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线错接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24915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610474372.7

    申请日:2016-0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线错接的检测装置及方法。其中,所述装置用于包括了N个空调系统的系统,每个空调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内机,包括控制信号发送单元,接收单元,通信线错接确定单元,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装置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工作模式;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内机参数的值;所述通信线错接确定单元,根据空调系统的工作模式以及室内机参数的值确定所述空调系统是否接错线。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较大地提高空调系统接错线的识别效率和识别智能化。

    感温包接口组件、主控板、内机及空气调节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5299855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510780350.9

    申请日:2015-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温包接口组件、主控板、内机及空气调节设备,涉及空调领域,用于简便快速地将感温包从感温包接口组件上拆分下来,实现快速更换。该感温包接口组件包括安装部、辅助部和感温包;所述安装部具有用于固定感温包的凸起,所述感温包具有凹槽,所述辅助部被构造成能使被所述凸起固定的所述感温包的凹槽偏离所述凸起。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拆分更换感温包时,使用辅助部对感温包的辅助结构施加作用力,以使得凹槽的左侧面偏离凸起一定的距离,后续就能将感温包的主体结构很容易地从安装槽中拔出,以此实现简便快速拆分、更换感温包。

    一种冷凝系统、风冷式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54679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077072.0

    申请日:2015-0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凝系统,具有入口和出口,冷凝系统包括并联在冷凝系统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冷凝通道和至少一个第二冷凝通道;第一冷凝通道上包括第一冷凝单元,第二冷凝通道上包括第二冷凝单元、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第一控制阀设置在冷凝系统的入口与第二冷凝单元之间的位置,第二控制阀设置在第二冷凝单元和冷凝系统的出口之间的位置;还包括回液管路,回液管路的一端与冷凝系统的出口连通,回液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凝通道中第二冷凝单元和第二控制阀之间的位置连通。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风冷式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本发明能改善系统的部分负荷运行,增加系统部分负荷运行时的制冷效果及可靠性。

    冷媒灌注系统、方法及空调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453475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039334.4

    申请日:2015-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媒灌注系统、方法及空调机组,其中,冷媒灌注系统包括冷媒检测装置和冷媒灌注装置,所述冷媒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冷媒循环系统的参数,并判断检测到的冷媒循环系统的参数是否达到设定的判断条件,如果达到设定的判断条件,则通过所述冷媒灌注装置向冷媒循环系统中灌注冷媒。本发明提供的冷媒灌注系统,能够在冷媒检测装置检测到缺少冷媒的状况下,通过冷媒灌注装置进行冷媒的灌注,省去部分人工灌注冷媒的环节,降低成本。

    感温包接口组件、主控板、内机及空气调节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5299855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80350.9

    申请日:2015-1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30 F24F11/89 F24F21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温包接口组件、主控板、内机及空气调节设备,涉及空调领域,用于简便快速地将感温包从感温包接口组件上拆分下来,实现快速更换。该感温包接口组件包括安装部、辅助部和感温包;所述安装部具有用于固定感温包的凸起,所述感温包具有凹槽,所述辅助部被构造成能使被所述凸起固定的所述感温包的凹槽偏离所述凸起。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拆分更换感温包时,使用辅助部对感温包的辅助结构施加作用力,以使得凹槽的左侧面偏离凸起一定的距离,后续就能将感温包的主体结构很容易地从安装槽中拔出,以此实现简便快速拆分、更换感温包。

    空调系统、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13435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1510240828.9

    申请日:2015-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主系统、辅系统,在主系统上设置有与第二主换热器和第一主电子膨胀阀并联的第一支路,在第一支路上设置有第二主电子膨胀阀、主辅热交换器的主侧管路,以解决目前多联机系统为提高低温制热能力而加大两器设计或者采用喷焓压缩机,对于提高制热能力有限,而且调节灵活性较差的问题,达到系统灵活调节低温制热量的技术效果,又可以改善化霜效果,降低化霜对室内机舒适性的影响,同理,由于包括了该空调系统的空调器,即空调器也具备相同的技术效果;同理,由于基于该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即控制方法也具备相同的技术效果。

    空调多联机系统的除霜方法及空调多联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509384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510955944.9

    申请日:2015-1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多联机系统的除霜方法及空调多联机系统,属于空调装置及其除霜方法领域,为解决现有装置除霜不彻底等问题而设计。本发明空调多联机系统的除霜方法通过四通阀换向将制热模式变为制冷模式,令冷媒在室外换热器及其至少部分管路中流动速度不均匀,产生高速流动和低速流动的交替。本发明空调多联机系统在室外换热器和室内电子膨胀阀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速控制装置,流速控制装置信号连通至控制装置。本发明空调多联机系统的除霜方法及空调多联机系统利用冷媒高速流动和低速流动的交替来充分融化室外换热器上的霜,避免产生换热死角,化霜更迅速、更彻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