调室内机、制冷水机构、制热水机构及地暖的设备均连通在一个室外机上,集空调制冷、空调制热、制生活冷水、制生活热水、家庭供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节省了空间,且便于安装,而且直接利用高温冷媒来对水进行加热,进行地暖采暖,替代了煤炭取暖及锅炉取暖,更加节能环保,提升生活环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