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23745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610480819.1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C02F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增氧系统,包括水泵、增氧泵和文丘里管,水泵的出口与文丘里管的进水口相连,增氧泵的出口与文丘里管的进气口相连,文丘里管的出水口连接有造涡掺气管,造涡掺气管包括外管,外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液口和出液口,外管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呈顺时针螺旋布置的顺时针导叶和若干呈逆时针螺旋布置的逆时针导叶,若干顺时针导叶和若干逆时针导叶沿外管的轴线方向间隔交错布置。该水体增氧系统具有体积小巧、造价低、增氧效率高、利于降低能耗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23799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480911.8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微纳米增氧系统,包括水泵、增氧泵和文丘里管,水泵的出口与文丘里管的进水口相连,增氧泵的出口与文丘里管的进气口相连,文丘里管的出水口连接有多级叶片泵,多级叶片泵的各叶片设有若干沿叶片边缘间隔布置的凹入缺口。该水体微纳米增氧系统具有体积小巧、造价低、增氧效率高、利于降低能耗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23745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480819.1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C02F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增氧系统,包括水泵、增氧泵和文丘里管,水泵的出口与文丘里管的进水口相连,增氧泵的出口与文丘里管的进气口相连,文丘里管的出水口连接有造涡掺气管,造涡掺气管包括外管,外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液口和出液口,外管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呈顺时针螺旋布置的顺时针导叶和若干呈逆时针螺旋布置的逆时针导叶,若干顺时针导叶和若干逆时针导叶沿外管的轴线方向间隔交错布置。该水体增氧系统具有体积小巧、造价低、增氧效率高、利于降低能耗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5067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35676.8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38 , Y02A40/40 , A01G25/165 , A01G7/06 , A01G25/00 , A01G25/1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田增氧灌排模拟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模拟稻田装置、控制器、蓄水池、集水池、水位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和加气泵;模拟稻田装置为无盖的内盛土壤的容器;容器的土壤中设有加气管道;加气管道与容器外的加气泵相连;加气泵受控于控制器;蓄水池通过进水管与模拟稻田装置相连,进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模拟稻田装置通过排水管与集水池相连,排水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水位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溶解氧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发明还包括排水再利用机构,主要是通过渠道收集稻田的回归水汇集到集水池,来达到灌溉水的可持续利用,解决干旱时山区调水难的问题。系统简洁高效,具有巨大的推广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923799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610480911.8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微纳米增氧系统,包括水泵、增氧泵和文丘里管,水泵的出口与文丘里管的进水口相连,增氧泵的出口与文丘里管的进气口相连,文丘里管的出水口连接有多级叶片泵,多级叶片泵的各叶片设有若干沿叶片边缘间隔布置的凹入缺口。该水体微纳米增氧系统具有体积小巧、造价低、增氧效率高、利于降低能耗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50674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610235676.8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田增氧灌排模拟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模拟稻田装置、控制器、蓄水池、集水池、水位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和加气泵;模拟稻田装置为无盖的内盛土壤的容器;容器的土壤中设有加气管道;加气管道与容器外的加气泵相连;加气泵受控于控制器;蓄水池通过进水管与模拟稻田装置相连,进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模拟稻田装置通过排水管与集水池相连,排水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水位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溶解氧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发明还包括排水再利用机构,主要是通过渠道收集稻田的回归水汇集到集水池,来达到灌溉水的可持续利用,解决干旱时山区调水难的问题。系统简洁高效,具有巨大的推广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205740483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650733.4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C02F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体增氧系统,包括水泵、增氧泵和文丘里管,水泵的出口与文丘里管的进水口相连,增氧泵的出口与文丘里管的进气口相连,文丘里管的出水口连接有造涡掺气管,造涡掺气管包括外管,外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液口和出液口,外管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呈顺时针螺旋布置的顺时针导叶和若干呈逆时针螺旋布置的逆时针导叶,若干顺时针导叶和若干逆时针导叶沿外管的轴线方向间隔交错布置。该水体增氧系统具有体积小巧、造价低、增氧效率高、利于降低能耗等优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