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5217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25983.1
申请日:2016-09-1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振动发电智能变阻尼半主动吸振胶垫,由振动发电层、介电弹性体层及橡胶层粘合组成。本发明通过振动发电层将不同量值振动能量转化为不同大小电压值而改变介电弹性体层阻尼,实现根据振动频率和幅值不同而适时、适量改变胶垫阻尼的目的。解决了橡胶、硅胶、沥青等常见阻尼材料存在的性能参数固定不变、可控的振动频率范围较窄的问题,满足高速高压发展趋势下液压系统宽频域振动控制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06188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65593.8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F16L11/10 , B32B1/08 , B32B27/40 , B32B27/06 , B32B15/20 , B32B15/18 , B32B15/095 , B32B7/12 , B32B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1/10 , B32B1/08 , B32B3/12 , B32B7/12 , B32B15/095 , B32B15/18 , B32B15/20 , B32B27/06 , B32B27/40 , B32B230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吸收脉动的复合管,包括内层、中间层及外层,所述内层是由纳米材料经过热喷涂方式喷涂于中间层内壁形成的具有微尺寸结构的薄层,所述外层为刚性管,所述中间层是由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经3D打印形成的管状三维结构,采用粘接工艺紧密附着于外层的刚性管内壁,所述管状三维结构为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由3D打印程序设定,3D打印程序可根据不同工况需求调整,所述外层的刚性管可根据管路工作压力的不同需求选用铝合金、不锈钢或钛合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在高速高压工况下有效吸收液压管路系统中宽频域范围内的压力和流量脉动。
-
公开(公告)号:CN108612711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810246752.4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F15B21/04 , F16L55/052 , F16L55/05 , F16L55/027 , F16L5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液压管路系统的消振装置,包括:外缸体,外缸体的两端密封式连接有端盖;同心布置在所述外缸体内部且与所述端盖密封式连接的内管,在所述外缸体与所述内管之间形成有密封的环形空间,所述内管设有若干用于吸收压力脉动的质量谐振单元;设置在所述环形空间内的磁流变液阻尼机构,所述磁流变液阻尼机构将所述环形空间分为油液容腔和气体容腔,其包括安装在所述内管上的密封环形活塞和菌形活塞,所述密封环形活塞和菌形活塞构造成能沿所述内管轴向运动;以及隔膜式蓄能器,其包括设置在所述气体容腔内的橡胶隔膜,所述橡胶隔膜与所述菌形活塞接触,并能在所述菌形活塞的作用下压缩所述气体容腔内的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8612711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246752.4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F15B21/04 , F16F15/027 , F16F15/04 , F16F1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液压管路系统的消振装置,包括:外缸体,外缸体的两端密封式连接有端盖;同心布置在所述外缸体内部且与所述端盖密封式连接的内管,在所述外缸体与所述内管之间形成有密封的环形空间,所述内管设有若干用于吸收压力脉动的质量谐振单元;设置在所述环状空间内的磁流变液阻尼机构,所述磁流变液阻尼机构将所述环形空间分为油液容腔和气体容腔,其包括安装在所述内管上的密封环形活塞和菌形活塞,所述密封环形活塞和菌形活塞构造成能沿所述内管轴向运动;以及隔膜式蓄能器,其包括设置在所述气体容腔内的橡胶隔膜,所述橡胶隔膜与所述菌形活塞接触,并能在所述菌形活塞的作用下压缩所述气体容腔内的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204984836U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20172476.3
申请日:2015-03-2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柱塞腔流道断面平滑过渡式轴向柱塞泵:柱塞腔末端直角以及半径突变处直角均变为大小与柱塞腔和出油孔直径相关的圆弧,并平滑对接;柱塞端部改为与过渡圆弧相适应的碗状外形。同时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型号轴向柱塞泵柱塞腔尺寸得出不同的过渡圆弧半径,使流道整体形状与带压油液通过变径流道时的流线形态近似一致,减小了带压油液经过半径突变流道时的冲击,减小了压力、流量脉动,减弱了金属表面的空蚀破坏,最终削弱了结构件的振动;降低了噪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