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湿‑去湿海水或苦咸水淡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36220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510417031.1

    申请日:2015-07-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28

    Abstract: 本专利属于一种增湿‑去湿海水或苦咸水淡化方法及装置,主要包括预处理、增湿‑去湿系统。将预处理后的海水或苦咸水引入储水槽,经加热器预热升温后泵入增湿塔,再经塔顶的液体分布器分布后与自下而上流经填料塔的载气直接接触,载气湿度增加。高湿度的载气经管路引入去湿塔塔底,与自上而下的冷却水直接接触,水汽冷凝析出随冷却水排出得到淡水。该方法利用填料比表面积大、阻力小的特点,气液相间传热传质快,适用于海岛、沙漠以及热力发电厂等区域。与现有海水淡化技术相比,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处理清洗,投资小,运行和维护方便等特点。

    一种层状矿物与纳米羰基铁插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58467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316577.3

    申请日:2014-07-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状矿物与纳米羰基铁插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在矿物的结晶结构层之间插有纳米粒级的羰基铁颗粒所形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使用无机酸与还原剂对层状矿物进行活化和除杂;2)酸活化后脱水、烘干;3)层状矿物与Fe(CO)5共同研磨,形成插层化合物;4)加热使Fe(CO)5在层间脱水形成纳米羰基铁颗粒。所得产物即为层状矿物与纳米羰基铁插层复合材料。本发明成功将纳米羰基铁颗粒插层到硅酸盐矿物中,利用其层间约束力有效抑制了纳米颗粒的团聚,制备的产品具有优良的电磁波损耗性能,可用作各类装备的吸波涂料。

    一种棱柱状生物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1235B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310514953.5

    申请日:2013-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棱柱状生物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它是将贝壳水洗除去残余物后,在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或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水洗去除角质层。将已除去角质层的样品在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中浸泡30~180分钟,滚筒水洗分离贝壳棱柱层和贝壳珍珠层,得到贝壳棱柱层。将粉碎后的贝壳棱柱层粉体与水和助磨剂混合,高速搅拌制得浆料。将制备好的浆料研磨,最后经脱水-洗涤-再脱水后得滤饼。将洗涤后的滤饼加水制成浆料,在搅拌过程中加入表面改性剂。对表面改性后的贝壳棱柱状生物碳酸钙烘干,然后打散获得成品。本发明制备的贝壳棱柱状生物碳酸钙具有天然亲油疏水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与基体相容性好,在基体中均匀分散。

    一种以金属丝为基材的砷酸根固体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72110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410956.4

    申请日:2013-09-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金属丝为基材的砷酸根固体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金属丝、砷酸钡、阳离子屏蔽膜、热缩管,金属丝下部表面原位包覆一层砷酸钡,在砷酸钡的外表面又包覆一层阳离子屏蔽膜,金属丝的中部和阳离子屏蔽膜的上部包覆有热缩管。本发明具有机械强度高,韧性大,灵敏度高,体积小,探测响应快,检测下限极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它和固体参比电极配套使用,适用于对海水、养殖用水和化学、化工水介质中的砷酸根离子含量进行在线探测和长期原位监测。

    一种磷酸改性生物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48936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51873.9

    申请日:2014-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改性生物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它是将贝壳微粉在常温下加水配制成贝壳微粉浆料,制得的贝壳微粉浆料的质量含量为5~30%。按比例边搅拌边向贝壳微粉浆料中缓慢加入稀磷酸溶液,所滴加的稀磷酸溶液中磷酸的质量为贝壳微粉质量的3.3~33.3%;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5~120分钟,使其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经过滤、干燥、打散操作即得磷酸改性生物碳酸钙。本发明操作条件温和,原料来源广,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和能耗小;制备的磷酸改性生物碳酸钙表面活性好,具有天然亲油疏水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与基体相容性好,在基体中分散均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导电聚苯胺的固体pH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63723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210537969.3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导电聚苯胺的固体pH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金属丝、导电聚苯胺、可溶性导电聚苯胺、氢离子敏感膜、热缩管,金属丝下部表面电镀一层导电聚苯胺,在导电聚苯胺的外表面包覆一层可溶性导电聚苯胺,在可溶性导电聚苯胺的外表面又包覆有氢离子敏感膜,金属丝中部和离氢离子敏感膜端部0.5~1厘米以上部分外侧包覆有热缩管。本发明具有机械强度高,韧性大,灵敏度高,体积小,探测响应快,检测下限极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它和固体参比电极配套使用,适用于对海水、养殖用水和化学、化工用水的pH值进行在线探测和长期原位监测。

    一种基于导电聚苯胺的固体钙离子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63722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210537962.1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导电聚苯胺的固体钙离子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金属丝、导电聚苯胺、可溶性导电聚苯胺、钙离子敏感膜、热缩管,金属丝下部表面电镀一层导电聚苯胺,在导电聚苯胺的外表面包覆一层可溶性导电聚苯胺,在可溶性导电聚苯胺的外表面又包覆有钙离子敏感膜,金属丝中部和离钙离子敏感膜端部0.5~1厘米以上部分外侧包覆有热缩管。本发明具有机械强度高,韧性大,灵敏度高,体积小,探测响应快,检测下限极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它和固体参比电极配套使用,适用于对海水、养殖用水和化学、化工水介质中的钙离子含量进行在线探测和长期原位监测。

    一种滑石-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71848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82261.7

    申请日:2014-06-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石-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铁氧体纳米微粒位于滑石层间。滑石被公认为一种不可插层的矿物,本发明利用滑石层间的疏水性,首先制备憎水性的铁氧体前驱体;然后将滑石与铁氧体前驱体混合,通过高剪切研磨将前驱体复合物插入滑石层间;最后高温分解后即在滑石层间原位合成铁氧体纳米微粒,得到滑石-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滑石对铁氧体微粒的层间约束力有效地抑制了纳米微粒的团聚并使其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制得的产品因而在难降解废水处理、电磁波吸收、药物载体、磁性共振成像等领域具有潜在的用途。

    一种滑石-磁性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71799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316575.4

    申请日:2014-07-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石-磁性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磁性金属纳米微粒位于滑石层间。制备步骤为:首先将滑石分离提纯,然后与制备的金属有机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利用滑石层间的疏水性将金属有机物插层进入滑石层间;高温热分解后在滑石层间原位得到金属氧化物微粒;将金属氧化物还原后即得到滑石-磁性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由于滑石层间的约束力和限域作用,合成的滑石-磁性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结构稳定、粒径均一、活性强等特点,在难降解废水处理、电磁波吸收、磁性共振成像等领域具有潜在的用途。

    一种滑石、绢云母与硅油插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37030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69429.3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石、绢云母与硅油插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在矿物的结晶结构层之间插有聚二甲基硅氧烷所形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使用无机酸与还原剂对滑石、绢云母进行活化和除杂;2)酸活化后脱水、烘干;3)滑石、绢云母与硅油共同研磨,形成插层化合物,所得产物即为滑石、绢云母与硅油插层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可以在与塑胶材料的混合,大大提高混合物的机械强度,并提高矿物在塑胶材料中的充填度,同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Patent Agency Ranking