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持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91743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80047194.7

    申请日:2018-03-09

    Inventor: 町田贵士

    Abstract: 把持装置具备把持手和促动器。把持手具有可动部、多个臂、以及支承部。可动部通过外力的作用,沿第一移动方向及第二移动方向往复移动。多个臂具有弹性,且从可动部延伸。支承部限制在臂中连接于可动部的基端部与作为基端部的相反侧的前端部之间的部位向第一移动方向的移位。促动器对可动部作用外力。当基端部与可动部一起向第一移动方向移位时,多个臂以通过支承部限制移位的部位为支点,从前端部相互远离的打开位置朝向前端部相互靠近的关闭位置移位。

    检查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9383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80060055.8

    申请日:2018-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查装置。对具有排出液体的喷嘴的排出部中的液体的排出状况进行检查的检查装置具备:观测部,其构成为观测从上述排出部排出的液体;报告部,其构成为报告上述排出部的液体的排出状况;以及控制部,其构成为基于上述观测部的观测结果运算从上述排出部排出的液体的速度亦即检测速度,在该检测速度不在允许速度范围内的情况下,使上述报告部进行报告动作。

    把持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44000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321070.2

    申请日:2020-04-22

    Inventor: 町田贵士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使把持部与工件接近时,能够抑制较大的负荷作用在把持部的把持装置。把持装置具备:在抓住工件(W)的关闭位置与离开工件(W)的打开位置之间位移的把持部(20),保持把持部(20)的保持部(30),从保持部(30)延伸的轴部(40),以把持部(20)朝向工件的方式支承轴部(40)的支承部(50),使把持部(20)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位移的驱动部,以及使支承部(50)沿轴部(40)的轴向移动的移动机构。支承部(50)在负载沿轴向作用于轴部(40)时,以轴部(40)能够相对于支承部(50)滑动的方式支承轴部(40)。

    把持装置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139407U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20655605.2

    申请日:2019-05-08

    Inventor: 町田贵士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把持手相对于保持件的安装性良好的把持装置。把持装置具备把持手和保持件,把持手具有带有弹性的弹性壁、从弹性壁延伸的多个臂、从弹性壁的周围朝与多个臂不同的方向延伸的筒状的周壁、以及形成于周壁的顶端部的第一卡合部,多个臂相应于弹性壁的往复动作而进行开闭动作,保持件具有卡合于第一卡合部的第二卡合部,并供把持手安装。在第一卡合部设置以沿着轴向的方式突出的第一凸部和从第一凸部朝与轴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第二凸部,在第二卡合部设置供第一凸部嵌合的第一凹部和供第二凸部嵌合的第二凹部。第一卡合部比第二卡合部的弹性模量低。

    排出设备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577202U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21519094.3

    申请日:2018-09-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出设备(10),包括:排出单元(21),该排出单元包括贮存从液体供给源(231)间歇供给的液体的液体室(212)和排出贮存在液体室中的液体的喷嘴(225);压力检测单元(27),该压力检测单元对供给至液体室的液体的压力进行检测;以及控制单元(50、51),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来自压力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排出单元,其中,控制单元在供给至液体室的液体的压力未落入容许压力范围内的情况下限制排出单元的液体排出。

    把持手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352078U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890001012.8

    申请日:2018-03-09

    Inventor: 町田贵士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把持手。把持手具备可动部、多个臂以及支承部。可动部通过外力的作用在第一移动方向以及第二移动方向往复移动。多个臂具有弹性,并且从可动部延伸。支承部限制臂中的与可动部连接的基端部与成为基端部的相反侧的前端部之间的部位向第一移动方向移位。在基端部和可动部一起在第一移动方向移位时,多个臂以通过所述限制部限制移位的部位为支点,从前端部相互远离的打开位置朝向前端部相互靠近的关闭位置移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