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653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14395.6

    申请日:2024-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包括外机和遮挡机构,外机包括外壳和冷凝器,外壳设有进风口,冷凝器固设在外壳内部且与进风口相邻设置;遮挡机构包括百叶窗,百叶窗与外壳固定连接且罩设在进风口的外侧,百叶窗包括多个可转动的叶片,多个叶片沿进风口的高度方向设置;其中,调节多个叶片的开合角度以调节进风口的进风量。本申请通过在外机的进风口处装有遮挡机构,当空调器在低温环境下制冷时,通过调节百叶窗上的多个叶片的开合角度,可控制进风口的开闭程度,减少进风量,达到降低冷凝器换热能力和提高蒸发器蒸发温度目的,解决蒸发温度过低导致蒸发器结霜、影响低温制冷稳定可靠运行问题。

    一种电加热系统、空调内机、分体式空调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422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24991.2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加热系统、空调内机、分体式空调及控制方法,电加热系统应用于空调内机,所述空调内机中设置有蒸发器,所述电加热系统包括电加热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电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蒸发器下方,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驱动件;动作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动作件进行运动,以带动所述电加热组件上下移动;控制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空调内机的不同工作模式控制所述驱动件启停。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电加热组件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位置调整,解决了固定位置的电加热组件在制冷模式下阻碍气流的问题,进一步改善了制冷效果,降低了噪音,提升了用户体验。

    空调器外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422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24805.5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外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空调器外机,包括外机外壳,外机外壳包括底盘、顶盖及侧板,底盘、顶盖及侧板共同包围形成外机外壳的内部容置空间,侧板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各侧板上分别构造有出风口、第一进风口及第二进风口,各风口内分别设置有能够被控制开闭的多个百叶叶片。本发明通过对各侧板上的各百叶叶片的开闭以及旋转角度的选择性控制实现对各进出风口的进出风量与实时风向的对应调整,能够防止外部环境中风速较大的气流过多进入内部容置空间内增加外风机的转动阻力,进而防止电机由于堵转导致烧毁或者空调器保护停机,确保在台风天等大风天气状况下空调器的可靠运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422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24809.3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的室内机包括:壳体、主风机、室内换热器和第一辅助风机,壳体上形成有主进风口、第一辅助进风口和出风口,主风机、室内换热器和第一辅助风机均安装在壳体内,室内换热器位于主风机的进风侧和主进风口之间,第一辅助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第一辅助风机的进风侧和出风侧。根据本发明,室内机除了设置主风机自主进风口回风和由出风口送风之外,还增设了第一辅助风机自第一辅助进风口回风和由出风口送风。由于第一辅助风机驱动的气流不经过室内换热器,因此这部分气流不会和室内换热器换热而变得干燥,则当其和主风机驱动的气流一起由出风口吹出时进行了混合,从而避免了室内机送风干燥。

    一种电加热结构及应用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94683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99372.5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加热结构及应用其的空调器,电加热结构应用于蒸发器,蒸发器具有通过多处弯折形成的开放式空间,电加热结构包括加热本体和热量散发单元,加热本体与蒸发器的形状匹配且位于开放式空间内,热量散发单元开设在加热本体上使得加热本体产生的热量能够均匀的传递至蒸发器。本发明提供的电加热结构,由于加热本体与蒸发器匹配,并且在加热本体上设置了热量散发单元,加热本体通电后,热量通过热量散发单元向四周散热,由于加热本体相比传统的加热本体分布范围广且具有热量散发单元,因此能大幅度提升制热效果并防止蒸发器结霜,进而解决了蒸发器因温度差而导致翅片变形进而影响换热效率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