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尺径的宽带消色差消球差超透镜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7564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62331.9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透镜消色差消球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大尺径的宽带消色差消球差超透镜设计方法,其包括通过对引入周期性色散控制,使群延迟停止被动递增;通过相位公式创新,引入对有限远光源的离轴入射所产生的相位差;通过采用几何相位设计方法,得到更高的分辨率;通过群延时消除色差分量方法,构建单元结构的群延时与几何参数的数据库;通过有限时域差分法模拟超透镜的电磁传播过程,验证超透镜的设计性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引入周期性的色散控制,使得所需的单元结构的群延迟不再随着超透镜直径的扩大而持续扩大,能满足单片大尺径宽带消色差超透镜的设计需求。针对离轴像差的问题,提出新的相位公式,实现对离轴像差的抑制。

    一种榴莲内部品质无损快速检测、分级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8829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1681758.1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榴莲内部品质无损快速检测、分级方法及系统。包括:待检测区;传送装置包括旋转台和载物传送带;重力感应机械臂用于抓取榴莲并放置在旋转台上,载物传送带带动其向前运动;X‑ray射线探测装置用于实现待测样品的自动X射线成像,对待检测榴莲进行探测、采集全角度投影图并回传至所述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分别控制载物传送带、重力感应机械臂、X‑ray射线探测源、分级标签枪和机械臂,用于使其执行计算机系统发出的指令;分级标签枪用于将分级标签打在待检测榴莲上,机械臂将检测完的榴莲放置于分级样品存储区的对应区域。优点在于实现对榴莲内部品质及分级自动化、高通量无损检测。

    基于微型CT-高光谱双模式成像的样本4D重建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1887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784836.4

    申请日:2023-06-29

    Inventor: 余乐俊 刘谦 吴丹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视觉表型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微型CT‑高光谱双模式成像的样本4D重建方法及系统,重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平板探测器组件采集待测样本在旋转一圈范围的不同旋转角度的多张X射线投影图,以及高光谱相机拍摄待测样本旋转一圈范围的环形高光谱投影图;工作站根据接收到的待测样本的多张X射线投影图和环形高光谱投影图生成待测样本的4D模型。本发明通过射线投影图与环形高光谱投影图的同步采集,可以提高基于CT成像和高光谱成像的表型数据的获取效率,以及通过CT三维模型与高光谱图像的配准,能够获得具有内部结构与外部纹理信息的高精度4D样本模型,以提高表型数据获取的维度与广度。

    宽光谱高通量高光谱成像仪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3313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61058.X

    申请日:2023-0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宽光谱高通量高光谱成像仪,包括光谱成像仪和成像仪箱体;其中,光谱成像仪位于成像仪箱体的上方,包括光谱切换部分、光谱光源部分以及宽波段高光谱系统,其中光谱光源部分拓展了光谱成像波段范围,提供更多信息的红外波段的成像,而光谱切换部分采用双通道切换,利用两种图像通过双目视觉算法,实现成像目标表面轮廓信息的提取;成像仪箱体内部包括成像光源部分和光源位移部分;成像光源部分将来自光谱光源部分的激光均匀照射在放置在光源位移部分的目标物体上,同时向目标物体发射激光,激发目标物体产生荧光,避免了传统针对目标物体三维荧光成像需要转动这一工作步骤,使得成像更加精准。

    基于微型CT-高光谱双模式成像的样本4D重建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18879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84836.4

    申请日:2023-06-29

    Inventor: 余乐俊 刘谦 吴丹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视觉表型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微型CT‑高光谱双模式成像的样本4D重建方法及系统,重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平板探测器组件采集待测样本在旋转一圈范围的不同旋转角度的多张X射线投影图,以及高光谱相机拍摄待测样本旋转一圈范围的环形高光谱投影图;工作站根据接收到的待测样本的多张X射线投影图和环形高光谱投影图生成待测样本的4D模型。本发明通过射线投影图与环形高光谱投影图的同步采集,可以提高基于CT成像和高光谱成像的表型数据的获取效率,以及通过CT三维模型与高光谱图像的配准,能够获得具有内部结构与外部纹理信息的高精度4D样本模型,以提高表型数据获取的维度与广度。

