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6079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230415.2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C04B2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4 , C04B2111/00284 , C04B2201/20 , C04B2201/50 , C04B18/12 , C04B18/16 , C04B18/146 , C04B24/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所用原料按重量份配比为:3mm~6mm碎石25~30份,6mm~10mm碎石15~25份,建筑垃圾20~35份,水泥16.5~20份,硅灰1.65~2份,减水剂1.65~2份,水5~6份;所述建筑垃圾的组分组成按重量份配比为:废弃混凝土块5~10份,废弃砖块5~10份,废弃石料10~15份。相比于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采用单一粒级的粗骨料,不用或少用细骨料配置的透水混凝土,本发明中通过多组实验研究各原料含量的合理搭配,使得制得的透水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51176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54885.7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C09K17/40 , C05G3/04 , C05G3/00 , C09K109/00 , C09K10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生态修复的基材改良剂及制备方法,以质量份计,该基材改良剂包括酸性改良组合物0.01~0.4份,红壤土10份,泥炭土0.5份,纤维0.5份和保水剂0.15份;其中,以质量份计,所述酸性改良组合物包括红壤土10份,水泥0.01~0.4份和水2份,且所述酸性改良组合物的pH值为6.98~9.60。本发明通过引入酸性改良组合物,使红壤土地区边坡基材的抗冲刷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边坡防护能力;同时,酸性改良组合物的引入缓解了红壤土的强酸性,达到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进而在植物根系锚固作用下使边坡防护能力进一步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09162166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811230406.3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E01C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综合利用地热电热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融冰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该系统由水泥混凝土道路结构、地热系统和电热系统三部分组成。水泥混凝土道路在传统结构的路面层和基层之间增加了隔热层;地热系统利用地热换热管将地源热泵装置提供的地热传递给道路路面层,实现预热的功能;电热系统利用外接的电力,通过埋设的电热线向道路路面层提供热能,以实现整个系统融化冰雪的功用。该系统根据温度变化能够自动启闭,自动控制加热效率,可充分利地热能,同时避免严寒地区无法提供足够地热能的弊端,更加环保节约,更加符合实际工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75066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021762.2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越溶洞段的基桩施工方法,首先勘探地质情况,确认桩孔位置;然后采用无泥浆参与的桩孔施工工艺进行穿越溶洞的桩孔施工;选择一个柱形气囊进行初步充气膨胀;将初步充气膨胀的柱形气囊下放至桩孔内,继续充气使位于溶洞内部区域的柱形气囊继续膨胀,使柱形气囊中部直径大于桩孔直径;利用预设在柱形气囊周边的导管向溶洞内部输送膨胀材料,利用膨胀材料对柱形气囊周边的溶洞空间进行填充;待膨胀材料将柱形气囊周边溶洞填充固化后,对柱形气囊进行放气回收;在桩孔内下放钢筋笼,然后浇注混凝土,完成变截面的基桩施工。本发明提施工工艺简单,具有降低成本,提高承载力,对溶洞地质环境扰动小,施工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160790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811230415.2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所用原料按重量份配比为:3mm~6mm碎石25~30份,6mm~10mm碎石15~25份,建筑垃圾20~35份,水泥16.5~20份,硅灰1.65~2份,减水剂1.65~2份,水5~6份;所述建筑垃圾的组分组成按重量份配比为:废弃混凝土块5~10份,废弃砖块5~10份,废弃石料10~15份。相比于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采用单一粒级的粗骨料,不用或少用细骨料配置的透水混凝土,本发明中通过多组实验研究各原料含量的合理搭配,使得制得的透水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50662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10021762.2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越溶洞段的基桩施工方法,首先勘探地质情况,确认桩孔位置;然后采用无泥浆参与的桩孔施工工艺进行穿越溶洞的桩孔施工;选择一个柱形气囊进行初步充气膨胀;将初步充气膨胀的柱形气囊下放至桩孔内,继续充气使位于溶洞内部区域的柱形气囊继续膨胀,使柱形气囊中部直径大于桩孔直径;利用预设在柱形气囊周边的导管向溶洞内部输送膨胀材料,利用膨胀材料对柱形气囊周边的溶洞空间进行填充;待膨胀材料将柱形气囊周边溶洞填充固化后,对柱形气囊进行放气回收;在桩孔内下放钢筋笼,然后浇注混凝土,完成变截面的基桩施工。本发明提施工工艺简单,具有降低成本,提高承载力,对溶洞地质环境扰动小,施工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16216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230406.3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E01C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综合利用地热电热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融冰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该系统由水泥混凝土道路结构、地热系统和电热系统三部分组成。水泥混凝土道路在传统结构的路面层和基层之间增加了隔热层;地热系统利用地热换热管将地源热泵装置提供的地热传递给道路路面层,实现预热的功能;电热系统利用外接的电力,通过埋设的电热线向道路路面层提供热能,以实现整个系统融化冰雪的功用。该系统根据温度变化能够自动启闭,自动控制加热效率,可充分利地热能,同时避免严寒地区无法提供足够地热能的弊端,更加环保节约,更加符合实际工程需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