    基于双模式成像的高效4D重建方法及高效4D重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1887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84824.1

    申请日:2023-06-29

    Inventor: 余乐俊 刘谦 吴丹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视觉表型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双模式成像的高效4D重建方法及高效4D重建系统,方法包括:通过输送线将参照物、标定物和待测样本依次运动至指定位置,再通过机械臂依次转移至双轴平移台上,通过参照物实现待测样本的旋转轴与高光谱相机的狭缝对准,通过标定物实现对高光谱相机的内外参数的标定,通过平板探测器组件采集待测样本不同旋转角度的X射线投影图,通过高光谱相机拍摄待测样本的环形高光谱投影图;工作站根据接收到的待测样本的X射线投影图和环形高光谱投影图生成待测样本的4D模型。本发明在重建样本内部断层结构的同时,实现高光谱信息的精确空间定位,得到同时具有内部结构与外部纹理信息的4D样本模型。

    一种一体化水稻穗部谷粒粒型性状的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121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900787.6

    申请日:2023-07-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水稻穗部谷粒粒型性状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穗部谷粒检测;S11:采集原始稻穗图像,构建稻穗图像数据集;S12:对稻穗图像数据集进行训练、验证与测试;S2:遮挡谷粒修复;S21:对遮挡谷粒图像进行采集并获得成对谷粒图像训练集;S22:对成对谷粒图像训练集进行训练与测试;S3:谷粒粒型性状提取,得到谷粒长度、宽度、周长以及谷粒投影面积;S4:获取一体化穗部谷粒检测修复模型及一体化穗部谷粒粒型性状提取模型。本方案可对自然形态下受到遮挡的水稻穗部谷粒进行修复而解决穗部谷粒间相互遮挡的问题,提高了水稻穗部谷粒粒型性状提取的效率与精度。

    一种动物荧光高光谱成像仪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9343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64359.0

    申请日:2023-05-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物荧光高光谱成像仪。本发明提供的动物荧光高光谱成像仪包括高光谱视频成像系统、光源灯阵系统以及三维位移系统。上述的动物荧光高光谱成像仪能够将探测物体的像分割成成像射线,并将其光谱信息呈现在二维的CMOS上,从而实现高光谱视频成像,大大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和准确性;采用三维位移系统,可以实现对目标样品三维方向的精准移动和调整,从而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

    基于双模式成像的高效4D重建方法及高效4D重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188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784824.1

    申请日:2023-06-29

    Inventor: 余乐俊 刘谦 吴丹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视觉表型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双模式成像的高效4D重建方法及高效4D重建系统,方法包括:通过输送线将参照物、标定物和待测样本依次运动至指定位置,再通过机械臂依次转移至双轴平移台上,通过参照物实现待测样本的旋转轴与高光谱相机的狭缝对准,通过标定物实现对高光谱相机的内外参数的标定,通过平板探测器组件采集待测样本不同旋转角度的X射线投影图,通过高光谱相机拍摄待测样本的环形高光谱投影图;工作站根据接收到的待测样本的X射线投影图和环形高光谱投影图生成待测样本的4D模型。本发明在重建样本内部断层结构的同时,实现高光谱信息的精确空间定位,得到同时具有内部结构与外部纹理信息的4D样本模型。

    基于线驱动机械臂的水下探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60984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92301.9

    申请日:2023-0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线驱动机械臂的水下探测装置,探测单元中,光源和光谱仪通过光纤耦合器合束后,与镜头连接;动力单元中,至少4组舵机通过牵引线与至少1节机械臂连接,舵机通过拉动牵引线改变机械臂的运动方向;去噪单元中,气泵通过气管与排气口连接,排气口吹出气体,用于吹开镜头与探测目标间的水。本发明采用线驱动机械臂,在中心嵌入气管及光纤后不影响机械臂的运动效果,整体结构紧凑,且无需要传统机械臂中所需的减速器工作电机等结构,通过气泵结构使得目标与镜头之间的水被吹离,降低噪声,本发明的零件互换性高,方便制作,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大范围多自由度作业,可以大大提高涉水光学探测的灵活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